把奥斯卡金像奖颁给电影《绿皮书》,是奥斯卡的平庸

电影《绿皮书》是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的,在2019年3月份登陆中国院线,并且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纪录。

我今天看了电影,电影是画风确实优美,故事简单直叙却不失温情,情节在萦绕着美国文化主旋律的架构中娓娓道来,在白人主人公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另外升腾出一副白人与黑人和谐相处的友谊之花。

电影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是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爆发期,美国黑人开始主张个人权利,开始反对种族歧视,黑人运动的领导人物就是著名的马丁.路德金博士。


他还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想当初在高中背诵英语课文时候的你还有印象吗?

而电影黑人主人公就正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在整体黑人都处在社会底层中,肩负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的时候,黑人主人公却鹤立鸡群,作为顶级的钢琴家在偌大的殿堂里,享受着锦衣玉食和来自各界的鲜花、掌声。


电影中有一幕,汽车行驶在公路上,突然发生故障时,白人主人公不得已停车检修,在骂骂咧咧声中拿出工具开始操作,而黑人主人公却优雅淡定从车内出来。

可是,当他突然出来站在公路边,却突然发现一群正在拼命在农场工作的黑人同胞,黑人主人公在刹那间有些惊慌失措,本是为黑人,可是大家境遇却完全不同。


那一刻,黑人主人公对自己所处的阶级产生了怀疑,他看到自己同胞的处境,他内心深处甚至有些落寞。

整部影片就是这些在点点滴滴、若有若无的细腻情感中慢慢滑过去了,导演似乎在极力在控制着黑人、白人的情绪对立,可是本是戏剧矛盾在电影存在的根本,在两位主人公身上却没有看到什么尖锐的矛盾,电影故事就是这样平淡无奇,没有波澜。


但是《绿皮书》却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在我看来电影却虽然温情,却没有资格赢得奖杯。

奥斯卡金像奖,自上个世纪20年成立来,在经历百年的时间跨度上,它逐步成为电影行业的标杆。


可是奥斯卡金像奖也总在用实力行动证明,它是总是在妥协于美国社会舆论,仅为了标榜美国的“政治正确”。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与越南开战,国内的反对战情绪高涨,第51届奥斯卡就把就把奖项颁给了反战电影《猎鹿人》;在九十年代美国社会长期弥漫着,战后低沉衰弱态势时,第67届奥斯卡就把大奖项颁给了《阿甘正传》。


奥斯卡金像奖就是这样为美国社会舆论所妥协,有些电影根本不值得获得大奖。

随着美国社会发展,黑人数量在美国本土开始上升,大约已经在占比13%了,美国黑人在体育业、娱乐业等行业开始风声水起。


在2008年11月,美国第一届黑人总统开始宣誓就职时,就标志着黑人的权利地位在美国得到进一步提升。

包括黑人在内的少数族裔在美国取得更多社会权利,整个社会,包括电影业也不敢得罪黑人。


好莱坞电影中,黑人演员都被设定成为了正直的正面角色,而白人们往往成为邪恶的“背锅侠”,似乎在美国歧视黑人便是种族之间的大忌,会引来很多社会舆论。

而电影《绿皮书》的获奖,就是证明了美国黑人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也只是为了符合美国社会中的种族间“和谐”。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奥斯卡金像奖颁给电影《绿皮书》,是奥斯卡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