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壮族人几乎每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日,元月自不用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对山歌,四月八牛王节,五月五赛龙舟,六月六稻尾熟,七月更是连过三天节气……可以说,除了十一月份,全年每个月都会有节日要庆祝的。其实名目繁多,庆祝方式不过都是杀鸡或杀鸭,再做一些发糕、粽子、酿豆腐圆之类的平时吃不到的小吃,不过对于从前一个月可能吃不上几次肉的我们来说,对于过节是万分憧憬的。
      每一次的过节,少不了的就是祭祖。中饭简单的吃,到了晚饭就要隆重一些,做好鸡鸭、猪肉一大桌的肉菜,摆好桌椅,在每个位子斟上白酒、添置好碗筷,点上香烛,这时候曾曾老爷们就算坐定了。然后妈妈把我们一众儿女拉倒香烛碗跟前,让我们虔诚的拜三下,然后由妈妈说出祷告之词,小时候妈妈常说,阿公保佑孩子们读书聪明,保佑爸爸生意兴隆;后来爸爸不再做生意,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以后,妈妈便开始求阿公保佑我们早日成家。祷告后再等一些时候,大概阿公们吃完饭喝完酒了,便烧纸钱,真一些酒洒在纸钱上,相当是给阿公们带些钱回去花了,整个仪式就告一段落。这时候我们便立马坐在阿公们的位置,大口开始吃肉,妈妈则开始收拾祭祖用的酒杯烛台。
     妈妈虔诚得让人以为她能够看到阿公们坐在凳子上,然而受过科学的教育的孩子们知道阿公们死去也就消失了,不存在魂灵回归的说法,因此总是在饭菜摆上桌的时候,趁着爸妈不注意,偷偷的捡一块肉吃,这时候要是被妈妈看到了必会遭到训斥。小时候常常觉得妈妈太迷信,甚至有点嗤之以鼻。今年因为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原本春节打算在家待四天的我,不得不一直待了十几天,也因此有幸和妈妈一起过元宵节。妈妈下午一点点就开始杀鸡、祭地神,结束后妈妈嘱咐我早点开始做晚饭。自从我回家以后,妈妈就开心地把厨房让给我了,自然做晚饭祭祖的工作落在了我的头上。我想反正还早,去睡个午觉吧。醒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中,才起来不慌不忙的斩鸡、切猪肉,妈妈回来看到我才开始做饭,着急起来,埋怨我怎么不开始早一点。我跟妈妈说那就让祖爷爷们吃晚一点嘛。妈妈看着我,沉默了下来,忽然她跟我说,"我刚来做媳妇的时候,你太爷爷跟我们一家人一起住的。他很喜欢我,那时候跟你爸爸两个人照看十几亩田地,常常是忙到夜里八九点才吃饭。每次祭祖的时候也是很晚。后来有一次你太爷爷就跟我说,等到我百年以后,你们不要搞得太晚,我想早一点吃饭。他跟你爷爷不一样,他很喜欢我,虽然我了他孙媳妇不过两年他就死了‘’。我顿时语塞,妈妈从来没和我说过。我终于明白小时候农田里的事再急,她也总是能在天黑以前做完祭祖,她常常是祭完祖后又下天做到天黑才回家继续吃饭,原来是她记得和太爷爷的承诺。
 其实她又何尝相信鬼神?她从来不去找神婆算卦,也从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拿着饭菜到村路口烧香点烛口念祷祝祈求各路鬼神带走孩子的病痛,我想她每一次的祭祖,都会让她回想起和太爷爷生活的经历吧。那时候太爷爷疼爱爸爸,也疼爱爸爸娶的新媳妇。他在爸妈下地的时候帮忙照看孩子,让爸妈安心的工作;他会在早晨高声叫我那一岁大的大姐起床:“这时候还没起床!以前我都已经下地了!”其实不过是提醒他的孙子孙媳不要偷懒;他抱着小肉球一样两个月大的二姐自言自语,这么肉嘟嘟的,怎么看都是男孩,你怎么是个女孩!关于太爷爷,妈妈的回忆都是温暖。太爷爷病重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用牛车拉着他上镇上的医院看病,陪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在太爷爷死后,妈妈又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尝尽了心酸和旁人的冷眼,几十年里,妈妈常常和我们说起太爷爷的事,其实不过是几个片段,我现在才懂得了太爷爷带给妈妈的温暖。
   有一次我回家,跟妈妈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家里都没有神坛的,四姐家里就没有。妈妈立马说,那他们家的祖爷爷不能回家吃饭了。她似乎很担心她百年以后不能回家来,因此她现在常常让我大嫂学着祭祖的事。从前我只觉得这样的仪式啰嗦又没有意义,还有点迷信的愚蠢。但是真正有亲人故去,这样的方式对于想念他们的人是一种安慰。想象他们住在地府,住着大房子,开着大豪车,孙辈们每年烧过去的纸钱让他们过上生前不能拥有的富足生活,每年到了过节时,就一起回家吃饭,看孙辈们过得怎么样。这样的仪式是对已故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心灵的安慰,他们的悲伤有了栖息之地。这样我想起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亡灵节,不一样的是COCO奶奶死后进入了天堂一样的亡灵之地,我们的祖辈却生活在阴湿的地府,我想对待死亡上,墨西哥人比我们要乐观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