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需要知道的事(二)

交互设计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对象;

交互设计师更多的关注经过合理设计的用户体验,而非产品物理属性。

人(角色)、动作(行为)、媒介(工具)、场景、目的构成交互设计五要素;交互设计的对象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决策逻辑是非常重要的事。

一、交互设计的对象:行为的设计

1、“行为的设计”区别“物的设计”

设计在传统意义上被理解为造物,也就是对物的设计。不同的是,交互设计是在创造“行为”,其也需要物,但只把物当作实现行为的媒介。传统的手机设计,一般更看重外观的设计,比如Sony在2000年左右出的一些feature Phone 广告更关注的是外观,而iPhone出的第一款智能机,他的广告是在播放人们在听音乐拍照片时候的乐趣时光。这样的对比就是产品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区别。再比如共享单车也有别于以往产品设计的区别,共享单车是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设计,这种行为设计包含了部分产品设计,其解决了大城市拥堵情况下,短距离出行的用户需求。交互设计改变了人类之前对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中以物品为对象的传统设计思维,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对象。

2、交互设计的五要素:

20世纪90年代,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把交互设计的对象定义为行为设计 (通过产品的媒介作用来创造和支配人的行为) 当时人们更关注用户界面(媒介)的设计,忽略了行为设计本身。

一个“动作”和相应的一个“反馈”形成了一个回合的交互行为。此处的动作是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就有了执行动作的主角、为什么要执行这个动作,用什么手段和工具来执行动作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执行动作,这就是交互设计的五要素:人(角色)、行为(动作)、场景、媒介、目的。交互设计的创新,区别传统物品设计来改变材质、形状、使用方式。其概念模型需要重新定义参与者、定义行为动机、规划行为过程、寻找新的手段和媒介,营造新的场景和环境等。

二、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

行为逻辑概念:决策的依据是合理的组织行为; 物理逻辑概念:强调合理配置物的自身属性;

上图是腾讯网的不同域名下的两个网站,左边是qq.com,右边是news.qq.com; 两个网站都用了相同的logo,但是他们的设计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左边的qq.com其布局是以功能为特点的布局,比如其中的板块“图画”、“视觉焦点”、“今日热播”、“热门赛事”都是强调板块的功能性,而右侧的news.qq.com则将新闻功能简化为个性化信息流推荐的方式,不再做更多的功能区分,通过用户行为来布局版面,“热点精选”采用的是瀑布流的方式,统计全站用户点击CTR最多的文章作为初始推荐,然后根据用户点击的文章属性来测算用户的喜好,做更多内容的推荐。都是腾讯网,但我们能看到从以功能物理逻辑向用户行为逻辑的设计策略转变。这样的转变在很多的门户网站我们都能找到,比如网易与网易新闻等;我们并不能说哪一种逻辑更好,但明显以用户行为逻辑为依据的设计策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不需要被满屏不需要的信息轰炸,系统更贴合每个用户的喜好推送内容,部分提升了用户获得信息的效率。

功能型用户界面设计和行为型用户界面设计

从物理逻辑和行为逻辑来区分,界面还可分为功能型用户界面和行为型用户界面。功能型用户界面通过物理逻辑组织界面,用来满足功能实现目的。行为型用户界面强调用户体验,用行为逻辑来组织界面。

行为逻辑强调以行为作为界面设计的本体,对界面设计的考量依据具体任务流程合理性和用户体验。

行为逻辑可以指导设计方法,尤其是从情景设计到用户界面信息架构。用户故事地图是交互和用户体验常用的设计方法,我们可以讲故事来定义合适的场景,运用合适的手段来合理的组织人和其他行为,从而实现目的。行为逻辑和物理逻辑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帮助我们来解决问题,至于哪种方法更有效,因具体情况而定。


交互设计理论发展

20世纪中下旬,行为学被认知学的影响颠覆。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把对人的认知、行为等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概念模型、反馈、限制因素、启示(预设用途)。这些都是从用户心理、认知和行为等角度对设计提出的要求,这些原则遵循的不是强调器物自身属性合理性的物理逻辑,而是符合人类认知与行为习惯的行为逻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互设计师需要知道的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