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们在面临死亡之前的心态变化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将要必死无疑时,他的内心会怎么变化呢?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了一个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当人们面对死亡和无法避免的灾难过程中时,会有哪些心理变化。

第一阶段:否认

许多人当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否认,产生不同程度的否认情绪,会在心里想:不,这不可能。

这并不是所谓的自我安慰或自我欺骗,而是人类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它的意义在于,让你不至于被打到,比如在面临猛兽袭击时,你总是会认为你还有一线生机,从而你还会有反抗的勇气(可以让你体面的吃掉)。

第二阶段:愤怒

欺骗毕竟是欺骗,当最初的否认无济于事,愤怒、狂燥、嫉妒、怨恨之情便开始出现,你会变得不可理喻,难以接近。当然,这也是多年进化而来形成,当你愤怒狂躁时,往往更容易从危险环境中活下来。现在的话,你愤怒更多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无法充分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等。

第三阶段:交涉

所谓交涉,是指和自己进行交易,比如给自己在左后的时间内定一个计划,实现一桩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诺。

其根本是一种心理安慰措施,试图用某种有意义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舒缓内心的压力。

第四阶段: 抑郁

欺骗总会总结,缓解并不能消除矛盾,当你内心的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你就会产生抑郁。你所有的情绪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焦虑,对人生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悲伤与失落。

第五阶段:接受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进入这个阶段。只有少部分人,最后终于看开了,进入到对死亡即不感沮丧又不感愤怒的阶段,这时候,不再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开始默默守候离去的那一刻,睡眠也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或是病痛折磨间隙的短暂休息,这一阶段的睡眠变得象婴儿一样单纯,对一切事物都不再有任何兴趣,重新找到了安宁。

注意,上述阶段并不是线性发展的,比如,很多人到临死前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直停留在第一或者第二阶段,而有些哲人在一开始进入了第五阶段,接受了这个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人们在面临死亡之前的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