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交换与自然交换的差异与同一

      虽然自从学习经济学的以来,对“交换”这个概念就常常与自然现象中的“交换”现象作了形式上是同一的理解,化学中有正负电荷与阴阳离子甚至是正反物质等,比如H+、OH-,就是H+带正电荷,另一个oH-是带负电荷。阴阳离子则是阴离子带负电,阳离子带正电,正反物质。在中学上物理课时,我们就学过“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当两个带正电或负电的同电荷的金属小球互相靠近后会被排斥远离,而带正负不同电荷的两个金属小球将被吸引靠近。体现在粒子上吸引靠近的结果就是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这时正负电荷相互抵消。至于正反物质,1986年首次发现了相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正物质的相对反物质,正物质同它的反物质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物质湮灭反应。

        曾经,质子与中子曾被认为是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但到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实验设备性能的提高,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质子与中子的“伙伴”,其总量甚至超过了100个。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怀疑,质子与中子并非基本粒子,它们内部应该有更基本的单位。在质子与中子中发现基本粒子后,科学家相继从理论上预言存在新的基本粒子,实验也证实了其存在。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希格斯玻色子。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无意中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God Particle),2013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在同年希格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所谓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是不是就不可再分割解构了呢?这个是谁也不确实,从逻辑上也详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其小无内”。后来形成了现代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理论。标准模型理论认为,物质是由“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构成,并通过交换“传递力的基本粒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交换”与“结合”就是从更小的基本粒子的交换结合,从相对更小的微观基本粒子逐层向宏观发展的过程中,从相对不可见的物质向相对可见的我们人类能感知的多样性系统化的物质世界,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虽然不再是粒子的哪种相对简易的物理化学属性,但它们之间仍然是存在着遵循着这种由粒子的交换结合为基础上形式。

        由于昨天一位论坛网红0600,信口开河认为商品交换可以没有使用价值,并认为使用价值是对自已有用的才算使用价值,而卖家供给买方的商品不算使用价值,这就是说他认为使用价值是一个主观主体性的单向性效应,这个是否定了交换是一个相互交换不同使用价值作用并存在着同一化结合的过程,但他在又把买方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购买力当作“交换力",这倒是提醒了我今天重新研究了一下物理学“交换力",发觉这个概念其实也是与社会商品交换之间的使用价值关系形式上一样。

          不同的是物理学上的“交换力”是德国物理学家w. K.海森堡提出核子间交换力假说。海森堡在电磁作用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用类比的方法,指出中子与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某种粒子来实现的,从而提出了“核子间相互作用力是一种交换力”的假说,并引入“同位旋”的概念。这种说法倒是与我说的商品交换是对买卖双方各自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体上叠加同一态的说法在形式上一致。同理,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商品交换,还存在着自产自足时,人与自然的自然交换,这种交换就是劳动者不与他人和社会市场而是通过劳动主体自身的劳动力产生对自然对象的使用价值,满足对象的标准,这时,对象的标准与主体的需求标准一致时,劳动主体自身的劳动力对自然对象的使用价值会通过共振交换转化为另一个不同质的使用价值获得来回馈,从而实现整体上的使用价值总量的提高或优化配置。比如,A与B各用自己绝对剩余产生厌足可能存着要变质腐烂的产品相互交换,从而使绝对剩余即将变质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在交换转移使用价值之后实现了不交换时1+1=0到1+1=2的维持原有使用价值量,也或叫0+0>0或1+1>2,使对各自拥有对自身即将消失变质的使用价值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量。以上就是①自然交换(天人交换)中的人与自然交换,②社会交换中人与人的商品交换。③自然交换中的物物交换(在不与人发生关系时无关,宇宙自然中绝大多正在发生而不被人作为劳动对象的,除非是作为人的劳动对象时)。这三者是与我的价值论:①主体以身(本我)为对象的相互矛盾统一关系,②主体以他人和自我的共同利益(超我)为对象相互矛盾统一关系,③主体以自然(物我)为对象相互矛盾统一关系。④自然宇宙之中客体之间不可控不确定的未知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人也是自然中的人,即人也是物,在物理上人理也遵循服从物理,即人竞天择,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具有负回馈性的选物自择的人择原理,而作为社会商品交换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选择。这个也是我的时空、心物二元合一的价值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社会交换与自然交换的差异与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