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梗”

      说到读书,我一直是有一个“梗”的。然而,这个“梗”不同于“秋天第一杯奶茶”——借着秋天的到来要杯奶茶的红包、秀恩爱之“梗”,这个“梗”于我,更多的是一种关于“遗憾”的记忆!

      作为一名80后,我上学的那个年代,虽说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学习资源却依然匮乏,不要说课外读物,就连用于期中、期末复习的试卷都少的可怜,而且还是老师手刻油印、做题时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抹成一片、字迹难辨的那种。

      印象中,我在小学唯一读过的书是一套类似于《一千零一夜》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册的故事书,那套书是从何处借的、书里面讲了哪些故事?时至今日,我早已忘却,但每晚写完作业,在昏黄的灯光下和姐姐一起趴在被窝里,如饥似渴阅读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上初中后,学校对面有一个新华书店,但我去过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仅有的几次还是陪着要好的同学去买文具或新年贺卡。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买书看是一种“奢侈”享受的话,那么借书看,亦是一件需要付出“代价”的事情。有一次我去亲戚家玩耍,无意间在她们家的高低柜(一种老式家具)里瞥见了一本厚厚的、半新的《聊斋志异》,我一时兴起,便将那本书借了回来,以弥补电视上每个周末只播一集、不过瘾的缺憾。为了能在课间或中午休息时大饱眼福,我便把那本书“偷偷”带到了学校,然而就在第二天,那本书便“不翼而飞”了,当时我翻遍了课桌、书包的每一个角落,问遍了每一个同学,但依然寻而不得……回到家,我于忐忑中鼓足勇气对爹说了实话,心里默默揣测着未知的惩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爹不仅没有责罚我,还给了我20元钱让我给亲戚送去,最终亲戚碍于情面没有收钱,但这件事却如一根芒刺般扎在了我的心里,一整个初中我都没有再借过书!

      再后来,我上了高中,同宿舍住着的除了同级的同学,还有高二、高三的学姐。高三学姐为了备战高考、点蜡熬夜已是常态;高二的学姐经过高一一年的打磨也已变得深沉,唯有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菜鸟”还是一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模样,在学姐们埋头苦学的夜晚,仍然传阅着金庸、琼瑶、曹雪芹,或在刀光剑影里游走,或在“六个梦”里徜徉,亦或在金陵十二钗的喜怒哀乐里多愁善感……

      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师都在讲世界名著,从《项链》到《变色龙》、从《欧也妮·葛朗台》到《威尼斯商人》、从《竞选州长》到《百万英镑》、从《简爱》到《呼啸山庄》、从《悲惨世界》到《巴黎圣母院》……看着老师如痴如醉、引人入胜的神态,听着老师关于小说梗概的娓娓讲述和对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的分析,马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葛朗台的贪婪吝啬,安东尼奥的正派宽容,简爱的敢爱敢恨,冉阿让的仁慈慷慨,卡西莫多的面丑心善仿佛都跃然眼前、栩栩如生。也是从那时起,我忽然发现曾经厚厚的小说和主人公艰涩难记的名字已不再让人望而生畏。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借阅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雾都孤儿》《牛虻》《拿破仑传》……虽然限于时间、碍于认知,读的时候难免不得要领、不求甚解,但它却让我的寒暑假过得更加充实,可以说那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多、最有益的书,那段读书的时光也慰藉了我枯燥的高中时代!

        后来的后来……从上大学选择英语专业,到从教的十多年里,我再也没读过一本像样的书。读书于我,也硬生生的成了一个“梗”!

      2020年秋学期,校长携“领读者”款款而来,在全校掀起了全民阅读、写作的热潮。自此,这个“梗”便让我有一种莫名的不安。这份不安里有对校长、中层领导躬亲示范、积极引领的感佩,有对同事学生上进好学、紧随其后的欣赏,有浅见寡识、跟不上孩子成长步伐的愧疚,更有思绪纷乱却无法诉诸笔端的怅然……

      《罗马假日》中有一句话说: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疫情当前,旅行显然是不可能了,姑且尝试读书、让自己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吧!为此,放假前在陪孩子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我先借了《荆棘鸟》——一本曾让我心动却求而不得的书。对它的心心念念,源自二十年前盛夏一部同名电影中的一个唯美画面。随后,又在热心的马老师的推荐下,借了一套常被世人拿来与之比较却又难分伯仲的《飘》。

      在慵懒的日子里,每天逼自己读几页……从一开始的静不下心,到后来渐渐被情节带入,原本紧绷的神经舒缓了,浮躁的心沉下来了,放下心爱的手机亦非难事,就连一天因大事小情唤我无数遍的儿子打扰我的频率也降低了……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字的魔力所在吧!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未来,我将努力疏通读书的“梗”,不断学习与累积,不为腹有诗书,只为遇见一个更加从容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