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的情感很内敛、很理性,固执地以为名人的世界离我很遥远,他们的离去不会在我生活中泛起太多的涟漪。
前两天李咏走了,我感慨一阵,他终于以死明证清白,洗刷了全家捞够了逃至海外的谣言。
除了略有感伤回忆儿时心念念的砸金蛋环节外,我还是依旧翻去了新闻,看着刚刚看的小说,过着我自己的生活。
昨天金庸先生走了。我知道的时候,是刚下班回来,正躺着床上看着《神雕侠侣》。看着虎嗅给我推送的“据多家香港媒体报告,一代武侠泰斗逝世,享年94岁。”
我开始当然不信,每年都有多家无良媒体盛传金庸先生离世,这次可能也是谣传。但当我打开知乎时,搜索栏写着“金庸去世,享年94岁。”,看到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之后一个一个APP地推送着,我的心也一片茫然。
原以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名人的逝去可以让我悲痛莫名,现在才知道他只是离我太过遥远。
李咏走了我没有悲伤,因为小时候看他的非常6+1次数不多,长大之后更是慢慢远离了儿时的综艺节目。
可金庸先生对我来说确是不同,他的书我从小就爱看,长大了更爱看,在他离世的时候还刚看完《射雕英雄传》,正看着《神雕侠侣》。
他的书儿时就像一个玩伴,在他书写的故事中走马奔驰,仗剑天涯;长大以后他的书更像我的一个老师。
很多人评论金庸小说是个通俗读物,难登大雅之堂。文学评论界也常常对他的小说表示不屑,言辞凿凿地批评其大量运用巧合与极限情境,功能性人物也比较多,斧凿痕迹更是比比皆是。
可为什么别人《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能成为文学经典名著,而《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却为严肃文人所不齿?
别人有大仲马,我们有金庸,他的写作技法毫不逊色与前者。他的书像我的老师,即使为你所不齿,我还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感觉自己学到了什么。就是在他去世的当天我还在读着《神雕侠侣》努力学着他的打斗描写、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
看金庸先生的书我每次都感慨对伏笔的运用,老顽童中毒昏迷的喃语,“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牵出情深的瑛姑“既有人爱蠢笨如猪的郭靖,自也有人喜欢顽劣如牛之人。”
也时时感慨他技法的运用。《射雕英雄传》,郭靖和黄蓉在墙壁里七天七夜疗伤,看外面你方唱罢我登场,金庸先生自己在后记里承认:那是戏剧的写作手法。
写文先写人。
我们可以记住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史太君、晴雯等诸位这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曹操等这是《三国演义》中的;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是《西游记》的师徒四人;也可以记住了《水浒传》的鲁智深、武松、杨志、宋江、李逵等等;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乔峰、令狐冲、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金庸书中的这些也都让我们耳熟能详。
写网络小说都说“人”可以草草描写就可了事,可水浒中卢俊义的戏份重的多,但为什么印象里的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却更加栩栩如生呢?
现代文学研究者钱理群曾经回忆过他怎么走进金庸小说的深坑的:
说起来我对金庸的"阅读"是相当被动的,可以说是学生影响的结果。那时我正在给1981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讲"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天一个和我经常来往的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有一个作家叫金庸,你知道吗?"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于是这位学生半开玩笑、半挑战性地对我说:"你不读金庸的作品,你就不能说完全了解了现代文学。"他并且告诉我,几乎全班同学(特别是男同学)都迷上了金庸,轮流到海淀一个书摊用高价租金庸小说看,而且一致公认,金庸的作品比我在课堂上介绍的许多现代作品要有意思得多。
这是第一次有人(而且是我的学生)向我提出金庸这样一个像我这样的专业研究者都不知道的作家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我确实大吃了一惊,却又不免有些怀疑:这或许只是年轻人的青春阅读兴趣,是夸大其辞的。但后来有一个时刻我陷入了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几乎什么事不能做、也不想做,一般的书也读不进去;这时候,我想起了学生的热情推荐,开始读金庸的小说,没料到拿起就放不下,一口气读完了他的主要代表作。有一天,读《倚天屠龙记》,当看到"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四句话时,突然有一种被雷电击中的感觉。
“一切忧虑与焦灼都得以缓解……”钱理群的忧虑和焦灼因金庸先生的小说而缓解。那我还在这争论什么呢?
他的小说是经典也好;是通俗读物,难登大雅之堂也罢。他就是我心目中的金庸先生,东方的大仲马!
至于先生的离世也不必悲伤。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金庸 神雕侠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