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被误解千年,是时候还周瑜清白了

对于周瑜,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大概仍停留在《三国演义》里面所记述的那样,认为周瑜是个善妒易怒的男人,最后还由于嫉妒诸葛亮被其气得吐血身亡,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然而,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小鸡肚肠吗?

不,他的形象与小说中的恰恰相反,且“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的意思也被大众误解或扭曲了。

所以,周瑜其实是背了千年“小心眼”黑锅!

周瑜画像

“既生瑜何生亮”还有后半句,原意出乎意料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便和诸葛亮认识了。周瑜当时很欣赏诸葛亮,又因两人都是非常有才能和谋略的人,二人非常珍惜对方,互为知己。当时周瑜觉得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希望他能与自己一起共谋大事,离开刘备,转向投奔孙权。

更令人意外的是,周瑜当时甚至还表示他愿意让出官位,从而为诸葛亮的手下。但是当时的诸葛亮执意要一直追随刘备,坚决地拒绝了周瑜所提出的这个提议。

而周瑜也并非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他是在率军前往西征的途中不小心染上疾病,不治身亡。在临死的时候,因为仍旧记挂着诸葛亮,所以留下了一句话。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这前半句,却不知其实周瑜还说了后半句“君未归孤何安?”,而这句话的意思也并非嫉妒之意,其实是周瑜为了挽留诸葛亮说的一句话,也表达了他对不能和诸葛亮一起共事的惋惜之意。

周瑜不止一次劝诸葛亮归顺东吴,哪怕把大都督的职位让给诸葛亮他也在所不惜,只是诸葛亮每每都将他拒绝。

周瑜是一位贤才,也是一个忠臣,未能与诸葛亮共事成为了周瑜的遗憾,所以才在临终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君未归孤何安”的惋惜。

后来诸葛亮在得知周瑜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听了周瑜的临终遗言更是啜泣不已,从而对周瑜的早逝也感到十分遗憾。


周瑜并非小肚鸡肠,实为宽宏大量

《三国演义》当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但其实这一故事为作者虚构,纯属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英明,从而故意贬低周瑜。

正史上并没有“三气周瑜”一事,相反的,周瑜十分大度,心胸开阔,待人接物都很谦虚和气。只要是见过周瑜的人,都对他推崇备至。

有一东吴名将程普,很早便跟随着孙权的父亲孙坚,后又帮助孙策经营江南,是孙氏政权中的元老。

由于周瑜年纪轻轻,地位却处于程普之上。程普内心很是不服气,所以常常倚老卖老,多次欺辱周瑜,借此来抬高自己身价。

周瑜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不愿意与程普闹矛盾。所以事事谦让,处处克制,始终不与程普计较,更不与他发生冲突。

一次,周瑜乘车外出的途中,恰巧碰上迎面而来的同样乘着车的程普。周瑜即刻命车夫将车驶到一旁,让程普的车先过。程普看到周瑜这一举动,以为周瑜在讨好自己,非常得意自满。

周瑜剧照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二十余万南下,结果东吴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将曹操大军一举击败。在这次战争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吴军的左右都督,但战斗策略主要是周瑜制定的。

战争结束后,程普却故意贬低周瑜,夸赞自己。周瑜知道后不仅没有和程普辩驳,反而还说自己在战争时还较为年轻,若没有程公的帮助,这场战争是不能取胜的。

程普终于对周瑜的一再谦逊忍让有所触动。

为了消除隔阂,周瑜还曾多次拜访程普,表达希望能够与他和平相处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程普终于抛弃了之前的偏见,对周瑜非常敬佩,并同他融洽相处。

后来,程普对别人感叹说:“跟周公瑾(周瑜的字)相交,好比饮味道浓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

程普对周瑜这样屡屡刁难,周瑜却没有因此生气,反而还以礼谦让,主动做出努力让双方彼此和解,有着如此大方得体的行为,怎么会是小肚鸡肠之人?所以说,真实的周瑜形象和相传中的大相径庭,他不但不是气量狭小之人,相反还十分宽宏大量,有着很高的情商和高尚的品格。


周瑜的军事才能不可小觑

而历史上的周瑜真那么不懂谋略而屡次败在诸葛亮下风吗?其实不然,历史上的周瑜也有着非常杰出的军事之才,史册上也不吝啬笔墨记载了周瑜的许多功绩,比如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大军向孙权逼近。大军压境之际,主和、主战两派出现在孙权的大臣们之中。

孙权又因受到鲁肃和刘备属下诸葛亮的说词影响,十分犹豫不决。于是在鄱阳的周瑜被孙权诏回了。

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后,向孙权分析出与曹操两军之战可胜之处,指出曹军长途跋涉,体力有限;且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

进而还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万左右,且其中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最后周瑜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

后来战事的发展果真如同周瑜战前所说,“曹军不习水战,初次遭遇便“引退江北”,后果也如周瑜所料发生疾疫。

赤壁之战中,周瑜还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选择了一个世纪潜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

战役结果也如周瑜事先所言,果真以不足三万之兵就为孙权大破来势汹汹的曹军。这一场战役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周瑜雕塑

当时携军数十万大军而来的曹操在吴人看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这对于吴人来说似乎就是不可战胜的敌人。

但唯有周瑜专明独断,看出了曹军可败之处。《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能掐会算”,而实际上,周瑜的预见性也十分令人惊叹。

周瑜作为东吴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同时保全了东吴基业,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可以说周瑜是三国中最伟大的军事奇才之一。周瑜死后十九年,孙权称帝,对所有人说:“若不是周瑜,我是不能称帝的。”


结语:

正史上记载的周瑜是“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周瑜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这些种种都证明了周瑜其实被小说和影视剧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而历史上真实的他其实是一个宽宏大度,有勇有谋的人,无论人品和才能都是一等的。

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周瑜却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先生的炮灰,成为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这一黑锅,周瑜一背就背了千年。被误解了千年的周瑜,是时候还他一个清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既生瑜,何生亮”被误解千年,是时候还周瑜清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