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乡村记忆》节选——时楼镇朱庄村

编辑/朱秋霞
朱庄村 位于单县东北时楼镇境内,距离时楼镇驻地2千米。东与时家庙村为邻,西与宋庄村为邻,南与西平楼村为邻,北与王门楼村为邻。村庄总面积1.3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1平方千米。居民260户,人口990人,有朱、刘、闫、张、孙、杜、赵等姓,均为汉族。

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朱、杨、裴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建村,取名朱杨裴庄。后杨、裴两姓迁出,遂改称朱庄。另一说:明初朱氏礼爷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成武防城寺,后迁往单县,其中一分支由单城迁往此地建村。

村庄变迁

朱庄村自明朝初期成村,村北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坑塘,过去常年有水,生长着许多芦苇,过去人们叫苇子坑。随着人员增多,村民在苇子坑北边建房居住,逐渐形成了以池塘为界的前街和后街之说。80年代初,村里有几户人家集资在坑塘里养鱼,因水时常短缺,需要经常从机井里往坑塘里抽水,造成养鱼的成本增加,只养了一季就放弃了。

朱庄村南原有一条天然小河,往西通往八小庄村后,往东北经许庄西头断流,或许不算是一条河,不过是一条大排水沟而已。过去每到雨季河水经常会漫到两边的庄稼地里,村东南小桥处因水流湍急形成了一个个大漩涡,许多村民跑到桥头观水。1998年前后,时楼乡镇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朱庄村南这条河沟加深加宽,南北贯通,南连接惠河,北至白马河、红卫河,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灌溉的需要。经过20年变迁,河两岸芦苇丛生,野生灌木及杂草长势旺盛,野鸡、野鸭在此栖息繁殖,河里常年有鱼,不断有远道而来钓鱼者在河岸钓鱼乐。

解放前后,朱庄后街孙家的几个孩子在村后大坑塘里挖出一枚完好的日本炮弹,一孩子好奇,用砖头砸,导致炮弹爆炸,几个孩子当场炸死。

50年代初期,朱庄周边关黄庄、牛河、西平楼等几个村庄联合成立了一个管理区,粮库设在朱庄村地主充公的房子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民饿得受不了,许多人出门要饭,粮库里的粮食谁也不敢动,有人在后墙挖洞偷粮食。1961年春,上级弄来的地瓜秧,到了秋季,地瓜长得非常好,块头很大,最大的有8斤,三队有一人在地里看场,煮一块地瓜吃了好几天。因为地瓜大获丰收,当年就解决了群众的饥饿问题。以后全大队发展种地瓜,晒地瓜干磨成粉蒸窝头、贴饼子、漏面条、做粉条,平时再夹杂些野菜或青菜,基本不再挨饿了。

1958年,朱庄大队分为七个生产小队,各生产小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大搞农田改造,积肥造肥、深挖深刨,改造盐碱地。

1968年前后,朱庄第一生产队率先搞起了副业,由本村刘恩云(时任公社干部,在连店蹲点)担保向金乡县某信用社贷款8000元,有了资金支持,一队全体社员参与建设,在村东建几间房,一队会计刘恩渠和社员朱启森从河南濮阳买来榨油机和轧花机,从时楼公社副业搞得最红火的连店大队请来技术能手帮扶,办起了油坊和轧花作坊。把一队青壮劳力都集中在油坊轮班干活,报酬记满工分,如晚上加班干活,生产队管一顿饱饭。接着一队又买了十几匹马和一辆四轮马车,专人负责饲养和赶车。一队二十多个年轻劳力在油坊内干得热火朝天,一到秋后,方圆几十里的生产队都来榨油和轧花,地排车一辆辆排到三百米开外。

一队因为有豆饼、马粪沤肥,肥料充足,庄稼收成最好。社员个人分得多。70年代初期,一队社员每户每人都能分到一百多斤小麦,其他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低,每人只能分二三十斤小麦。一队的副业搞得很红火出了名气,十几名光棍先后成了家,新来的媳妇们给一队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喜庆和活力。

1972年左右,朱庄大队在村西南抽出200亩地栽果树,以苹果树和梨树为主,四周围了篱笆,挖了沟渠,并安排专人看守。每年秋后,村民每户也能分得十几个苹果或梨子,大部分果子卖后用于各项投资。责任制后,林场分配到户,农户因果树收益不高,纷纷砍伐,林场变成了农田。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国家大兴水利基础建设,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间,各乡镇各大队都要组织壮劳力四处挖河,南到浮龙湖、黄河大堤,北到红卫河、东鱼河,东到惠河、微山湖。每个大队出动上百人,拉着地排车,带着锅具、柴草、行李,一天走一百多里地,到了工地先搭棚子,上下班大喇叭吹号,劳动中间休息半小时,吃饭半小时时间,基本是吃窝头咸菜,喝疙瘩汤,从早到晚一直干,有时要干到年关临近了才收工回家。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工分价值也低,社员到年底分不到几个钱,有的人家孩子多,劳力少,分到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吃,温饱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一些社员开始产生懈怠心理,干活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现象多了起来。一队的油坊也因此走向了下坡路,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七十年代末,其他地方已经陆续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单干了。朱庄村民也都祈盼早一天分开单干。

1979年冬,一队率先进行分田到户,队长朱瑞元请退休教师朱德清筹算,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每一块田地丈量好,一队社员按人头抓阄,田地全部分到社员手中,此举获得社员一致赞成。社员分到了责任田,个个欢天喜地。把各种农具、树木、柴草等生产资料也一一分配到户。队里的十几匹马请经纪人评估后也分配到户,平均四五户共分一匹马,因为一匹马不能犁地,犁地时相互借牲口使唤,马与牛配合犁地是常事。

由于油坊和轧花作坊因已停业很久,只需把榨油机和轧花机卖掉,折算价钱抵生产队的欠债。因当年榨油机是社员朱启森经手采购,这次也由他负责卖出。朱启森带领几个人用地排车拉着榨油机,送到二百多里外的河南濮阳。后因榨油机款迟迟没有到位,这笔款被转换成农村信用贷款由朱启森个人承担,集体没有受损失。

一队顺利快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分配、分田到户等一系列改革,其他生产小队都很眼热,纷纷要求分田到户,各小队也陆续效仿,先后进行了土地丈量和抓阄工作,整个村庄焕发了勃勃生机。

1977年前后,朱庄大队曾经通过社员集资购买了变压器,照明用上了电灯,生活往好的方面发展,但责任制后的80年代十几年间,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变压器坏过几次,每次换变压器集资群众都意见很大,村干部也没有办法,造成又过了好几年点煤油灯的日子。直到90年代初,国家电力改造,农村电力供应充足,群众才真正过上了电气化的好日子。

责任制后,人们鼓足了干劲,人人都在地里忙活,村里一个闲人也没有,当年的粮食亩产量就大幅提高,上交国家以外的余粮,除了全年口粮还有富余,生活日渐好转。随着市场开放,村民可以自由贸易,家家户户搞副业,养猪养羊,养鸡鸭,村民有的规模化养鸡,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逐渐改善,首先富起来的村民买了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生活用品。

1980年前后,大队在林场西侧建了一个院子,成立了一所牲畜配种站,仅仅存在了几年,因牛耕马拉的耕作就被拖拉机替代了,配种站自然而然地倒闭了。1998年前后,时楼开展乡镇扶贫项目,朱庄村被列为扶贫对象之一,原配种站改为兔子养殖场,因销售渠道短缺,经营不善,二三年后倒闭。

90年代之后,年轻人外出打工增多,其中有一些村民在外地干得比较成功,在村村通公路工程中为踊跃捐款。

2006年以来,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种地还给予补贴,村民大量种植大蒜、洋葱等经济作物,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生活实现了电气化,种地实现了机器化,比起几十年前,村民生产劳动的辛苦程度大大减轻了。

2011年,朱庄村井电改造完成,农田灌溉更加便利。2020年,村内大小街道都已全部硬化,水网、电网、光网等基础设施已完善到位,路灯正在完善中。村里建有太阳能光伏发电一处,体育健身广场一处,组建了秧歌队和红白理事会,逐步完善了村规民约,街道由专人打扫,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被清除掉,换成了鲜花和绿植,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精气神和满意度提高了,朱庄村逐步实现“美丽宜居乡村”的规划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县乡村记忆》节选——时楼镇朱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