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断舍离,观察到了一个现象——身外之物,其实按照损耗划分,有3类:
1 没有用掉,损耗0%。
2 不完全用掉,损耗一般在(0,100)%这个区间
3 全用掉,损耗就是100%。
也就是,除去两个极端
1 一点也没用,比如一件全新的未拆封的东西,放在家里吃灰
2 彻底用掉,比如消耗品,尤其是食物类的,吃完了就没有了,被彻底利用。
剩下的,就是0~100这个损耗区间。
但是啊但是,如何对待0~100损耗程度的物品呢?
比如,我婆婆不太舍得丢剩菜,可以吃的东西,要第二天早晨热了当早饭。
我,因为怀孕了,怕吃坏肚子,一顿饭就要吃新鲜的,剩下的不太乐意吃。
===
从金钱角度来看,一道菜端上桌,钱已经花了,燃气已用,所有的成本,在菜做好的一瞬间已经固定。
吃掉也好(损耗100%,彻底被用掉),吃不完、不合胃口倒掉(损耗0~100),在我们凡夫俗子最喜欢的“钱”这个方面上看,其实,没有损失。
因为,最大的损失,在一开始就算过了,食材燃气水电费……
那么,如何处理损耗率为70%的菜品?
一道菜吃了七成,还剩三成,怎么办?
婆婆选择继续加大损耗,而我从健康、口味等问题考虑,选择放弃,把还没吃完、没有“用完”的东西倒掉。
====
人面对一个0或者100损耗率的东西,其实最好取舍。
全新的、没用过的,转手送人或者卖掉。
完全用过的,用坏了,吃掉了,那就当成过去式,彻底放下,再买新的补上。
最复杂的,就是面对0~100损耗率的态度。
针对食物、快消品类,其实又容易取舍一些。不好吃的,不吃了呗,难用的,换下一个牌子咯。
不过呢,给我们带来困惑的,是这么一些东西——正常使用,损耗率极低的东西!
比如,一个包,假设连续不断每天背,风里来雨里去,我们保守估计,20年,这个包损耗率达到100%。
这还只是夸张的说法。
5年前的包,5年后还能用来装东西啊!只是出去逛街、装个手机,能有多沉?10年后翻出来用,出街拍照也没问题的。
包的损耗率其实很低。
随着时尚潮流变化,你慢慢长大,从小姑娘喜欢粉粉嫩嫩,到职场老阿姨喜欢黑白灰,面对一个损耗率在10%以内的包,你会选择丢掉吗?
你已经买它5年了,可它的皮质还行,颜色也没有褪去,五金做工依旧ok……
舍得吗?
丢了,其实没有更多的损失,因为,最大的损失,就是购买的那一刻,你花了钱,得到了物品。
从此,一切尽在你的取舍。
==========
除去食物类产品,任何不太容易损耗的衣物、鞋子、包……其实都在你掌握。
你想让身边环绕什么物品,全在于你 1 有多少钱去买 2 买了之后,你自行选择“用”到什么程度。
也许,你将一件衣服穿了20年,穿烂了,损耗100%,然后舍弃它。
也许,你看了一本杂志或者微信推送,发现,上周买的衣服“踩雷了”,不够时尚,土包子,损耗1%,几乎全新,你也动了舍弃它的念头。
也许,你今年喜欢的衣服,可是,明年,你看了一本杂志或者微信推送……对着损耗5%的衣服,你……又将如何??
===
父母那辈,东西不坏,永远不换。
我小时候用的是一个不锈钢碗,到现在回了老家,爸爸依旧用它给我盛饭——不锈钢碗要坏掉,还真是不容易啊!
中国瓷器也是一绝,埋在地里几千年,还可以在博物馆放光发热——我家里的杯盘碗盏,还是30年前的花色款式——用不烂啊,损耗低啊!
买新的,旧的怎么办?
一个家撑死了,只需要用20个盘子,这20个盘子服役30年还没坏到爸妈觉得可以丢掉的程度,怎么换?
从现代眼光看,极简、北欧、日系啥的,对我爸妈来讲,没有那么大的诱惑。
用不坏,就永远用下去,哎,真是个魔咒。
===
这也导致我现在断舍离的过程,非常非常地痛苦。
深刻理解了“买都买了,还能丢了咋地,又不是不能用”。当初买的时候,那都是钱啊!买的时候多喜欢啊,为什么要丢?
丢了,感觉自己就像个渣男了。
在我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里,“损耗了很多很多,快坏的东西”,才有被“丢”的资格。
一件物品,买了,就像跟魔鬼签了个契约。
只要没有烂,那这个衣服、鞋子、包包,就跟定你了。
直到穿坏、用烂为止!
=====
为什么不让自己周围都是现在喜欢的东西呢?
活在过去的“契约”里,遵循着对旧衣服、旧物品可笑的“购买”承诺,真是要命!
=====
《怪诞行为学》里提到本性中三大非理性的怪癖,
第一种,就是——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一想到我丢掉的东西,其实有八九成可以马上在超市和网上重新找到替代品,似乎……忍痛丢弃部分物件,也不是那么难受的事情。
哪些是不舍得丢的呢?
我总结了一下
1 当初花高价购入的产品
2 当初花很大精力得到的产品
也就是说,金钱和精力投入越大,得到的东西,越不舍得丢掉。
怎么办呢?
1 提高损耗率。
就像开头我婆婆那样——把剩菜吃完,我们也可以横下一条心,把衣服穿个10年穿到烂穿到开线,把东西用坏,提高损耗率,让这个值接近你能接受的“丢”的范围。
2 延长“拥有时间”。
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放你买的这些东西。
一年过去,舍不得丢,东西也没有怎么用,就是因为买的时候好贵,舍不得。
没关系。
放5年,还舍不得丢吗?东西都吃灰了!市场上有更漂亮更便宜的新产品了。
一般来说,家电类的,用坏,或者功能太少,跟不上需求和流行,大概就想丢了,或者低价抛售换新的。
但是,衣服鞋子类,很多人还是丢不了。
因为,衣服买的时候,肯定觉得好看啊!
然后,才会看衣服的实用价值——保暖、遮住身体、材质等。
这就和家电类没法比。
衣服掺杂了我们的感情!
买的时候心动,丢的时候肉痛。
怎么取舍?
就……放着吧。
一年不穿,两年不穿,三年了,也不想穿……
直到时间逼迫,不得不去正视这件丑衣服。
而当初花的“大钱”买的,过了五六年,可能你一想起来就觉得,算啦,这么久了,买的时候很贵又怎样呢?捐了吧!不想穿的衣服,再贵那也是破烂儿啊。
当初的购买成本,和一见倾心的心情,时间都会把它们冲淡,冲到没有,直到你把它捐走或者丢弃。
最后,我就说一句话经验吧,早丢早轻松。
丢了后悔了?没关系啊,市场上多的是替代品。
一个敢买敢丢的女孩,是狠角色。
我最近处理了一个箱子的衣服,准备寄回老家了。
也许还不能彻底“丢”掉衣服,但我已经学会尽量穿自己现在喜欢的衣服,让“怦然心动”的物品围绕在我周围。
(君子地,2020-7-13,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