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长之路
无意中在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作者本人如何1小时读完一本书,并且还有笔记的输出。我第一反应就是,又一个骗人的“量子速读法”诞生了。但还是抱着好奇心联系到了作者,想get到他的技能,就这样我进入了叹号阅读训练营。
从怀疑到接受
进入训练营的前几天教的是翻书找关键词,仅凭几个关键词就能知道这本书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这不是扯淡吗?
但凡事新的东西,都需要打破原有的认知,揉碎了再重新整合,才能看见新的东西(我也忘了这句话是谁说的),凭着这样的心态,继续练了十几本。
渐渐地找到了一些感觉,通过十分钟看三遍目录,翻三遍书,确实能大致的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心里惊喜原来还是有点干货的。
从接受到理解
熟悉了一本书的结构之后,就要开始快速阅读,把24个关键词核心解释找出来。
对于知识储备不足的我来说,又开始迷茫了,别人10分钟找7个关键词解释,我10分钟才找了1-2个。
这个时候我把疑惑告诉了助教,没想到助教主动和我语音解答。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快速阅读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了解了自身的缺陷后,调整策略找了本相对简单的书开始练手。
渐渐的摸清了里面的门路,阅读基础差的我,需要给自己先创建一个阅读环境,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才能提升阅读的速度。
从理解到运用
十天的练习期结束,就进入了挑战期,挑战的最高目标是52本书10天内完成。
我简单的给自己规划了一下,每天有多少空余时间,上午能看多少本书,下午和晚上又能看到多少本书,并且还要加入笔记和语音输出的时间。
虽然时间很紧,但还是能完成的,没有挑战就没有突破。
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2本,在大群发完誓言之后就开始开工。
有了目标就要有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开始规划我的时间管理。
一天24小时,抛去吃饭睡觉工作等每天的必备用时外,我还有8小时。
之前我每天还要花费4-6小时用来学英语,但现在不行了。
我把每天学英语的时间缩减到1-2小时剩下的时候全部用来看书,每天需要看5本书左右。
这样就没有休息放松时间了,但想着反正就十天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第一天看了4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第二天还是4本,第三天3本,大脑接近当机状态。
阅读加语音和笔记输出,这样的强度是很大的,没有基本功底我确实很吃力。
就快接近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使命,曾经我登上过全国最高领奖台,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我需要换个姿势再次辉煌。
有了动力,我的目标就像加满了油的太阳号,再次起航目标52本书。
从运用到提升
挑战的最后三天我选择了《如何表达》的主题阅读。
之前的泛读只是在获取信息,就像你不打开原子,你就不知道电子,质子,中子的存在。
打开知识的大门,抓取能填补你能力空缺的知识,深入研究将其内化,这就是主题阅读的作用。
我选了7本这一领域的书,开始构建知识框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每个作者的观点,他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矛盾点在哪里,我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把它们做成了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这样我就能更直观的看到这个知识的框架。
我认为表达是一项最基础的技能,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脱离不了与人接触,通过主题阅读后我认为表达大致分为三块,演讲,沟通,闲聊。
演讲是单方面的观点输出,面对的听众是最多的,需要演讲者有很强的自信,要用控场的能力。
沟通可以是一对多的会议沟通,或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这种交流的的表达就需要表达观点是简单明了,别人容易理解,并且还需要用心去倾听。
闲聊是最放松的沟通方式,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幽默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提升个人魅力。
但这三块表达都基于在清晰的逻辑结构,不然别人会听的云里雾里,我们就达不到观点输出的目的了。
我的变化
参加训练营之前我的看书的状态是很随性的,哪天心血来潮找本书看个几天。
参加训练营在之后刚开始逼着自己去完成目标,渐渐的也就习惯了阅读。
当掌握了方法后,运用方法时就会顺其自然,就像吃饭一样阅读也变成了不需要使用意志力就能完成。
看着书架上被灰尘覆盖的书,现在却都被我一本一本来拿下宠幸一番,心里真满足至极。
之前看一本书,需要一周左右时间,现在最多也就2-3三小时,从一字一句的慢速读,到10分钟阅读20多页。
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提升是结构化思维,之前看完一本书,对书里的概念也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现在拿起书本翻三遍我就能建立起知识框架,接下来只需要从书中把知识找出来,往这个框架里填充就行了。
并且还能利用两遍的输出,来巩固内化输入的知识,第一遍是笔记和阅读时的启发,第二遍是600字以上的语音输出。
我的学习像是开了挂一样,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我相信我只要继续练习,继续运用这些能力,那我获取知识的速度会增倍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