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思维导图
在东凰基础上整理序
情绪脑
人的情绪与社会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不能恰当的表达,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理智还管不住情绪,无法抑制冲动,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来充当孩子的理智前额叶。
一、坚持这三步,搞定发脾气的娃
孩子爱发脾气,并不是他不懂事
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情绪脑比理智脑发育要快得多。
很多家长大力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比如记忆、逻辑、推理,这些能力跟理智脑有关,但其实理智脑的发展需要情绪脑的支持。
【躯体标记假说】要让孩子掌控情绪,最需要做的就是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
孩子发脾气,我该怎么办?
家长帮忙三步走:(心灵的按摩-认知行为疗法)
第一步、引导他描述情绪(表示理解)
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你是生气了吗?你为什么生气呢?五个基本情绪:快乐,难过,害怕,厌恶,生气。推荐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如:孩子的玩具找不到了,妈妈说:昨天睡觉前不好好收拾房间。孩子出情绪,妈妈问:你生气了呀,现在脑子里出现的是哪个情绪小人?孩子答:是怒怒。妈妈问:他在干什么?是在跳舞吗?
第二步、引导他分析情绪:如:情绪从哪来,怎样消除?如是不是觉得妈妈错怪了你?
第三步、引导他反思情绪:妈妈问:如果玩具找到了,我们也知道了不是你忘收拾的,问题解决了吗?你会高兴吗?孩子答:当然高兴啦。妈妈说:但是,如果你不发脾气,而是告诉我是别人帮忙收的玩具,妈妈不会责怪你。所以,生日不会帮你解决问题。而且你对妈妈发火,妈妈也很难过,你能感受到吗。然后妈妈表现出难过严肃的表情,孩子学会体会别人的情绪了。
指出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体会他人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不是其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改变孩子对事情的认知,也就改变了他的情绪。
小叨叨
要促进孩子的理智脑发展,不仅要让他进行记忆、逻辑这些纯理性的练习,还要借助孩子发脾气的机会,让他“描述情绪”“分析情绪”“反思情绪”。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情绪和理智才能整合的更好。
但别贪心,孩子不是机器人,只要设定一次指令,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给他足够的耐心,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的情绪。
二、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解决暴力沟通,搞定熊孩子
无论是孩子被打还是打人,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性情不同,每次发生肢体冲突的原因、场景也不同。
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分析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并且在孩子有攻击行为时做出态度坚决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打好“防疫针”。
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
孩子攻击别人的几种情况:
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
孩子已经习惯性打人
孩子正在打人,怎么办?
首先,要立刻坚决的制止
注意:态度要坚定、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稍微远一点。这样能帮助他的情绪“降温”
然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整个事件,帮助他解决问题。
大人要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助他理性思考、梳理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提醒他跟对方道歉。
道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社会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好。
育儿的功夫关键在平时,在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为孩子提供非暴力的成长环境
如果孩子爱打人,首先家长要反思,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鼓励暴力的因素?
推荐绘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牙不是用来咬人的》
小妙招:“手先生”和“脚先生”(适用于3、4岁以上孩子)
没有永远的天使,也没有永远的熊孩子
让孩子形成公共场合的规则意识,一方面是为了他人着想,另一方面也是教孩子用规则意识保护自己。
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白承诺和合作的意义,已经可以发展出合作精神了。所以,孩子3岁时就可以开始教他不要“熊”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不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有社会意识和规则意识了。
孩子逐渐发展出的两种社会规则意识:
1、社会礼节:如礼貌、合作、团队精神等社会化技能
2、同情心、爱、理解、感恩等基于对他人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
儿童天生就有同情心和团体意识
孩子不是天生的“熊孩子”,孩子的大脑早被安装了“好孩子”的预设装置,知识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的各项能力成熟是有时间限定的。
孩子发脾气的频率,从2岁半开始降低,到8岁才能真正内化礼貌和规则的重要性。
三招搞定公共场合的“熊孩子”
设定期望,提醒行为
指责或打骂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规则的意义,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指导他的具体行为,帮助孩子培养出规则意识。
在去公共场合前打好“预防针”,给他设定明确的期望,不断地提醒他“规则是什么”,还要用温和的提醒强化他的行为,告诉他“该怎么做”。
当孩子表现得好时,要记得鼓励孩子,正面强化他的行为
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离开
早培养,从点滴做起(治本)
吃晚饭的时候可以逐渐增加坐着的时间
对于小宝宝可以从礼貌用语开始(谢谢、你好、再见......)
小叨叨
孩子不会永远保持可爱,也不会一直是“熊孩子”,我们要给孩子土壤发展。所谓育儿育己,要想让孩子多用非暴力的方法表达自己,首先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
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最重要的一条是身教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孩子学习规则的早期,你要给他一个清晰地规则界定,这里的大原则就是保持一致性。
三、六大策略冷却孩子的冲动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力是面对诱惑和冲动,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能力,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研究表明,自控力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比智商的影响还要大。
想要提升孩子的自控力,首先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发展阶段,理解他们的局限性。
自我控制看年龄
3~7岁是自控力变化最大的时候
如果孩子自控力比较差,不用过分责备他们,当孩子失控的时候,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他们也在受苦。
降低外部干扰,帮助孩子自控
减少诱发条件
家里的玩具、零食最好都有自己的摆放区,并且及时收拾进去。
想要让孩子学会抑制冲动,首先要认识到,对于孩子,冲动的诱因无处不在,所以要尽量减少环境中的诱发条件。
家长的反应可以成功降低孩子的冲动:
首先描述情绪,接纳他的情绪:我知道这个娃娃很好玩,你很想要,对吧?
然后强调规则:但我们说好一星期只买一个玩具,你已经买过了。
最后提供给孩子一个替代方案:家里的小熊和娃娃一样软,咱们回去抱小熊怎么样?
建立日常生活规律
日常生活规律可以增加孩子对生活的可预测性,睡觉时间,三餐
重视孩子的生活规律,对帮助孩子减少分心、控制冲动和培养各项能力都至关重要。如去公园前,和孩子讨论几点去?到哪玩,玩什么,要多久。
及时提醒
管理“情绪——认知——执行”链条,从内部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有效的自我控制,还需要提升孩子自身的一直控制能力和规划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3~7岁的孩子尤为重要。
当发现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时候,先要弄清楚是链条呃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转移注意力
蝙蝠侠效应-转换视角增加心里距离
假装游戏
引导孩子去想象他崇拜的人-杨幂,孙杨,想象他们会怎么做
孩子玩假装游戏的时候是从第三视角来看待问题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会更加冷静、理性,也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画大饼策略-时间上增加心理距离
让孩子多想未来的好处,少想现在,也能降低冲动:写完作业出去玩,不用再考虑作业的问题,玩的更开心。
冷聚焦策略
刺激分为两种:
一种是能激发愉悦反应的热情绪:比如看到棉花糖想到的是甜甜的、软软的,触发想吃的欲望
另一种是无关情绪的、偏认知层面的刺激:比如看到棉花糖想到的是白色的、小小的、高热量的食物(抽象、客观的信息)
引导孩子从热刺激转换成更加抽象的认知,就是冷聚焦策略
小叨叨
孩子的理智脑还没发育完全。家长首先要担负起孩子理智脑的功能,在外部环境上帮助减少冲动的诱发条件,建立起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不要怕叨叨,要反复去提醒孩子。从内部因素上来说,孩子冲动可以从“情绪——认知——执行”链条中找原因,只要教会孩子用对策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孩子意识到自控力会带来的好处,调节他们的认知,就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关于自控力再多说一句,有些爸妈可能觉得孩子还小,所以所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们。2013年的一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发现,那些容易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者面的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家长,也叫宽容型家长,他们的孩子自控力更容易出现问题。
还有很多研究发现,这种宽容教养下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社交方面的问题,原因很明显,如果从小就没人要求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长大后也很难学会自我控制。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如果家长过于权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孩子也会缺乏自控力。可见,教养孩子中对度的把握,是值得家长终身学习的。
四、克服“害羞”,帮孩子提升社交力
孩子是真的害羞吗?
8、9个月的时候会经历第一次陌生人焦虑,2岁~4岁会经历第二次
2~4岁这个阶段,孩子从单独游戏到社交游戏的转变期,游戏方式为“平行游戏”
孩子社交,父母要注意避免三个误区
误区一:做孩子的代言人
误区二:草率的给孩子贴标签
误区三: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遇到陌生人害羞时,其实是孩子心理焦虑的时候,你需要给孩子微笑和鼓励的眼神,而不是直接包办,剥夺孩子学习社交的机会。
如何培养一个开朗的孩子
手把手教孩子融入别人的圈子
教孩子怎么跟人打招呼,怎么加入别人的圈子。
主动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与其出去找圈子,不如家长主动组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吗?
分享不是让孩子把玩具给别人那么简单,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交出玩具。
最容易成功的人是既会利人又会利己的付出者,他们不但爱分享,而且善分享,知道怎么在获利和付出之间保持平衡,能够因为帮助别人得到更多机会,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工作进度。
“爱”分享不如“善”分享
理解别人的情绪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先激发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力。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向孩子澄清他人的感受,这能帮助孩子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决定不分享,那就算了,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给孩子贴自私的标签。
所以,如果孩子好像不会换位思考,不愿意分享,你也不用焦虑, 引导他体会情绪,给他时间。
培养物权意识
理解别人的情绪,这一点受孩子年龄的影响很大,但是物权意识的培养不受年龄影响。物权意识就是对一件物品的所有权的理解。
尽早培养,越早越好。
孩子物权意识越强,越愿意分享。因为孩子知道:这个玩具是我的,我借给你玩,不等于它就变成你的,它最后还会回到我的手上。
孩子物权意识越强,对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会更愿意分享。
如何培养物权意识?
平时说话时,注意强调“我的”“我们的”“他的”“他们的”,帮孩子强化所有权的概念。
2岁多的孩子开始使用“我的”这样的句子,可以刻意帮他强调各种物品所有权是谁的。
学会说“不”
如果你想做一个既会利人又会利己的给予者,你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学会识别只懂索取的人并向他们说“不”。
如果对方有不合理要求,明知道孩子不愿意,还一味要求他分享,这是不尊重孩子的物权,这个时候你要帮助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
真正的分享,不是一味付出,不是有求必应,不是“老好人”。真正的分享需要智慧,要勇敢地跟索取者说“不”!
别忘了及时表扬
年龄小的孩子很难理解分享的概念,所以我们要用表扬来强化分享这个行为。
表扬孩子的品质,会让他把分享内化成性格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表扬聪明,而是表扬努力;
对于孩子的一些道德品质,不表扬行为,而是表扬品质。
小叨叨
2岁左右的孩子表现得不安么大方,其实是正常的,不要给他贴上“害羞”的标签。平时要注意避免过于强势或者过于保护,那会使孩子更加退缩。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正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方面,你要帮助孩子进入社交场景,手把手教他观察人群,介绍他加入人群。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在家里组织一些活动,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甚至可以给孩子安排重要角色,直接锻炼他的社交能力。
你有没有觉得那些帮助孩子融入人群的窍门,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大人?我们经常需要融入不同的团体和社群,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陌生感而害羞,其实上述技巧也可以帮到我们。这就是我说的育儿育己,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只要家长的心态放松,不急不躁,加上正确的方法,那么不管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都一定能成为社交高手。
分享是一种利人又利己的行为,善于分享的人知道怎么在获利和付出之间保持平衡。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分享,帮助孩子学习理解他人的情绪,培养物权意识。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不要强迫,保护孩子说不的权利。同时别忘了,如果孩子愿意分享,及时表扬他们,并且在表扬的时候要多夸他们的品质。
五、在假装游戏中玩出社交小达人
孩子假象出了一个朋友,是不是他太孤独了?
这是儿童玩游戏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叫假想同伴(大概65%的儿童都有)
假想出朋友来,正说明他社交能力强!
有假想同伴多的儿童,更善于猜测别人的心思、感受和行为(心理学中叫“心理理论”)
大概会出现在13~15个月的时候,3~4岁时突飞猛进,5岁时达到健全。
心理理论能力(心理学家罗宾·邓巴)
第一度是自我意识
第二度是知道别人的心理
第三度是知道别人知道他人的心理
大部分成人在第四度到第六度之间,一般是第五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
第一、从语言开始;
18~24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锻炼孩子的第一度心理理论
多教孩子一些描述自己情绪的感觉词,比如“快乐”和“悲伤”,以及“想要”“喜欢”和“需要”这些表达愿望的词。
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也是他的心理理论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
第二、跟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
第三、让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
小叨叨
“孩子玩太多的假装游戏,会不会自己就当真了啊?”这是很多家长的普遍担心。一说到假想同伴,你可能会想起那些精神病人,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人当成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科学家早就观察到,孩子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想出来对现实进行模拟练习的,分的很清楚。比如,我女儿跟他的洋娃娃玩的时候,会一边说话一边咯咯笑;他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在扮演父母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扮演小朋友的孩子还会挤眉弄眼,而她在现实生活中跟父母说话绝对不会这样。这就说明,他们进行假装游戏,并不是因为心理出了问题,而只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学习和练习。
假装游戏,包括假想同伴、角色扮演,对孩子有益无害,应该多多鼓励。你可以从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从语言上进行引导,并且参与到孩子的假装游戏中,让他多玩角色扮演类游戏,提升他的心理理论能力,让他变成社交小达人。
六、还在夸孩子“你真棒”吗?夸奖批评有技巧
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但前提是表扬的方法得当。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大有学问。关键在于你是在给孩子灌输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成长型心智模式与固定型心智模式
你认为一个人的智力、能力、品质主要是由先天决定,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大幅改变?
如果认为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的余地不大,那就有一个固定型心智模式;
如果认为虽然有先天成分,,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大大地改变,那就是成长型心智模式。
想要孩子变聪明,就不能表扬他聪明
脑科学研究表明,面对困难时,固定型心智模式的孩子大脑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而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孩子大脑在高速运转,积极应对困难,从中学习。
怎样正确的表扬孩子?
表扬努力,而不是表扬聪明
聪明不是表扬出来的,而是努力学习、练习得来的。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他的这个成就来自努力,而努力是它可以控制的。做家长的当然希望孩子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能自主地学习并取得成就。
表扬过程,而不是表扬结果
下一次孩子遇到挑战时,提醒孩子把重点放在跟挑战“搏斗”的过程上,这就是在培养他的成长型心智模型。
表扬成长,而不是表扬表现
让孩子知道你在乎和关注的并不是他一时的表现,而是它能够养成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习惯,那才是真正关系到他一生成长的关键。
成长型的批评,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
这里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对孩子的品质有一个成长型心智模式的看法,就是他今天是这样,并不代表他将来的品质也是这样,他永远都能变得更好,只要你和他付出努力去改变。
“3岁看老”,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如果你真的相信这样的说法,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孩子的未来。
固定型心智模式的批评:把孩子的一个错误归结为他的品质有问题,批评孩子的缺点甚至人格。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批评:不指责孩子的品质,不给他贴标签,而是要告诉他哪里错了,如何改正这个错误。这样孩子才能从错误中成长。
怎样正确地批评孩子?
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而不是发泄情绪
批评孩子的真正目的是要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发泄你的情绪。
批评孩子前首先要接纳孩子,照顾到孩子的需求,不能一开始就教育孩子,更不能粗暴地立刻教训。
防止孩子犯错误的最好方法,是让他明白这件事为什么是错的。
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一定要注意:就讲他这件事本身哪儿做得不对,千万不要翻旧账,不要把他一次的错误无限放大。
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配合,改正错误,所以批评应该是具体的,不是泛化的。
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不要对孩子的品质做定性的负面评价。
错误是相对容易改正的,而品格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成长型的批评是要肯定孩子,
你可以这么说:虽然你这一次做错了,但平时你的表现还是蛮好的,你在其他方面做的也不错,所以你不是一个坏孩子,你的品格是好的,知识暂时犯了一个错误,你将来是可以提升的。
要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只告诉孩子错了是不够的,一定要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纠正孩子的过程很重要,这是需要有些仪式感的。
这个改正错误的过程,比错误本身更重要,这才是真正教育孩子的时候,而且,带着孩子改正错误就是教会孩子付出,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时间,对错误的理解就更深刻。
纠正孩子就是给孩子反馈,这个反馈要及时、准确,如果以后再提出来,效果就不明显了孩子犯错,立刻让他改正。改正好了,要及时表扬他的努力。
小叨叨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人不怕挫折, 特别注重提升自己,他们愿意自主、自觉地去学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被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能从错误中学习,胃不适抱持固定型心智模式,早早地把受挫折归结为自己不够聪明,认为智力无法改变,,也就不会从失败中学习了。
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固定型心智模式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孩子乐于迎接挑战,遇到困难也不放弃;而固定型心智模式的孩子害怕挑战,遇到困难会轻易放弃。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呢?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表扬努力,而不是表扬天赋;表扬过程,而不是表扬结果;表扬成长,而不是表扬表现。
如果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用成长型的方法批评他,会帮助他成长,是他对自己更有信心。批评的时候,第一要告诉孩子哪里错了,第二不要放大错误行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第三要告诉他如何改正。如果反过来,对孩子进行固定型的批评,既不告诉他哪里错了,也不告诉他如何改正错误,只是一味的说他不好,那就不叫批评,而是发泄情绪。这样批评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没有个性,缺乏自尊和自信。
七、培养孩子独立性:在保护和支持间找到平衡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两个极端
第一个大坑就是父母的手伸得太长
第二个大坑是把孩子强推出去,让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最担心的就是两个错误交替用在一个孩子身上
在保护和支持之间找平衡
心理发展8个阶段的主要冲突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主要冲突是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主要取决于亲子关系的质量
第二阶段:1岁左右到3岁,主要冲突是自主对羞怯
第三阶段:3岁左右到6岁,主要冲突是主动对内疚
1~3岁,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孩子自己成功地把饭送到嘴里,会产生胜任感和成就感,这种精神动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宝贵。
3~6岁,引导孩子,给孩子独立机会
3~6岁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阶段
在孩子小的时候,一方面,你确实需要关爱他们、保护他们,这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不管怎样探险,总有你这个安全港湾会保护他们。但另一方面,你也要鼓励他们独自探索世界,有时超出一点点安全的边界也没事,反而能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应对危险,并且发展独立性。
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让他有能力自在、自主地生活。
小叨叨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让孩子独立卖报纸”那么简单。那些孩子卖报纸之前,会跟父母一起商定计划,比如路线怎么走,在哪个区域比较安全,怎样定价最合适,等等,行动的时候,父母也会有保护行为。
总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既不能太爱孩子,把手伸得太长,也不能直接把孩子推出去,强行让孩子自己解决超出他当前能力水平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性不是一次两次活动能完成的事,要在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基础上帮他扩展,一步一步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不忽视,也不激进。
八、避免过度养育,从孩子的“绑架”中解脱出来
过度养育的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准备俯冲下来,解救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人给这类家长取了个形象的绰号——“直升机型父母”。
过度养育的三个表现:
一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总担心孩子会出事;
二是对孩子过度帮助,总觉得孩子能力不足;
三是替孩子做决定,总觉得孩子里了自己就会犯错误。
过度养育,伤害孩子
过度养育是一种恶性循环,你越这样,孩子越依赖你,你投入的也越多,慢慢地,越养越艰难。
养育孩子应该越养越轻松,家长慢慢让孩子独立,逐步放手,当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学会自己吃饭,拧毛巾,会特别有成就感。
养育孩子不能只讲本能,只讲感情,还应该讲科学,进行科学养育。
自我诊断:你过度养育了吗?
孩子是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来找你?
你的孩子是不是很容易被困难打败?
你是不是经常感觉为孩子心力交瘁?
反其道而行之,不再自我绑架
你有你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无法代孩子过一生。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是最重要的,这样对孩子也更好。
三条建议缓解家长的焦虑,解除自我绑架
要注意自己最容易被孩子绑架的三个方面:
孩子的困难:困难是孩子的朋友
孩子的情绪:孩子需要自己学会处理情绪。
孩子的人生: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不要被孩子的困难绑架
不要把孩子遇到的困难看成是天大的事,而要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去试错,去被困难磨炼,那对他有好处;
如果总是靠大人帮忙取得成功,那孩子的自信心就是作弊得来的,是虚假而又脆弱的。
放手让孩子承受一些事情的后果,其实就像我们给孩子打了一剂疫苗,孩子通过这些早期的风险学习,产生了自我保护意识,渐渐地就能内化出对抗危险的抗体,以后遇到其他危险时也能很快地做出反应。
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三种家长带领孩子学习的模式:
监督学习:一步步告诉孩子怎么做;
观察学习:让孩子直接照搬所有的行为;
试错学习: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探索学习的过程 。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给孩子这种控制感是让孩子幸福的重要来源。
不被孩子的情绪绑架
不要一看见孩子有负面情绪就紧张,就算他难过、失望、沮丧、生气,也不等于立刻需要你的援助。
孩子需要自己学会处理情绪。
为什么过度养育的孩子会在困难面前特别脆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好好练习如何应对困难带来的负面情绪。
不被孩子的人生绑架
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孩子也不是你人生中的唯一。
一方面孩子受不了你的过度养育(期待),心理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你为孩子劳形苦心,自己的生活都不要了,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样板。
为了让你的孩子人生更美好,你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给你过美好。孩子都会观察别人,而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父母往往会首先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小叨叨
过度养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可能使孩子将来过度焦虑,也会让你自己身心疲惫。所以,我提供了是否过度养育的三个“诊断标准”。当然,具体要求视情况而定,因为可能引起这三种表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你家孩子先天有某些困难,使你抚养起来特别累;或者是你的教养方式不太恰当,比如总在他失败后严厉批评他,使他特别害怕失败。这些就不是过度养育引起的。所以,具体判断要由你来掌握。
我反对过度养育,但也不主张对孩子放任自流。我只是说,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一点儿不关注或者该关注的不关注都不对(比如涉及他的安全或者道德规范,或者他遇到自己没办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家长还是要关注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问题是过度关注,而且往往知识过度关注孩子的安全、健康、情绪、学习成绩等,对于他的心理健康、学习习惯、处事能力反而关注不够。
防止过度养育,主要是防止家长被对孩子的关注绑架,具体地说就是被孩子的困难、情绪、人生所绑架。关注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育儿不能只靠本能,还要靠科学,所以你必须理性,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就好,不能事事包办,时刻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