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墙外

Section1

电影《星尘》(《star dust》)开头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一堵千百年来禁止人通过的墙,分割了英国和风暴要塞,墙的英国这边有个小村庄,因为与墙临近,名为墙村(真是随意的名字);墙的另一边,风暴要塞,是一个与魔法有关的国度。我们的主角,Tristan,在墙村成长起来的一个杂货铺小男孩,他为了心爱的邻家女孩设法穿过了那堵墙,结果走上了打怪升级捡装备推Boss的征程。

来自电影《星尘》

让我们简单理解一下上述故事背景,对第二部分的理解会有帮助——墙的墙村这一边,一切都是Tristan所熟悉的,而墙的另一边,一切都是神秘而又陌生的,他不知道旷野之后到底会有什么。

Section2

《得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讲到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真正想法,提出了三个概念,“存在感”,“恐惧”和“内心边界”。

我们去理解一个人时,可以把他的想法分为两类:“存在感”和“恐惧”。

关于“存在感”,每个人因其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存在感”,例如:喜欢家庭为重的人,在一段家庭关系中,只要我的“存在感”是清晰的,爱人给了我足够的确认感,我就会得到满足;事业心强的人,在职场、在社会关系中,我受到人的赞扬、钦佩,获得了自我影响力的反馈,我也会得到满足。

“存在感”的对立面,也就是“恐惧”,同样举两个例子:你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但出差几天回来之后,家里被另一半搞得脏乱不堪,你难以忍受,这一刻因为对脏乱差的不能忍你感到了“恐惧”,好在这个情况很好解决,你马上采取行动改善了环境,这方面的“存在感”就满足了;明天就要现场演讲,你今晚连夜修改演讲稿,这个行为的动力就在于对演讲搞砸了这件事的“恐惧”,当你辛苦改好了演讲稿,你知道它会保证你很好的完成演讲,获得大家赞扬,此时你的“存在感”也便得到了满足。

划分“存在感”与“恐惧”的,就是中间这一条“内心边界”,通过它就能很好的把人的情绪分为“存在感”与“恐惧”,一个人的“存在感”如果被满足,他就会觉得喜悦,而一个人如果“内心边界”被侵犯,他就会恐惧。恐惧的衍生情绪很多,如愤怒(边界被侵犯,但觉得自己能处理)、焦虑(来自对恐惧的想象)、羞耻(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我们用“内心边界”来观察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看清他的特质。比如看一个人是不是要做某件事,如果他对这件事的描述更多的是侧重于它的成本、风险,那他要去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比较低,因为他还困在“内心边界”里无法突破;如果他主要描述做这件事的收益,那他去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因为他在寻求做这件事的“存在感”,结果就是他的“心理边界”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扩张。

Section3

当我们谈到成长,我们可以用“心里边界”进行判断。成长是“心里边界”扩张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总是困于原有的边界,永远不对外部的“恐惧”进行尝试,那就是没有成长;如果他愿意不断的扩张现有的“心理边界”,把原本让他“恐惧”的东西一点点容纳到自己的边界之内,并不断在里面寻求新的“存在感”,那这就是成长。成长并不容易,毕竟扩宽“心理边界”打破了原有的存在感,会让人不舒服。所以,面对未知,选择安逸还是艰辛探索,其本质是一个人关于是否愿意成长的选择。

所以,你是要留在“England”,还是要尝试一下像Tristan一样穿过“The Wall”,去一窥“Stormhold”的奇幻?

题外话,《星尘》集齐了成人、奇幻、童话三大要素,个人认为在同类片里排排名在前30%,在此推荐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墙内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