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战----皇权与相权之争(一)

可以说,从一开始,皇帝看宰相就是不顺眼的。历史上的第一对皇帝和宰相是始皇帝和李斯,《史记》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意思是说“秦始皇去梁山宫游玩,从山上看到山下丞相前呼后拥仆从车马众多,脸色不悦”,为什么皇帝会不悦?原因只有一个 – 宰相的权力太大。

皇帝的名号始自始皇帝,毋庸赘述。而丞相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呢?从文字原意讲,“丞”是副貳之意,“相”,也是副的意思,合起来,丞相就是一个副官,那么是谁的副官呢?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副官。

秦汉之际,中央政府里的最高长官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管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即副丞相。汉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须做了御史大夫,才得以升任丞相。太尉虽与丞相尊位相等,实际除军事外,不预闻其他政事。所以,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丞相。为什么又叫“宰相”呢?还要追溯到西周时期,《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直译就是“国家的最为重大的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可见,对封建时代的贵族家庭来说,祭祀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而祭祀时最重要就是宰杀牲牛,“宰”是当时天子、诸侯及一切贵族公卿的管家。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宰与相,其实是封建时代贵族的私属。

秦汉一统,封建制转变为郡县制,春秋战国时代大大小小的贵族家庭倒下了,天下贵族只剩下嬴氏一家,而且这个家扩大了,变成了国。宰相作为贵族的副手,名正言顺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

汉代的皇帝和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皇帝的秘书即尚书。而宰相的秘书处共有十三个部门,即十三曹,职权涉及官员任免升降、农业、交通、章奏、法律、兵役、货币盐铁等等,可见当时全国政务都要汇总到宰相府。此时的宰相再无暇顾及皇帝的家务,于是在御史大夫下,设置一个御史中丞。皇帝的家务,照例归御史中丞,御史中丞隶属御史大夫,而御史大夫隶属宰相,宰相权力之大可见一般。

但中国的传统,并没有类似于英国《大宪章》之类的宪法,来明确规定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的界限。因此,当汉武帝即位时,权力的天平朝着皇帝倾斜了。孝武皇帝雄才大略,侵夺宰相职权,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接受指令.这样一来,皇帝的私人秘书“尚书”权力就大了。武帝临死时,昭帝年幼,武帝下诏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宰相成了外朝名义上的首长,内廷权重,外朝权轻,宰相们在汉武帝的高压下彻底败下阵来。

尚书初设时只是六百石的低级官员,一开始由宦官担任,只有四人。武帝架空外朝宰相职权,内廷开始权重,成帝时,改用士人,毕竟如今的尚书代理以前宰相的职权,再用宦官就不合适了。东汉之后,尚书令(秘书长)成为对皇帝负责,总览一切政务的首脑,俨然是换了个新名头的宰相,而曾经位高权重的“三公”,早已成了位高无权的名誉职位。

但是,尚书台的长官们,高兴的太早了。曹魏称帝后,鉴于尚书台权位太重,正式成立中书省,原先由尚书担任的诏令起草,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中书令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但作为皇帝的近侍秘书,权力渐大。看着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设立品秩低的官员掌管机要,来制衡宰相职权,是皇帝们惯用的招数,屡试不爽。

还有一个门下省晚于中书省和尚书省进入历史舞台。门下省始自西晋,长官名为侍中,但侍中的出现要早得多,秦汉就有,原为皇帝左右侍从,可以出入宫禁,掌管皇帝用具,甚至包括便器、唾壶之类。皇帝就像一个辐射源,离皇帝越近,重要性越高。门下省的成立也与中书尚书的权重有关。东晋之后,皇帝诏书一定要先通过门下省,从而形成了门下省的封驳权(即审核权)。

唐代,“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三省即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这些曾经的私人“秘书”们登上了前台,成为政府正式首脑。中书省主发令,门下省主审核,尚书省主执行。一道命令,先由中书拟定,送呈皇帝盖印,再交给门下省审核,最后由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如果反对此项命令,即将原诏书送还中书省重拟,即“封驳”。可见,皇帝盖了印也不一定管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这就是“政事堂”。两省长官及副官皆得出席,而尚书省长官,只有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才可以列席政事堂会议。所以唐人眼中,中书与门下才是真宰相。皇帝诏命,须得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政事堂会议讨论达成共识),才能正式颁布尚书省执行。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法的。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武则天改中书为凤阁、改门下为鸾台),意思是“不经政事堂讨论通过加印,怎么能称得上是诏命呢?”此时的帝国宰相们,似乎又回到了汉初他们同行的巅峰!

醒醒吧!宰相们,皇帝难道会束手待毙,眼睁睁将权力拱手相让么?自然是不!实际上上面那句话是刘袆之批评武则天的话,因此遭了杀身之祸。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年之战----皇权与相权之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