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维训练营1(思维初体验)——读《思考,快与慢》

      1. 写在前面


       如果你和我一样刚经历过一场挫折,一次失败,正处于迷茫和徘徊期,甚至职业瓶颈转型期,我希望我们在总结这些失败的同时,跟我一起进入思维训练营,通过阅读来转变思路,从逆境中去除身上的缺点和浮躁,萃取出我们潜在的优点和能力。

      今日花了一天时间将丹尼尔.卡尼曼教授的《思考,快与慢》读完,针对此书中大多数观念都表示很认同,作为一位非专业人士首读此书需要的时间较长。

     此书紧扣思考的快与慢两个系统(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作用这一主题,篇幅较长,整本书读下来可能会感觉很平平实,没有峰回路转,找不到亮眼的章节,味如嚼蜡。

     当我读完一遍,再复盘书中部分内容时,理解又更深入一个层次。 书确是好书,适合反复读,每读一遍都会从卡尼曼这位智慧巨人身上学到些睿智和深刻,学到一些受益一生的智慧。


      2. 大脑快与慢两种决定方式

      卡尼曼将大脑分为快与慢两个做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但系统1页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3. 关于双系统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原理

      系统1是无意识的运作,系统2是受控制运作。系统1的核心是联想记忆是如何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做出连贯的解释的。直觉性思考的自主无意识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程度,以及这些自主过程会对判断起到启发性的效果。

      4. 系统1与系统2相互作用

      1)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使用电影的主角和配角来比喻在人们影响想法和行为的角色中,系统1是主角,系统2是配角。为了证实系统2的全力运转,使用了一个数字加法实验来观察瞳孔的变化。

      瞳孔是心灵的窗户,瞳孔大小的数据与受试者的体验非常吻合:数字位数越多,瞳孔扩散得越大;任务的难度与付出的努力相符合;瞳孔扩散到最大的时候也正是付出努力最多的时候。

     2) 系统2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

      卡尼曼用大脑受系统1影响而产生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来例证了系统2的监督和控制功能。印象最深的是卡尼曼用了一个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推理正确的例子来验证。

       “所有的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会很快凋谢,

        因此,有些玫瑰也会很快凋谢”。

       大部分聪明的人都觉得推理是正确的,聪明的人同时具备推理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并在必要时调动注意力的能力。记忆能力是系统1的属性,在做决定之前需搜索所有可能相关的事实,系统2与系统1进行整合才会得出正确的推理结果。

       3)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奥本海默写了一篇《不切实际地运用华丽辞藻的后果:使用长句毫无必要》的文章,他指出,用浮夸的语言来表达熟悉的概念是一种智力低下、可信度差的表现。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就言简意赅把,能用简单局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信息除了应该保持消息简洁外,还应使其易于记忆。

5. 写给自己

      我有边看书边吃坚果或水果的习惯,当我集中注意力阅读此书时,我感觉这是个好事,至少可以补充我的脑力和精力。

      杨绛先生针对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恼有一个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在复盘我自己的时候,深有感触,既然书读得少,那就从转变思路开始,从《思考,快与慢》开始,在书籍中去汲取力量和营养吧,做一只“烧不死的鸟—凤凰”。

       没有哪件事情是水到渠成的,要持续阅读,更文,我需要始终如一地保持“阅读—>写作—>阅读—>写作”的习惯,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今日精读第一部分,持续更新后续章节,进行思维训练)

软件工程师,80后终身学习者,爱阅读,爱生活,坚持原创写作,做儿子的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思维训练营1(思维初体验)——读《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