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过《国史大纲》,我再也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夸人?

在一些水平不高的历史读物中,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被评价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有的解释成赵普悟性高,有的解释成论语内容深邃,还有的理解成读了一半论语就能当宰相。

全扯淡。

读过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我才恍然发觉,这就是一句犀利吐槽,绝不是夸人。


渊源

宋朝开国皇帝武将出身,黄袍加身荣登大宝。

而皇帝的武将出身带来的弊端是——缺少足够的文官集团。

因此,宋初缺少本朝培养的文官人才,文官中不乏来自南唐者。南唐当然是后主李煜亡掉的南唐,虽然亡国之臣才干不足是“刻板印象”、是“歧视”。可惜,这些南唐文臣不争气。

钱穆先生评价:

宋初文臣,出五代南唐之遗,皆猥琐浮薄,无侃建树。——《国史大纲》

赵普这样的从陈桥一路跟随的元老,就成了重要依靠。

可问题是,赵普也不是学术型的。

细想也说得通,如果真是饱学大儒,哪里会跟着军队当小吏?一直跟着军队奔波戎马,又哪里有时间再读书?

如果非要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如说是“治天下的人只读过半部论语”。并不是因为他学问多深,而是地位在那里,包括学识在内每个细节都暴露得彻底。

包括《宋史》也评价赵普学识不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宋史》

但这不是故事的终点,后续还有变化:

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

因此较真“半部论语治天下”,至少要说明以下几点:

其一,赵普跟随赵匡胤“创业成功”之前一定是没什么大学问。

其二,没有大学问,但赵普在军中从事,至少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

其三,赵普手不释卷应该发生在被赵匡胤规劝后。

其四,赵普只读《论语》,可能也是对学术资源了解有限。


后续

宋初文臣储备不足的窘境发展到后来得到扭转,原来宰相都没读过多少书的尴尬局面被另一个问题取代——冗官。

为了避免节度使割据,所以推崇文官制度,所以需要大批文官,所以不断扩大规模,开科取士。

吃了“南唐遗老”不堪重用的亏,不断加强文化教育,所以推崇文官制度,所以……

因为太祖赵匡胤重视文化,所以有祖训,所以推崇文官制度,所以……

曾经宰相读书都不多,到后来文管太多以至于国库不堪重负。

历史总是充满荒诞感。


启示

我们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批得体无完肤,但赵普的故事依然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基于史实的启示。

一个敦促你进步的朋友意义重大

赵匡胤不一定要定义为领导,而应该借用时兴的“合伙人”概念。赵匡胤与赵普是黄袍加身之前就交下的情谊。

如果是领导要求读书,要求干这干那,本能的反应是逆反。

但是朋友不一样。

半辈子的老友忽然觉得你需要提升一下,是很重要的情况。

这说明:你的成长速度已经让老朋友觉得不放心了。

应用和理解能力不是读书就能解决的

赵普晚上读书,早上就能“处决如流”,这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

注意,此刻赵普年岁已高,记忆力不是巅峰,政务繁忙也导致时间并不充裕。

这样的情况下,赵普依然可以随学随用。

这不是励志型的“学学老人”。

精力不再是巅峰,但此刻的赵普有一样一定是巅峰——阅历

丰富的阅历,见识过足够多的情况,所以哪怕只是《论语》上的短短一句,也能让赵普对应到具体的情景,并且让他联想到如何应用。

读书和做事,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

而连接这两个环节的,是深入、不懈怠地持续思考。

永远保持好奇,照亮自己的盲区

虽然饱学大儒觉得只读《论语》远远不够,但对于赵普来说,近乎另一个世界。

而赵普的“跨界学习”,帮助他处理复杂政务,甚至在史书上都有额外的名声。

我们还只看到他读《论语》。

学科分化,各个领域不断积累智慧。

学习是不可能停下来的事情。(当然,学的同时也要思考。)

这不一定说是每一个领域都要精通,都要最前沿,那是领域内的专家在做的事。

但作为门外汉,不能忽视庞大的知识积累,不能自以为是。

多了解一点,哪怕是一些基础的判断。

比如公众人物了解一点传播学,避免某句话中的负能量因素被传播放大。

比如作家了解一点真实职场,避免作品的职场里不是太黑暗就是太幼稚。

比如明星艺人多懂点法律……

知道自己永远不够,但不因此自暴自弃。

就像这次读《国史大纲》,偶然解决了我童年被“少儿读物”侵害的后遗症,受益匪浅。

供自省,也希望对你有帮助。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答野。

请在微信中扫码打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读过《国史大纲》,我再也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