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学幻想

经典,永不过时。也许我们在现实内无法走向浩瀚的星空,但是想象力可以。你可以在经典科幻中找到人类的终极愿景。

2020 年,适值美国科普泰斗兼科幻巨擘艾萨克·阿西莫夫百年诞辰。在他一生的辉煌的创作历程当中,对时间旅行进行阐述的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被全球科幻影迷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我在读完这本小说后不禁感叹,这本书竟然是他于1955年完成的。那个时代对于太空的实际探索还处于萌芽之中,阿西莫夫用他超凡的科学幻想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时间旅行的奇妙画卷。

在现今这个时代,关于时间旅行和太空漫游的科幻小说和电影鳞次栉比,带来的感官体验和科学幻想日益丰富。但是阿西莫夫的这本小说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时空旅行的奇幻感,更能从主人公一系列违反“永恒之境”规章制度的行动当中看到深植于人类本性的对爱与自由的求索。书中人类建造永恒之境规避历史发展当中的错误,将一切可能造成人类大规模灭亡和看似毫无意义的太空探索的活动扼杀在摇篮里,但是却遇到来自遥远未来时代的时空封锁。来自95世纪的时空技师安德鲁哈伦在穿越时空的旅行当中遇到了令他一见倾心的女孩,一场来自未来世界的阴谋在暗中破坏永恒之境的存在。

书中关于同一时空发生的多能性被主宇宙之外的平行时空所包容,在那里开展了自己的故事——一颗没有丢下的原子弹,它在另一个时空投出去,从而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现实。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而不是往天山飞?”提出同一时空的不同可能性是科幻和科学出发的同一路口。永恒之境的人们创造了自己的规则,时空技师可以回到过去修正历史,帮助人类文明永远保持着最优的生存区间。看似完美的永恒之境无形当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但僵化的制度并不符合人性,时空技师哈伦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在走上摧毁时间旅行的道路。阿西莫夫在书中描述了千万年之后人们因为狭居在地球空间,时空旅行被证明为是作茧自缚,最终人类只能走向毁灭。结尾处阿西莫夫通过女主角的话语抛出了一个“what if”的疑问,如果人们不进行时间旅行修正自己的历史,不将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太空旅行计划毙掉,就不会故步自封在狭小的地球文明之中,在未来千万年的探索当中人们有机会向太阳系的其他星球进发,在其他星球出现文明之前占领他们,从而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人类历史就在广袤宇宙的探索有更多种可能性。

时空旅行和太空探索在阿西莫夫的作品当中都不仅仅是作为特效表演的舞台,他在作品内容中倾注了关于人类本质和生存意义的真诚思考,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这些科幻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