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其实很好学

 

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文言文。

中学生为什么怕文言文?

看看我们课堂教学你就一目了然了。下周要学习《岳阳楼记》,老师布置的任务是提前预习这篇文章,或把课文抄一遍,或对着全解理解这篇文章,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上课进行讨论。

孩子们花了两小时抄写或是翻译了这篇文章后,已精疲力竭,不禁痛心高呼:我是现代文何必学古文。

当孩子们预习完后,老师正式开讲了。上课的过程是读课文,老师逐字逐句翻译,遇到较难理解语法知识,老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是完成课外练习题。

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上初中是这样,现在很多地区还是这样。

这样教不好吗?

这样的教没错。这样教文言文,老师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掌握了考试的考点。可从此孩子们心目中打下烙印:文言文真无趣。

文言文真的无趣吗?不是文言文无趣,而是教的方法不够有趣。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也曾表露出这样的情绪:每天摇头晃脑的去背一些不知所云的话,的确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如何学好文言文,我们先看看古人怎么学。

年代久远,不得而知,但可以从民国时期那些大儒的学法中略知一二。

比如《我的母亲》一课里,叙述小胡适每天起个大早,去学堂背生书。还有在教参里提到的,胡适先生回忆学习经历时说“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也就是老师把书中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

可见自古至今,学习文言文大约都是需要先背诵的,然后再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字句的意思。

古人学语文的方法很多,大家印象深刻要数这两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由此可见,古人并没有什么学文言文捷径,无非还是背诵或是诵读。那么为什么古人学文章似乎不费力,而今人学古文就这么费力。

首先我必须澄清的是古人学文章并不轻松,于是才有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的故事。

古人学文言最大的优势是有语言环境。这一点我们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没有语言环境,学习语言是极为痛苦的。我们学英语是这样,其他语言也是这样。对于中学生来说,学文言文似乎比学英语还要难。

因为,当下找到一个老外陪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你要找到一个古人陪练,却是痴人说梦。

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学好文言文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可以创造语言环境。

古人们也不是用文言文聊天,他们也是通过大量的诵读和写作来学习古文。他们花在文言文上的时间极多,也学得极为费力。

而我们花在文言文上的时间有多少呢,仔细想想,平均每天不到1小时。且我们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大的问题。

从上文可见,古人学文言文最厉害的招数,其实就是诵读。

什么是诵读呢?按照朱熹的说法,不是摇头晃脑的,小和尚念经一般的读,而应是走心的读。眼睛盯着文章,不放过每一个字,带着目标,带着情感,高声地反复地朗读。这才算诵读。

所以认真读是最重要的一招。认认真真地读几遍或是背诵下来,文章的含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领悟了。在大量的反复的读中形成了语感,不解其意,自明其理。学英语不也是这样吗?

但是我们的孩子有大量诵读的时间吗?

没有。

有的是大量的写题时间,大量的分析语法的时间,大量的不走心的抄默。

这样岂能学好文言文。我们既没有大量的诵读时间,加之我们对古代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学好文言文当然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古代文化背景知识。这个话题很大,拿其中一点说,在读到《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我们要认识范仲淹,知其人知其事。

古人读范仲淹的文章时,是怀着满心的崇拜和敬意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他是带着情感诵读,是走心的学习。

而今天的孩子,在读古人的文章时,是带着情感吗,带着崇拜之心吗?

我想未必。

我们的孩子并不崇拜古人,在读文章的时候心没有到,又没有时间反复诵读,他当然学不好。

因此,我认为,要想学好文言文,应从兴趣入手,最简单的方法应当是从故事开始。如学习《岳阳楼记》,老师应当先讲范仲淹的故事,而不是先讲课文。当孩子们了解了范仲淹的故事时,心中已生出崇敬之情,于是就产生了想学其文的想法。

然后,还不讲课文,而是介绍一下岳阳楼。

如果你在湖南,应当找机会让孩子们去岳阳楼参观,没有去过的孩子,我们要让他生出向往之情。

当孩子们有了憧憬,有了崇敬之心,我们再讲课文,老师不用逐句解说,相信大部分孩子在1小时内就能背这篇文章。

这样的学习,看似慢,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才是培养孩子文言文兴趣的方式。

当孩子不惧怕文言文,当孩子愿意亲近文言文时,当孩子对文言文产生依恋时,何愁学不好文言文呢?详情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一儒语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言文其实很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