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头:这本书架构宽广,内容繁杂,每篇读起来似乎都知道一点,深入起来又仿佛特别难,作为书中的主角(中国人或者说中国老百姓),有“环顾周身,莫不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叹,特别是关于二十四节气、贯穿教科书的“五行相生相克”、口口相传的“神话志怪”小说以及耳濡目染的“通俗小说”相关的知识,里面有很多小知识点让人大开眼界,从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的欣喜让人温暖。
本书是一条线——连接中国文化精神的线。本书的写作背景是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西方化,节奏越来越快,但是西方化路径并没有带来美好结局。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重新发现中国人,重新审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人类在整个历史的选择过程中,有没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所以本书的出发点有特别宏大的目标和高远的愿景。
本书的作者是许倬云。他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期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窝者与他者》等。
本书分为6个部分:第一、时空中的生活美学;第二、天地人神创说;第三、多元的秩序和变化的宇宙;第四、生命存在的意义;第五、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第六、几部重要小说传达的境界。
包括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人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中国人的社会联系以及中国人的审美等等。
第一、时空中的生活美
阴阳合历的中国历法:年度采用太阳历和太阴历。
太阳年是以太阳的运行为依据,以日为单位,一年365天。
太阴历根据月亮的运行为依据,月球相继两次具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是以月为单位,每个月为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共12个月。
太阴历12个月加起来比太阳历年稍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的季节安排。
中国采用二十四节气:四个季度按照太阳的长度分为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农作物的春种秋收都在相应的节气内开始和结束。二十四节气分为四大类:关于季节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八个节气);关于气温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关于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和大雪七个节气);关于农活更替(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的四个节气)
民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对应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五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第一个收获的季节,南方是蔬菜瓜果北方是小麦)、中秋节(第二个秋收季节也是八月十五团圆节)、农历十二月(腊月,是古代一年的开始,可以预算下一年度的付出、结算本年度的收获)、冬至(这是昼日最短的一日,太阳最靠南回归线的时候,此时工作一年可以休息享福了)、正月初一(也叫做新正)。
中国儿童的时间习惯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还有诗词,诗词将中国人的生活和感受代入美学和艺术的范畴。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司空图,他写过一本书叫《二十四诗品》,描述了二十四中完全不同的情绪。每种情绪都有特定的自然风物。比如描写什么叫“悲慨”,他这样写道:“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在诗里边只要出现了这些“漏雨苍苔”“萧萧落叶”这样的东西,一定写的是悲慨。
第二、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国人怎么看待天地人神。
对中国人来讲,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和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牛郎织女等传说非常有意义,代表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勤奋、善良、勇敢,公道,正义,美好的爱情,永不服输。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老庄说“无为有之母”。女娲造人和补天象征着女性的原创力和大地的力量,所以中国人崇拜天地,而不是一个造物主。
中国人还讲究阴阳调和。比如伏羲和女娲的造型,他们都是人面蛇身,然后两尾巴交缠象征着交配,他们二人手中一个手持圆规,一个手持矩尺。比如八卦图,一个圆圈,中间分成黑鱼和白鱼,从圆心出发放出去一根半径,这个半径绕着这个圆随便转,你不会发现这个半径有一个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就是任何一根圆心发出去的半径,都是有白有黑,它一定是阴阳调和的。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观念正如同阴阳的观念一样,指出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生存的环境。
第三、多元互动的秩序
五行的重要性:五行不但影响到建筑格局的布置,五行还影响到中医。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的就是肝、心、脾、肺、肾,还要对应五种不同的感觉,叫温、热、平、凉、寒,再到味觉上叫甜、酸、苦、辣、咸,这分别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一一对应下来的。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如此多元互动的变化。这是中国文化特具的宇宙观和生活态度,一种与世界别处文化迥然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体现出来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处世哲学。
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物极必反:一个事物都是从没有到鼎盛再到衰落的过程。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戒慎恐惧。即不要太嚣张,反思物极必反,不要去追求极致,做事给自己留一点退路。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在《道德经》中有相应的表现。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什么事都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人要懂得知足,这时候你才能长年处在富足之中。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四、生命的意义
宗教观是什么?在中国人的宗教体系里边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神祇的系统,一套是祖灵的系统。我们既拜天地也拜祖先。
家庭关系对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论语》开篇就强调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孔子的仁爱关系,是从家庭出发,从有血缘关系的人出发,向外扩展的。
中国人的宗教情绪并不一定依附在建制性的宗教系统及其有关仪式,而是普遍地融合与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他从生和死的问题延伸为祖先的记忆,凝聚许多个人为宗族团体,而宗族与宗族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亲情成分,中国文化中遂有了“同胞”的观念。直到今日,“炎黄子孙”还是中国人互相聚合的口号。这些线索将中国文化涵盖的社会聚集为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本章所述也就是维系这个庞大共同体的一些宗教情绪,就是我们的宗教情绪是从家庭开始发端,我们最重视的是家庭的体系。然后除此之外,我们才会去看那些守护人间的众生。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