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亲子关系的主要内容。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怎么让孩子学习成绩好是家长们一直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一位积极心理学家是怎么做的!
这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赵昱鲲博士的一个故事。赵博士说,他家孩子做数学题很快算出来的时候,他不会夸孩子“你算得真快!真厉害!将来上清华北大没问题了!”,也不会说“这么难的题你都会啊,你一定是你们班最棒的!”而是会问孩子“这道题你算出来了,你是怎么算的?”让孩子先讲讲这道题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再告诉孩子算的对不对,同时会好奇地问孩子“你这个算法不错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或者问“我这里还有一道更难的题,你觉得这个算法能做出来吗?”
赵博士为什么这么做呢?他为什么不夸孩子“你算得真快!真厉害!将来上清华北大没问题了!”或者“这么难的题你都会啊,你一定是你们班最棒的!”呢?他说,这是因为他遵循了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自我决定理论的科学道理,引导孩子自主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不是受控的外在学习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它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由低到高分为缺乏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三种类型,又将其中的外在动机按自主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从左到右,按照个体对行为自我决定程度由低到高,其中缺乏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比如缺乏动机的孩子认为阅读毫无意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被迫阅读时会心不在焉、消磨时间。
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比如为了得到奖励、赢得面子、找到好工作或避免受到惩罚等而去学习。
外在动机按自主程度由低到高又可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四个类型。
其中外部调节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纯粹是为了获得外部的奖赏或避免外部惩罚。比如父母规定考试成绩好了就奖励巧克力,考试成绩不好就要挨父母打等。
内摄调节是指个体将外部的一些硬性约束或期望得到的外部奖赏内化为硬性的规则或要求,并在这种规则或要求的约束下不自觉地行动。比如一个学生为避免成为一个坏学生而按时上课,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学习。把别人对你的期望或者你对外部回应的期望当成你的动机就是内摄调节。
认同调节比内摄调节又进一步内部化了一点,当个体开始意识到行为的价值,开始认同和接受时,认同调节就会发生。与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相比,发自于认同动机的学习行为更具有自主性,更为主动积极。比如一个学生愿意做一些额外的数学练习,是因为该生相信这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比如说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因为我觉得好好学习很重要,将来我可以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整合调节是外在动机内化的最高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调节的过程和个体内在的自我感完全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个体所认同的规则与其价值观、需要和身份同化在一起。比如说我好好学习是因为我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我愿意学习,学习就是我的一部分。
显然整合调节和认同调节是非常接近的。事实上,在心理学的测量当中也经常把这两个调节放在一起测量,把它们合并成为整合调节。
内在动机是人类内在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比如我读书是因为我享受读书时的投入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以上关于动机的分类是按照自我决定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其自主程度也是由低到高的,但受控程度是由高到低,即外部调节动机受控程度比较高,内在动机则是完全自主不受外部控制的。
针对孩子们的学习来说,假如学习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奖赏,或者逃避大人的惩罚,那就是是外部动机;假如学习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表扬、拿奖状,那就是内摄动机;假如学习是为了从中获得人生意义和价值观指南 ,比如曾国藩说的那句话“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那就是是整合动机;比曾国藩这个境界还要再上一步的话,是孔子的境界“乐之者”,就是本身就喜欢学习。
有一项针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动机和他们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是很不一样的。比较外部动机、内摄动机、整合动机和内在动机四种不同动机下学习的孩子,情况如下:
如图所示:
1、外部动机下学习的孩子,其正面应对问题的能力低,遇到挫折责怪否认的程度高,努力程度低,过度焦虑情绪稍高,不享受学习。
2、内摄动机下学习的孩子其正面应对问题的能力高,遇到挫折责怪否认的程度低,努力程度高,过度焦虑情绪高,较低程度地享受学习。
3、整合动机下学习的孩子其正面应对问题的能力高,遇到挫折责怪否认的程度无,努力程度高,过度焦虑情绪低,较高程度地享受学习。
4、内在动机下学习的孩子其正面应对问题的能力高,遇到挫折责怪否认的程度无,努力程度高,过度焦虑情绪低,极高程度地享受学习。
从这个研究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越是自我决定程度高的动机下学习的孩子越努力学习且享受学习,他们的正面应对程度越高,遇挫折责怪否认的程度越低,过度焦虑情绪越低。
实际上,研究还表明,在父母奖励或惩罚措施下学习的孩子,遇到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并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这次考试虽然我考砸了,可不是我的错。你该给我的巧克力还要给我,爸爸你不要打我哟。”而对于内摄动机下学习的孩子,心理学家也强调要注意其长期影响,因为内摄动机下学习的孩子过度焦虑情绪高,而在达成目标或完成学习任务后,假如没有什么其他内在驱动自己的动机,容易产生无方向感,有可能造成“空心病”。
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动机,尽量引导达到整合动机和内在动机。这也是赵博士不夸孩子“你算得真快!真厉害!将来上清华北大没问题了!”“这么难的题你都会啊,你一定是你们班最棒的!”的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整合动机和内在动机呢?积极心理学也有具体指导。第一个方法是注意学习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回报;第二个方法就是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关系。第二个方法我在本公众号“爱心树A”4月28日发文《来看积极心理学家怎样引导孩子刷牙!》中已有提及。
怎么样?看了这篇文章,你对怎样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有答案了吗?避开外部的奖罚引导,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本身、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给孩子陪伴和支持,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本篇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