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前两章我们解释了市场供求理论和弹性,并利用这两个工具对事件造成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这一章我们要看一下决策者的政策,用两个政府政策来说明一些不显而易见的现象可以使用供求工具和弹性工具进行揭晓。这两个政策是价格控制和税收。

1、价格控制

当决策者认为市场价格不公平的时候,就是使用价格控制进行限制。价格控制分为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价格上限:当市场的均衡价格低于价格上限的时候,价格控制没有限制性。如果均衡价格高于价格上限的时候,价格控制就是限制性的。这时候价格达到价格上限后无法再继续向均衡价格变动。导致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就是物品短缺。这时候会出现消费者排队现象,供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卖给特定的消费者,比如亲戚、种族、性别等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OPEC减产后,石油供应减少,汽油的成本增加,均衡价格上涨,但是因为价格上限的存在,均衡价格高于最高价格,最终出现汽油的短缺,人们排长队进行加油。排队的时间也是一种成本,这种成本的大小就等于价格上限与均衡价格之间的距离。

价格下限:当市场的均衡价格高于价格下限的时候,价格控制没有限制性。如果均衡价格低于价格下限的时候,价格控制就是限制性的。这时候价格往均衡价格变动,直到规定的价格下限为止。这时候供给大于需求,出现物品过剩。供应者过多的库存无法有效的分配,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特定的供应者。价格下限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最低工资法,决策者认为最低工资法可以提高穷人的收入,改善生活。实际上,最低工资对一切收入远远高于最低工资的人没有影响,但对一些处于最低工资之下的人,一般是青少年,没有工作经验,也不熟练的工人产生了失业的影响。这时候供给大于需求,原本可以找到工作的人失业了,较高的最低工资还鼓励青少年提前退学去工作,代价是该岗位之前的青少年失业。

价格控制往往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一些人认为使用补贴的方式是更好的方法,比如工资收入所得税减免。但是根据下面的分析,税收也有成本。

2、税收

无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小镇要开展一些为公共服务的工作,就需要通过税收筹集资源。是该从买者征税还是像卖者征税呢? 他们之间应该如何分配税收负担呢?

假设通过买者征税,买者支付的价格更高,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造成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降低。均衡价格降低对卖者也是不利的。

假设通过卖者征税,卖者的成本更高了,供给曲线像左移动,造成均衡数量降低,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价格上升对买者是不利的,对卖者来说,均衡价格虽然提升了,但是加上支出的税收后,实际得到的价格要低于没有税收时的均衡价格,所以卖者的情况也变差了。

到这里,我们得到有意思的结论:税收使市场的均衡产量降低了。另一个,无论是向买者还是卖者征税,最终都是双方共同承担了税收。税收就像一个打入买卖双方的楔子使得买方支出更多,卖方得到更少。

那么谁支付的更多,谁更少,还是说双方各承担一半的税收呢?答案还是取决于市场的力量。

假设需求的弹性更小,供给的弹性更大,那么税收就像打入供求的楔子,需求方因为没有太好的替代品而承担更多的税负。

假设供给的弹性更小,需求的弹性更大,那么税收就像打入供求的楔子,供给方因没有太好的变化手段而承担更多的税负。

我们得知,弹性决定了税收的负担,弹性本质上是衡量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度。如果弹性小,那么对市场变化不能灵活的变化。比如退出市场,那么就要更多的承担税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工资税是公司一半工人一半支出吗,根据弹性的分析,工人在劳动市场上更缺乏弹性,所以即使法律规定各出一半的税收,也仍然是工人支付的更多。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奢侈品征税,美国国会认为对富人征收奢侈品税是一种公平的方法。但是根据奢侈品市场的弹性来看,奢侈品的需求弹性是比较大的,当奢侈品的价格上升时,富人可以转到其他的消费选择上,比如旅游等。但是奢侈品的供给方,也就是企业短期内无法转换自己的生产方式,所以供给的弹性较小,这时候向奢侈品征税其实更多的负担落在企业方,而生产奢侈品的工人大多是中产阶级,所以税收最终大部分落到中产阶级而不是富人上。

国家法律可以规定税收从谁的口袋里拿出来,但是谁负担税收和负担多少的问题则需要由市场的力量决定。

综上,经济由两种体制决定,一种是市场机制,另一种是政府政策。当分析政府政策时,供给和需求是首要的,也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