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winter王健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337726/

其实很早就有涉猎过三毛的这本书,也是因为她的名气,那时候阅读囫囵吞枣,什么都没看懂,什么也没看明白,现在认真的看,代入感很强的看,收获颇多。

看完之后内心收获的是感动,是温情,我依稀记得卢梭写的《瓦尔登湖》也给我带来这样的感受,极简生活主义者,但三毛这部书更能走到我那内心柔软的地段,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爱情。

其实通过三毛的视角,我也体会到在沙漠住的沙哈拉威的与众不同,尤其是我们这个年代,即使你还可以去到这样的地方,荒凉而又神圣的地方,但是行动起来几乎为零,因为有太多的牵挂了,很欣赏三毛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极具个性,但也是个极其孝顺的人,父母让她出书,她本身有兴趣,其实更多是为了讨好父母,看到三毛书信中有个细节,因为一次骑马摔倒脚踝,半个月没有给家里书信了,欠父母33封信,内心里她是很爱自己的父母的,从一个侧面也看出他和丈夫荷西在沙漠确实也需要心灵的寄托,这个寄托就是家书。

荷西是爱三毛的,16岁读高中的时候便和三毛承诺让她在等她六年,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之后,荷西一直在寻找echo(三毛),才见面没多久,便起身去撒哈拉沙漠了,荷西也没说太多,便提前到了沙漠,租好了房子等三毛,起因只因为当时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是她心神向往地方,年少我们也曾许下诺言要娶某某为妻子,头一年还好,真正真能把这个念想埋藏六年然后拿出来古往今来能有几人,《西厢记》张生么?错了,真正的张生中了状元之后便抛弃妻子了,打心底羡慕三毛和荷西。

文字真的很生动,平常的生活在她笔下,是那么的真实,网上有质疑她和荷西的关系远没那么好,质疑者是羡慕是嫉妒?无从得知,只知道他是没名的嫉妒者,这本书每个片段都很精彩。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荒山之夜,本来荷西和三毛一同去沙漠找化石,突遇泥淖,荷西危在旦夕,三毛求救的过程中遇到坏人,并没有施救,并加以施暴,而后三毛开车跑了,但深爱的荷西还在泥淖了,她不得不返回,因为当时的环境也不好,极冷的环境,作为一个女人,她很无助,但也不得不马上想办法营救,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没有打到他们继续在沙漠居住的决心。

三毛的三观很正,很有原则的人,知书达理,大环境怎么乱,她都能坚持做自己,举个例子,她去沙巴军营买几个星期生活用品时,尽管当地人很嘈杂插队什么的,她一年如一日,安安静静排自己的队,难能可贵的品质。

荷西和三毛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仅三观一致,兴趣爱好读书旅行,性格互补,这个沙漠居住当地人,其实还都没开化的,并没有极强的道德观,女人地位很低,女儿很小就出嫁8岁10岁就必须要出嫁了,依然有奴隶,通过她的描述,奴隶根本就没地位,吃的很简单,不会说话,奴隶一出生就是奴隶,难得遇见像三毛夫妇这样把他们当人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