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会不会做#回答#要不要做#的问题

(一)、吃火锅


问:今晚要不要吃火锅?


关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要么吃,要么不吃,或者含糊回答,吃也行不吃也行,看你们。


回答这类问题,几乎不会考虑太多其他因素,因为这件事儿背后几乎不涉及决策成本。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吃火锅似乎并不是一件特别奢侈的行为,只需要考虑在家吃还是去火锅店吃就足够了。


结论:在几乎没有决策成本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几乎可以毫不犹豫的下决定。


(二)、学阿拉伯语


问:明天要不要学习阿拉伯语?


要学习掌握一门语言,在没有一个充分的动机前提下,比如搞学习研究、搞商业贸易、或者追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漂亮姑娘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犹豫。


经过一夜的思考,下定决心要学习阿拉伯语,因为要追一个漂亮的阿拉伯姑娘,这个姑娘的父亲是一个富得流油的中东土豪,只有这么一个姑娘,而且奄奄一息,将来娶了这个姑娘就能名正言顺的继承他们的亿万家产,这就是要学习阿拉伯语的动力来源。


结论:在有足够清晰明确的成果诱惑下,会放大要做成某件事之后的成功,而缩小眼前决定做的事情的困难。


(三)、开一家网店


问:要不要开一家网店?


开一家网店,对很多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对有些人来说则会显得很犹豫,可能是因为货源、可能是因为资质、可能是因为不懂网店经营、可能会因为觉得没有时间精心打理等等。


面对要不要开这家网店的问题时,所有会犹豫的人,都会在“要不要开网店”这个问题之外进行诸多的延伸、或者做SWOT分析、或者做PEST分析、或者做5W1H分析等各种分析手段,冠之以科学的决定。


结论在面对一件相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接受过的教育和理智会在潜意识里告诉我们,要冷静对待,不要贸然做一个看上去很愚蠢的决定。


(四)、太空探索

问:要不要进行太空探索?


进行太空探索,似乎从来都国家行为,而且是大国才会有的行为。因为我们接受过的经验教育告诉我们,只有大国如中、美、俄等国家或者组织才会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完成这些高科技壮举。


但是,有个叫马斯克的企业家、梦想家、人类精英金字塔尖儿上避雷针似的的尖端人才却用自己的实力该写了这一传统,他成立的SpaceX这家公司通过商业的方式成功将人类送入太空,并多次成功发射火箭升空,往来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竭力的进行着太空探索。


在面对要不要进行太空探索的时候,他多次明确表示:“尽管我知道几乎是万死一生的疯狂举动,但我依然会选择去做,因为我要做太空探索。”


结论:面对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回归问题本质,只需要考虑要不要,然后就做相应的调整就可以。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面对#要不要#一件事儿的时候,我们总会犹犹豫豫,列出一大堆我们能不能做,会不会做、做了之后有什么后果,因为预想到某些我们一时难以承受的后果,或者我们暂时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会立即否定眼前要做的这件事,将#要做#的这件事成功扼杀在了摇篮里,而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活在了“要是还能又一次机会的话‘’、‘’如果人生能重来”、“想当初要是……”


或许还有人说,凡事要经过“深思熟虑”、“做一件事要想十步、看三步、走一步”、这些多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说这些话的人也多是相对中庸、保守的人懂得如何保全自己,而不是敢于冒风险的人。


不用#能不能#、#会不会#的标准去回答“要不要”的问题,因为“要不要”和“会不会”、“能不能”这是3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用#会不会做#回答#要不要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