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安德鲁:建筑诗人和他的诗意建筑

保罗·安德鲁

文/小幽

                                    ❤

提及保罗·安德鲁,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机场专业户”和“国家大剧院设计师”这样的印象标签。的确,安德鲁先生一生参与设计了50多座机场航站楼,作品遍及全球。此外,国家大剧院也出自他手,而这项杰作一经问世,便已成为北京城的地标建筑,举世闻名。

这位作品累累的设计师,以建筑师为名的确赫赫有名,无可辩驳。可是“建筑诗人”中“诗人”的形象该如何说起呢?实际上安德鲁先生还有一点“不务正业”,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家,作品有小说《记忆的群岛》《房子》和晚年的《保罗·安德鲁建筑回忆录》。

实际上不论是他的小说集还是回忆录,给人的第一印象都像是诗歌或者是诗人写的小说。有读者评价安德鲁的回忆录絮絮叨叨的像是普鲁斯特一样在“追忆似水年华”,处处散发着建筑师的诗性气质。

我曾在一档《筑梦天下》的节目中了解到,安德鲁每完成一个作品的草图构思之后都会在其旁赋诗一首。而且出生在法国这个浪漫国度的保罗·安德鲁时常会给女助理送花。这样一个充满诗意与烂漫情怀的建筑师,不难想象他的建筑作品也富有诗意气息。

                                ❤❤

先说说开篇提到的国家大剧院吧,乍一看就是一枚巨型的“蛋”,隔着粼粼的湖水,在夜晚的灯光点缀之下,这还是一颗极其梦幻的“蛋”。

近看国家大剧院为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正好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同时这条曲线,在国人看来,和道家的“阴阳”概念暗和。

据说安德鲁先生在构思国家大剧院的草图上,也写了一首诗,在诗里他将国家大剧院比作一座岛上的仙居。后来在回忆录里他又重复了这一个美丽的比喻:“国家大剧院是一座岛屿,孑然一身,遗世独立,却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如同童话或传说中的岛屿”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它的外观如一位风姿绰约的仙子临水而居,而它的内部依然精彩。比如音乐厅头顶的天花板,那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是一片因风而连绵起伏的沙丘,又像是被海浪冲刷的海滩,怎么看都是一件精美的抽象艺术品。

而节目中问及天花板造型的由来,安德鲁回忆到这是某一次自己吃完土豆泥,用叉子在盘子里随意画出的图案,真是既可爱又烂漫。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

再来说说让保罗·安德鲁年少便一举成名的作品——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建筑师自己说这个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建筑。

其中的复杂,应该说的是建筑的结构。这个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混泥土,由于是航站楼,因此上上下下的楼层很多且交错变化,撇开建筑本身的功能来说,这也是一件很棒的立体构成作品,富有结构美。

有一位日本的建筑大师评价安德鲁设计的这个机场说:“好像是充满魅力的一个都市,其中动态的空间构成感人至深。

戴高乐机场

那说它简单是因为建筑师只是想把机场打造成一个能使人们随意抒发情感的地方,所以一切都要明亮清晰,以对抗人们从地面到空中这种空间转换带来的不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像喷泉这样的小景,设置在了电动扶梯下面,让上下穿行的旅人缓解路上疲惫与紧张,非常地人性化。在吸烟区有大片的花草和天空,冯唐说这是对待吸烟人群最友好的机场。

                            ❤❤❤❤

说到机场,作为“机场专业户”的安德鲁先生还是很有话语权的。你看位于埃及的开罗机场,矩形的图案被大量运用,阿拉伯风情十分浓郁;还有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场,航站楼与花园相结合,人们能在不同角度与自然亲近,花园里的花香气四溢;而上海浦东机场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寓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

雅加达机场

不同的地域,安德鲁赋予它们不同的寓意,建筑具有本土特色。就像他那句流传甚广的话“最好的建筑的产生,是你能够重塑某一个概念而不是仅仅去包装它。”

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安德鲁将他脑海中闪过的画面,用诗一般的文字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建筑将它作为现实永远地凝固。他觉得文字是很美丽的一样工具,就像设计对他来说是一种工具一样。

我记得保罗·安德鲁的中篇小说《记忆的群岛》有一句话“时间像一道平静的水一样流过,没有终结,默然而无动于衷。”如今先生已去,可它的建筑屹立后世,诗意的气质和风骨像水一样汩汩向前流淌……

上海浦东机场

开罗机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罗·安德鲁:建筑诗人和他的诗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