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书何处,断肠天涯——少2004班级日记12

今天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学们先齐声朗读了一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他是唐代洛阳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坐船来到了北固山下,并在这里停留。“次”的意思就是停宿。

首联,叙述诗人的行踪,乘船一路行来,伴着青山绿水。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名句,写的是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两岸齐平,视野开阔。虽然坐船顺风前行,船上高高悬挂的帆迎风鼓起,一路顺畅。这一联写景有一种壮阔之感。但是又感到在阔大的天地间,诗人独自乘坐一条小船漂泊异乡的孤单。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残夜未退,红日已生,旧年未过,江上已露出春意。“生”和“入”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巧妙。为什么用这个“生”,而不用升起的“升”?

有同学说,因为古人没有现在的科学知识,不知道日月星城从哪里来的,认为他们就是从海里生出来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解释。

我们从这个“生”字能够联想起种子从土里艰难的顶破头上的阻碍长出地面,母亲艰难地生育儿女的过程,黑夜似乎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终于,一轮红日从江面上面缓缓升起。“生”字写出了太阳升起的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形象而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入”是进入的意思,旧年就像是满天的乌云,江上的春色就像是天边一角的晴空,一点一点地把乌云推开,进入了旧年的领地,在旧年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一株绿草、一棵嫩芽、一丛迎春花悄无声息地替代了原来的冬天的灰暗。

这两句把海日和春色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变换,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蕴含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了思乡之情,也包含了一点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给家乡亲人寄出去的书信不知道到达了什么地方呢?真希望北归的大雁赶快把家信捎到洛阳的家中。古人的诗里面经常用鸿雁的意象,认为鸿雁可以传递书信。

我们现在邮局的标志还是一行大雁。

整首诗从叙事到中间写景,再到尾田联的抒情,全诗熔铸着一种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品,这首曲子也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诗人在秋天有了某种思绪,在诗中抒发了出来。

诗人是一个游子,沦落天涯,自然会有思乡之情,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萧瑟的秋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是写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后两句抒情。

前三句写景非常有特点,一词一景,每种景物的特点都写的凝练而准确,诗人并没有使用动词去连接,但我们在体会诗境的时候应该试着自己去描述诗意,把这些名词串联起来。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停留着一只乌鸦,小桥下有潺潺的流水,溪水边上有几户人家,在萧瑟的秋风吹拂下,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在苍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

这九种景物共同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惆怅孤苦之情。中间一句“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在夕阳西下之时,诗人独自在天涯沦落,内心自然生出孤苦悲寂之情,直抒胸臆。

今天白天学完,晚上就测试,不知道同学们答的怎么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书何处,断肠天涯——少2004班级日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