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找一部能够让我发自内心想要去二刷的电影,我想这就是了。
这是第一部点映过亿的的电影,甚至提档上映。
有人说:上一部这么好看的电影还是13 年前的《无间道》。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熔炉》般的电影。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它,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去看它,我想说说这部电影凭什么值得我动了二刷的心。
一.它让我感受到真实的心酸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医院,我指的是那种走廊,楼梯道上都躺满了人的医院。
那样的地方,有着太多的分离。
病房里,每周都有人被推走,永远的离开。病人在走廊里给大夫下跪,只求减少痛苦。
大约13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癌症,也接触到化疗。年少不经事的我亲眼见证我的一位至亲,被病痛折磨到痛不欲生,看着他眼里的光和心中的希望一点一点被消耗殆尽,最后败在病魔手下。我还记得最初在病房里见到他时,他对我笑的样子。我也记得最后他绝望闭眼的样子。
在那之前,他还是想着:活着,倾家荡产也要活着。
医疗不够发达,医疗制度欠缺的时代,
有些病不是有钱就能治,有些病却是没钱治不得。
在病魔面前,有的人明明满怀生的希望,可是却要屈服于高昂的医药费之下。
于是,有的人向亲人苦苦哀求:把房子卖了吧,我想治病,我想活命。
也有人为了不拖累家人选择回家等死,甚至是自杀。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掷地有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因为穷,印度生产着不被多数国家认可的仿制药品;也是因为穷,这么多人愿意冒着违法的风险,不惜代价地买廉价药。
吕受益住在一晚几十块的小旅馆里,每天为一罐4 万块的药片发愁。黄毛不愿意因为天价的治疗费连累父母而选择离家出走。思慧在夜店跳钢管舞,忍受着骚扰,独自工作抚养患病的女儿。
这些人不只是电影里的角色啊,他们都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里的,因为一场病而毁掉人生的人。
电影里的一位患病老人,颤巍巍地对调查假药案的警察说:
“我得了这个病两年,吃了原价的正版药吃了两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谁家还没有个病人呢?”
这样的瞬间能够让你感受到真实的心酸,想起你身边的真实事例,然后陷入愁思。
如果未曾见证过,我想我不会有那么大触动。
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让我父亲倒下了。我一度进过医院的ICU探视他。听我妈说,住在那里比住高级酒店消费还高。每一天上万的费用。父亲的病依赖血液制品,一袋血小板输进体内三千;免疫球蛋白一瓶相当于茅台的价格,一组四瓶,一次输两组。更不用说几次大型手术的费用了。半年反复下来,让我们这样普通的工薪家庭负担重重。更何况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更是倾家荡产也不能及。
在钱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愿意付出所有的钱。
就这么简单。
我妈什么都不瞒我,那些日子,我们家花光了这些年所有的积蓄,至于外债,更是累累。好在最后挺过去了。
可那些吃不起药、治不起病的人呢?只能回家等死啊。
命就是钱
拥有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的社会上层人士,他们几乎可以免于疾病的威胁,而一个底层劳动者,一旦疾病找上门来,就会瞬间摧毁他的整个世界。
“你是无法拯救所有人的,你救得过来吗?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现实就是这样,在疾病面前,人与人是不平等的,比如说,大家都得了慢粒白血病,得吃抗癌药,但抗癌药两万多一盒,一个月一盒,普通人两年吃下来,一套房子就吃没了,为了治病,就会把整个家庭拖入深渊,最后还要绝望地等死。
电影里,吕受益做清创的时候,嘴咬毛巾,在病房外传来里面痛苦嚎叫声时,我泪一下就出来了。
我仍是想到了我的父亲,曾经也是类似痛苦。
我想,我的父亲曾经也一定动过不如就此结束痛苦的想法,我一度见到他眼里的光灭了,虽然他以为从未在我面前显露过悲伤甚至绝望。可我无法想象他当初在ICU里每天面对天花板上明晃晃的灯,分不清日夜,耳边是滴滴答答仪器的声音,浑身插满了管子,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它的惨太真实了,让我忍不住想起现实的事例。这是这部电影打动我的第一点。
二.它让我开始思考和追问
《我不是药神》里最扎心的一句台词,是那位白血病老人说给曹斌的:
“领导,求你一件事。求求你们别查了。我病了三年,4万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那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500块钱,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还没有个病人呢,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听到这段话以后,我能感受到电影院里许多人都在抹眼泪,连我都在内。
谁家还没有个病人呢?我想活着......
这是一位普通老人心里最朴实的倾诉,也是一位重病患者内心最无助的哀求。
曹斌也因此动容了,在后来面对上司的责问时,更是表达了无法再办理下去这个案子了的想法。
后来还有一句触发我泪点的台词。
急救室前,得知黄毛死了,程勇红着眼晴上去攥着曹斌的衣领冲着他吼道
“他才20岁,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
是啊,病人想活着,有错吗?没有错。可是警察依法办案有错吗?也没错。
可当我们在电影里一直追问,到底是谁错了的时候,忽然发现这原本就不是一个仅仅靠是非对错就能讲清楚的事情。它是一个两难的困境,一个需要时间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我忽然意识到,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口碑爆棚,或许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现实生活里的困境:
往前一步是悬崖,往后一步是深渊。
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在情与法之间徘徊辗转。盗版药能救命,可是非法;正版药吃不起,只能等死。
在这场没有完全对错的博弈里,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叹息和思考:
只有真正经历过人生的两难,才不会觉得生活里全都是苦难。
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生活里出现了两难的问题,并不一定是谁错了,而且无论怎样选择,都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
三.它让我想去改变世界
我觉得《我不是药神》刚看完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触动,可是它带给我的后劲儿大。
看过三天之后还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有了这篇文章。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我不是药神》是中国版的《熔炉》,甚至是会是改变中国社会现状的加速器。
当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开始百度慢粒白血病,去搜索当年的原型陆勇和他的故事。
我知道了癌症病人的需求,靶向药和靶向治疗是什么。
我看到有人在网上贴出各类癌症靶向药的进医保情况——
“大家在有理有据地发现着,这个世界上病人的苦痛不仅来自于丑陋的癌细胞。”
我看到大家对这部电影开放式的讨论。
有人指出了电影存在的不足,对药企方有失公正,探讨“板子该不该打药企”。有人说了药物的版权法,有人说格列宁的价格在全球都很高昂。有人说法与情的关系令人寒心,有人思考现今的医疗保障,有人说周一围那个角色说明体制内永远有被人情松动的螺丝钉。
而这一切的都反映了我们都在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而在我心里《我不是药神》最深刻的寓意是:它是有希望的。
就如《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说:" 生的信念会给人饱满的力量,电影传递出来的应该是相信世界的希望。你怎么善待时代,时代一定会善待你。 "
我们曾面对许多荒诞的社会现实无奈又冷漠,对阶层的固化和隔膜无力又嘲讽。
《我不是药神》却不会这样让我们这样。在人们对国产电影纷纷绝望之际,它来到我们身边,拯救观众对“国产现实主义”电影恨铁不成钢的落魄心情。
我想,这就是好作品的意义。它永远提醒我们关注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角落,激起我们沉寂内心的共情涟漪。一个人不仅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也应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身陷苦难的囹圄,无助悲歌。
这样一部电影,给你恐惧,给你庆幸,给你共鸣,更重要的是,它肯给你希望。
这份希望,深深的打动了我。
-被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今后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