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

道理都知道,就是迟迟不行动。

文静,不爱说话,内向——这个人标签从我有记忆开始便一直伴随着我,内向是个贬义词,这样的我是不好的——这个说法在我的脑子中根深蒂固。

小的时候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扮演着乖乖孩子形象,不怎么哭也不怎么闹,说什么做什么努力想要获得称赞。在还没那么大些时候也曾学着哭喊要哄哄要被爱的更加明显,比如了解到我的委屈并被安慰,但是结果是并不如愿,得到是大人的啼笑皆非。此后的我便更加不哭不闹,不断告诉自己大人很辛苦,他们付出了很多爱我,我要理解他们,要懂事,好好学习,少让他们操心。但事实上我读书时总是胡思乱想,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甚至不了解读了书之后能做什么,却扮演着很爱学习的样子,只知道他们这样他们心中欢喜。至此,我已经失去跟别人谈起有关于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能力。

不断的长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爱说话。事实上,在自我的世界里只要你不拆穿我,我是可以像个活泼开朗能开玩笑好相处的样子,也许聊不到几个小时但是至少也能侃侃而谈,只要氛围足够让我感觉到轻松便可。但是如若你要看穿我的本质——一个内向的人,那么我就会感觉到非常窘迫,别人那么轻而易举的交谈,到了我这铆足了劲的佯装,却还是被看穿了又或是我的虚心不自信,自己给自己上了枷锁,又馅回到尴尬窘迫,丧失了交谈的欲望,脑子里组织不出一句言语,毫无头绪要怎么接下你的话题。

世人千千万万,怎可能一个人活成了一座孤岛。上学,工作,家庭团聚,无一不是集体打交道,无一不在告诉你要活泼些,多与人接触,这样路才更好走些。这一路长大过来,是的我所指年龄增长,因为我未曾有所成长。与团体接触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深陷自我情绪之中,愈发不可收拾。

尤其是在工作之后,我知道我需改变,变的更活泼些,外向些。所以我去参加团体聚会,走到人群中,我以为只要我多去这些场合,我便不会再抗拒要去到人多的地方。但是多年来的习惯,一个人的性格怎可能轻易的改变,写至此我才恍然翻醒,我所做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我可以去任何人多的地方,只要稍加心里暗示去一下又没什么的,去呆一会就走了。这样,便不会有太多的心里压力,然去了之后也只是找个人少一点的角落呆着差不多就走了,也只是当一个透明的人,也只是去了并没有融入这个团体,并没有与其中任何一人交谈上两至三句话。那么这一切的行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反而加深了自己去到陌生场合,接触到团体中的人被忽视的恐惧感。是的,如果我不主动去融入,那么我就会一如既往的是个透明人,交际能力也没有提升,自我的认同感反而更低了,一切都没有得到改变。而偏偏,主动这一步才是最难最夸不出去的一步,长年累月的不自信,实在没有什么能支撑自己勇敢的跨出这一步。

是的,我又无病呻吟了,我明明已成年了,是个应该承担责任,能独挡一面的大人了,却时常胆小懦弱,不敢说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一个人中规中矩上班下班,工作生活都没什么起色,夜里在焦虑中睡下早晨在迷茫中醒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添一岁。又叨叨絮絮只能在无人认识的地方,又双叒叕玻璃心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