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马伯庸的小短篇,只有不到10万字,全篇一气呵成,很快就读完了。

故事讲述了杨贵妃生辰在即,圣人设“荔枝使”下令要取岭南的新鲜荔枝取悦美人。荔枝摘下后不出三日便会腐败,要在岭南和长安几千里之间完成转运是不可能的,这是个送命的差事。圣令是下来了,人选还是空白的,于是各路官员推脱流转,这个任务最终砸在九品小官李善德的头上。明知道是送命题,但背着长安房贷的李善德为了妻女也只好放手一博。经过-环环解构算计,一次次尝试和失败,观望人情冷暖官场诡谲,李善德最终将鲜荔枝送到了长安...

我看有网友说通过小人物视角折射大唐宏观社会,我觉得,倒也不必强行为故事拔个高度间。故事发生在大唐又涉及到杨贵妃这样的“名人”,隐晦描述了大唐苛政以及大唐盛世的坍塌在所难免,整体可读性还不错,作为小说来看,可读性强足够了。

有几个有意思的点想说说,第1个是五旬老汉在岭南办差事数月后归来跟老婆雨云的描述,作者通过交公粮查账的手法,一点看不出就把性事交代了,嗯,文化人有意思。

第2个点大概是讲李善德初次品尝荔枝,联想到杨贵妃和圣人初见的场景,称彼时是老翁和儿媳妇,隐晦传达了李善德对年轻的阿僮并非一点意思都没有,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我的重点是,我脑子里响起了“一树梨花压海棠”...

第3个印象深刻的就是荔枝事成后,杨国忠解答李善德疑惑时候说的话,

“所以在你奔忙转运之时,中书门下也发下一道牒文:要求沿途的都亭驿馆,所领长行宽延半年;附地的诸等农户,按丁口加派白直庸,准以荔枝钱折免。”

圣人下令取荔枝,却没有拨款。运转荔枝途经N地,需要特殊存储,八百加急,人力运输,制冰保存等等,小小两坛荔枝竟然要耗费上万贯钱才能完成转运,这其中的费用便转嫁给沿途的百姓,通过“荔枝税”来抵充。贵妃只是想吃一颗荔枝,多少百姓要为此承受代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过是上位者一时荒诞的想法,下行者层层加码不惜劳民伤财只为讨得圣上欢心。简单一段让人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除了有意思的地方,其实整篇小说也充斥着各种套路写法,很多人物过于脸谱化了。善良单纯的荔枝妹,奸诈的胡商竟然会信任一个九品小官并把对方当成朋友,发妻无条件支持善德的选择,林邑奴为了一碗酒和所谓的尊重就可以为主角丧命,什么话都放在嘴边的杨国忠,莫名其妙出现的彩蛋杜甫(甚至还顺便强调李白舔狗人设),背后主导一切的高力士,主角名利双收却要当面质问搞砸一切,被流放第二年安禄山就发难了等等等等,诸多人物的塑造过于扁平单一,很多情节设定实在是幼稚又狗血。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心险恶,人性也远远经不起考验。有多少李善德可以在名利双收之后,不惜搞砸一切只为对上位者讲出那句心中的不满呢?当弱者交换位置处于天平倾斜的那端,是否还愿意喊出不公?或许,在接到“荔枝使”文书发现皇上要的是“荔枝鲜”而不是“荔枝煎”的那刻,在借了房贷又还不起那刻,在胡商要利用空白文书给他巨额钱财那刻,李善德们的灵魂已经死了吧。

我也不要强行上价值了。最后杨贵妃在6月吃到了花费十一天运来的珍贵的岭南荔枝。而我6月天走出小区就能吃到隔天空运的“妃子笑”,感谢发达的物流!

我仅代表个人单方面表示:妃子笑就是最屌的!什么桂味白罂花里胡哨的统统靠边站!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安的荔枝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