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谢谢你看到这篇文章并点进来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看有关宗教的内容。一般人看来,觉得宗教神圣高不可攀,或者认为看宗教的书就是“有病”。我为你的勇气点赞。我相信这篇文章不会让你失望。也许它会改变你对宗教的认识。
佛在心中,不在寺中。不入佛门,亦可有佛心。
书籍作者:星云大师
本文作者:逍遥子
日期:2020.12.02
我对佛教感兴趣源于前两天看《鹿鼎记》时对藏传佛教喇嘛的不了解。《鹿鼎记》中,集齐八本《四十二章经》便可寻到宝藏。真实历史中,《四十二章经》是由东汉时两位东来的印度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译成的,佛教也因此传入中国。
曾经多次看到六祖慧能所作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不是特别理解其中内蕴,但已经埋下了我对佛教感兴趣的种子。今天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
01
佛教常识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佛教常识的,它纠正了以前我对佛教的误解,我也更理解和尊重佛教了。
我曾以为阿弥陀佛只是僧人的一句禅语,未曾想到阿弥陀佛还是被佛教净土宗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和戏园有雅称,被称为“梨园”一样,佛教寺庙也被雅称为“丛林”。这也增加了我对“丛林”一词的认识。
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后世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讲堂于是成为寺院的别称之一。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
小时候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僧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图)”。一直不理解“浮屠”的含义,现在得知“浮屠”是指佛塔。
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者,后来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佛寺建筑大略可分为修道区与生活区两大部分。基本的建筑包括佛殿、法堂、禅堂、僧寮、库房、大寮、山门等七大堂口,因此有“七堂伽蓝”之称。
常听人用“木鱼脑袋”指责别人头脑愚笨,这实在是对佛教的亵渎和误解。
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书中还提到许多佛教常识,了解它们,就多了一份对佛教的理解和尊重。
僧侣远行的衣服物品
三衣与一钵是出家僧众所有物当中最为重要者。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应量器”,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出家人生活简朴,不受物役,不为物累,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云游四海,处处为家,所以出家人又称为云水僧。
佛教人与事的称呼
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唯“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礼拜的礼仪
礼佛时,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侧目。在佛殿礼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则应在东西两殿礼拜。礼拜大德师长,应至佛殿;如于路上、堂、饭厅,或大德参禅、打坐、剃头、卧病时,不可礼拜。礼拜大德不可于高处拜,或于大德背后拜。
02
“儒释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儒释道”三者互补,“儒释道”成为了民族的文化根基。
“儒释道”三者异中有同,它们在“善”的基础上是“一家”。儒家讲修齐治平,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道家讲返璞归真,这些都是在善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导人向善的,所以说“儒释道三者一家”。
儒家有“仁”的观念,佛教有“慈悲”的理念。儒家遵循“孝道”,佛教也提倡孝道。
出家者,为度一切众生,对于生命来处的父母亲,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将七月定为孝道月,提倡为人子女的孝亲之道。
三者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儒家思想可纲维人伦,等于佛教的人乘思想;道家的清净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思想。
三者也存在差异。儒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重视的是当下的世界。佛教则有六道轮回,修行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法重视的是死后的世界。
道家发展出来的道教,有看风水,查黄历之说。佛教则奉行“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的说法。佛教做事情重在“人和”与“心善”,相信“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只要大家适合、方便,就是最好的吉日良辰;只要自觉心安,便是最佳的地理风水。
“儒释道”在中国历史中融合程度很高的人里,一定会有苏轼。
苏轼一生仕途多遇挫折,在回顾他的一生时,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作此诗时定含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但终能与其他过去不得志时一样,借佛与道思想予以排遣。失意时,用佛教中“四大皆空”之念,道家庄子讲求的“逍遥”之境。得意时,追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儒释道”三者为苏轼所用,失意与得意都能有精神寄托。
佛教节日
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佛教节日。
佛语典故
佛教经典尤其有很多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家的喜爱,随着传诵久远,进一步演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例如:一厢情愿、口吐莲花、步步生莲、天女散花、借花献佛、天花乱坠、盲人摸象、空中楼阁、井中捞月、顽石点头、磨砖作镜、三生有幸等,都是从佛教故事衍生而来。
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经过两千年的发展,产生的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佛教同儒、道一样有节日,也同儒、道一样产生了许多我们现在还经常使用成语。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我想“儒释道”日后还会融合得更深。今天中国颇受欧美日韩文化的冲击,“儒释道”传统文化需要更多人学习。
03
佛教对当下的意义
每次在视频里看到西藏佛教信徒,每走几步,全身匍匐在地上,行五体投地之礼,行走数百数千里去布达拉宫朝拜,我对他们的信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不崇拜神,崇拜佛陀,觉悟的佛。佛陀与佛都不是神。有俗言: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僧侣礼佛是向佛学习,把佛当偶像,见贤思齐争取早日开悟。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为有见贤思齐的价值。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象,而是礼拜此像所代表的意义,透过圣者形象,容易生起恭敬、怀念、效法的心意。
信佛不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要有“慈悲”为怀的佛心。不入佛门,亦可有佛心。电视剧中的济公颇受我们喜爱,即便酒肉穿肠过,也佛祖心中留。我们不必拘泥于佛教的形式。佛在心中,不在寺中。
佛教有些理念也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
佛教戒律
譬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进而不去侵犯别人。
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佛教宽恕轻微过错
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间伤害的小生灵更多,这种无意中杀害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属轻微。佛教重视的是动机、存心,怀着瞋心而故意杀生,那就必定要受苦报的。
佛教反对自杀
自杀而死,虽然方法不同,但自始至终,痛苦了了分明,而且必受恶业果报。因此,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死,不是痛苦的结束,生命是随着个人的善恶业报而一再相续不断的。佛教讲善终,能够善终,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与政党内也有政治投机分子类似,如今,出家为僧被看成一种职业。也许有些僧人因金钱淡化了信仰,但总不乏有真正具有佛教信仰的僧人。习近平主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信仰也可以是佛教信仰。
佛教对当下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不入佛门,亦可有佛心。
感谢《佛教常识》增加我对佛教的了解,为了探寻佛理的精髓,我将继续阅读佛教大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期待下次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