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下编 摘录二十六)

     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

【感悟】  “课程人”——首先是指各级学校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干部,其次应是指围绕课程改革的公共论题发表主张和意见的专业人员或大众媒体的编辑记者。“课程人”围绕课程改革的问题主要有:课程理论、课程政策、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需要贴近世界教育科学前沿,展开一系列“概念重建”,理解、把握、研究、充实“认知科学”,投入人类学习的科学研究,实现学习研究从“思辨”阶段走向“科学”阶段。应该关注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脑科学等。需要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共同文化”、“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基础学力”、“教师教育”、“综合评价”等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践。“课程人”应把握国际教育科学新进展,领会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体悟教育实验区和学校的改革实践和创新创造。

        针对教育,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课程人”的责任就在对国家的责任、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美好人生的责任。这个责任,体现在家国情怀,体现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上,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当担责任,需要终身学习、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一线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学校的校长,是最关键的“课程人”。应深知自己在推动课程改革中的责任,深刻反思在落实立德树人、推动课程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在教育思想理念层面的问题,是否真正树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否真正明辨并重建了一系列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是否真正掌握了建构并有效实施课程的法则?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动中,是否仍然惰性、迷失、守旧、僵化?

        我始终认为,我国深度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关键在改革教师教育。一是改进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应更加紧密地与基础教育一线结合,将专业理论研修与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二是改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在专业理论研读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系统强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下编 摘录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