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观课记录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课程一开始,黄老师就引导学生明确知道了本节课学什么,学习目标是什么,目标就像灯塔,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课首,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根据“张新和林涛上半年压岁钱支出情况统计表”应该绘制哪种统计图,学生分享时联系上了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出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是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老师进一步提出了问题“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认为林涛和张新谁更爱吃零食”,这个问题的设置直接激发了矛盾,通过条形统计图并不能直接判断出谁更爱吃零食,让学生在认知上出现了冲突,也为本节课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奠定了基础。这节课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问题,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学习目标也达到了。

1

二、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基于课首提出的问题衍生了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先是学生个人思考后在便签纸上记录想法,再是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要举着发言牌轮流发言,交流过程中修改和补充想法,最后是老师随机抽选学生,通过麻吉星魔法教师App拍照上传、展示学生的作品,请被选中的学生代表小组分享想法,最终达成共识。

课堂中的小组交流如何不流于形式,需要明确好交流规则。端举发言牌让学生的发言更具仪式感,每位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重视自己和每位同学的发言,同时认真倾听小组同伴的发言。不同的想法通过表达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调试,以此促进成长。

2

整堂课都是以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习路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没有讲什么,更多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教他学”变成了“他能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扇形统计图》观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