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成长看得见

和结缘是一年前,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那时是在一篇博文中看到了,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式:在蜗牛,掌阅和微信读书上读电子书,在上写读书笔记,好像还有石墨。

蜗牛的共读活动搞得不错,我拿了两次共读的优胜,奖品是两本纸质书。读电子书还是在当当云阅读上,只要坚持天天读半小时以上,就可以不花钱买上面几乎所有电子书,而且卖书起家的它电子书还比较全。现在上面的好书需要一点真金白银了,但在线读还是可以免费的。

就是在那个时候注册了,然后就没了然后。手指一直在抖音头条上跳动,生活浑浑噩噩,蜗牛的共读也没有坚持下去。只是在当当上有一搭没一搭看一点电子书,而且主要是听书。

上个月听了一本《榨书》,作者叫格格,深有感触,想做一些改变,然后就想到了,这个注册了一年多一直在我手机的角落里的APP。打开之后就发现了里面的日更,真是一切来得刚刚好,不管多大的由头,只要能开始并坚持下去就好,能把我在抖音头条上签到的手指争取过来就好。

日本保险界有个传奇物叫原一平,有一次他做演讲时在讲台上整一个大铁球,自己在讲台一言不发,旁若无人的在那儿用手指戳那大铁球。台下坐满了业界精英,大家都是百忙之中抱十二分的期待来听这位大腕传道授业解惑的,现在都一脸懵逼的看着他在那儿用手指去戳一个大铁球。时间一分一秒得过去了,半小时……一小时……下面观众慢慢地受不了,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继而大声喧哗,沸腾,有人离场……原一平不为所动,那大铁球慢慢的动起来,越来越大,最后剧烈的晃动起来……原一平这才面对台下剩下的观众问道:现在谁能让这个铁球停下来……

时光如梭,韶华已逝,虽已半百,却还要为生计奔波,在如歌的岁月,把自己混成了衣食过客。遥想将来,在自己进入谢幕程序的时候,回首一生,却找不到几件可以品味的往事,那将是何等的凄凉。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人生!

搜肠刮肚,唯有读书。既可以疗慰如今荒凉的心境,还可能点未来的些许希望,必竟自己的当年也曾经算是个爱读书的青年。

那个年代,书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就我那个小城市的市级图书馆里也只是满眼琼瑶们的风花雪月和金庸们的刀光剑影。能有本书看是很难得的事。后来参加工作,有了收入,一月也就几十块大洋,但我吃穿并不讲究,省下钱就去买书。没书的时候对书如饥似渴,有书了却又束之高阁。直至被弟弟说了一句“买这么多书不看有什么用呢”。由此开启我一段疯狂读书的日子,业余时间,除了吃睡都不看书。有一次吃过晚饭拿起刚买的《静静的顿河》,一百五十万字一口气读完,抬头看窗外依然阳光明媚,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那段日子真的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但好景不长,企业破产了。我又重新开始为生计奔波,读书虽然还在心念之间,但作为一种行为与我渐行渐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读书虽让我充实,却对我的生计影响甚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践行,不能学以至用是主要因素。现在读书更不如当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当下践行更显重要,如何践行呢?从写开始吧!日更或者随更,看别人几十万上百万字的写,我不敢想这样的目标,先让自己动起来,坚持下去,就像原一平的那个大铁球。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让成长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