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DISC-2018-11-14

八哥今日一问:小伙伴们面授完回去后的这些天,有没有去翻读红宝书,“为什么”和“是什么”这两大块有没有读,感受如何?邀请大家结合影视作品、职场故事、家庭生活等输出一篇文章。

平时,大家都还挺热衷于诸如星座什么的各种小测试的。这两天朋友圈流传的是那个“我的哲学气质”小测试,几个关键词给出来,看看挺high,然后分享。挺早我就关注这一块,之前还和朋友聊过,要不要做些这种小东西,后来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是——这种两三天就会退潮,然后还得不断想新创意的烧脑又蒙人的小东西,没意思(啧啧,我们都是懒惰的理想主义捍卫者吧)。

大家为什么喜欢这种小测试?简单、快捷、有趣,两三分钟了解自己(其实多数都没有差评哟,都是正面评价让你high一下嘛),看到别人的也会扫一眼,想一想,嘿,TA根本不配!哈哈哈。要是说得带节奏点,人类嘛,始终没有停留自我探索和了解他人的脚步,作为需要密切与人合作、协作,与人群无法脱离紧密关联的人来说,都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眼中的别人是什么样”,这也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这些小游戏类的小测评,专业一点的是基于大数据,举个例子,几个月前有一个“你都走过中国哪些地方”的小测试,非常简单,你选完去过的城市,结果会呈现一张中国地图上你已经覆盖的区域,没过几天又出了一个“你去过世界上哪些地方”这种版本。这大概是最非常简单的数据模型,很清晰,也不至于产生“信不信”的问题。

说回到DISC,这次做的测评是24题,之前我还做过别的公司的专业测评,感觉得有一百多题,做了蛮久的。讲真,单凭测试设置、数据逻辑来看,自然题量更多更精准一些。24道题,你得出内在、外在、总体、转换四个表(转换是基于内在外在的,其实可以不算),得出作风卡、特性总结、分析表压力(压力线是100-内在S)……怎么得出来的?其实大致可以想象啦,24题里的关键词、互相影响和牵制的逻辑……加上分值和权重就得出来了。报告里的结果无非就是字段和数据的替换嘛。但是再往深处去想,内在、外在,怎么区分的?总结表数据看起来像内在外在综合,但又不是,怎么出来的?——想这些有意义吗?正经告诉你:没有、没有、没有,除非你想找几个软件工程师开发一个类似的东西啊,但是现在市面上这些成熟的体系早建立起来了,就算想开发,也得另辟思路啊是不是——这一段是说给IT同学,以及喜欢搞数据搞逻辑的同学们听的。

那么DISC到底用来做什么?其实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出口”。怎么理解?给大家举个例子: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ago),在我还是一个超级小白、迷失人生方向、根本不知道我是谁,我该往哪儿去的时候,买过盖洛普优势识别器那本书,里面附赠一个测评,测评结果是从三十六个优势里得出你的五个排名最靠前的五个优点,我的是:搜集、积极、取悦、行动(还有一个忘记了),然后我发现,啊,原来我平时干点什么都喜欢查啊、搜啊,整一堆信息过来比对是搜集的特质,虽然我不善与人交际但我内心还是希望营造和谐氛围的,这是我的取悦特质并且我也努力去这么做了(嗯,这里取悦这个词的专业解读不是让别人喜欢你,而是让和一起工作的人更开心)。那个时候我觉得看到这个测评结果时似乎给我打开了一扇门,我有意无意地会去把这些优势发挥的更好,而注意一些别人有,我没有的优势。

瞧,我理解DISC也是这样的,当然,作为一个专业度比较高、底层逻辑架构搭建的相对严谨,又有联系人分析(用于大客户数据库建立)、人岗匹配、团队分析的第一层应用,加上课程上李海峰老师告诉你的不下七八九十个应用场景,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授人以渔”的那个“渔”,把怎么用它去捞鱼作为自己的重点大概才是真谛吧。

一口气写三天的作业把我写吐血了,再一看,文不对题啊。好的嘛,作为C,我就I一下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习DISC-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