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和做父母,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前月读书札记(下篇)

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沉迷多抓鱼和小木屋,上周还打卡了深圳书展,家中猛然入库大量好书,阅读任务很重,下篇拖得有点久了,趁还有读后感,赶快来发。

这次增加了书摘,因为觉得很多情况下原文最能体现书的气质。

祝阅读愉快!


01《孩子你慢慢来》

★★★★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

这是一本母亲日志。妈妈龙应台有两个儿子,安安和飞飞,他们个性不同,却同样天真可爱。书中大量记录了稚儿的童年趣事,同时也涉及了许多更加丰满、深刻的话题,比如生养的幸福与苦痛、母职文化和性别偏见、长幼与性格的奇妙关系、婚姻制度等,文笔真切生动,因此阅读体验是快乐中带着思考的,绝不会无聊或厌烦。


02《亲爱的安德烈》

★★★★★

作者:龙应台 / [德] 安德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这是一本书信集,来自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里的安安,已经长成了十八岁的安德烈,眼神中透着独立的距离。一个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早已甩掉“婴儿肥”的青年,让龙应台感到陌生和痛苦。她相信儿子还是爱她的,但爱不能成为缺乏正常沟通的借口,她不要掉进这世间常见的形同陌路的陷阱。于是龙应台主动提出和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重启沟通,一写就是三年。那么想想,如果你是母亲,会给儿子写什么内容?在书中,两人从各自的十八岁谈起,交流了关于国家、民族性、贫富差距、消极的道德、女孩、乡村音乐、自由等等几乎一切问题的看法。生活经验、年代国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自然形成了母亲和儿子不同的观念立场,难得的是,母亲没有带着偏见和说教,儿子也极为坦诚自然,因此才得以实现如此高质量的心灵交往。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国文化下太少了。


03《目送》

★★★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这是一本散文集。不如上面两本,但名气最大,主要记录家庭生活,首末部分细腻动人,比如父亲离世一节写得真切,读来令人痛哭,母亲病重段落引我细细思考与“老、病、死”的距离,但中间就有些无聊无益。全书读完沉默许久,悲叹人生实苦,唯有苦中寻乐。


04《四个春天》

★★★★

作者:陆庆屹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我突然明白,如果没有自我净化的决心,一直渴望的个人“自由”,乃至在生活中艺术化的自我放逐,不过是无聊的自悲自怜,是逃避为人责任的借口。心中长鸣的喟叹,并非我个人独有,而是每一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悲歌。若只是廉价的自我感动,在这茫茫人海中毫无意义,在这缄默的天地间更没有任何价值。

《四个春天》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是那种交织着温情与肃杀,真正触动内心的电影。(影评戳:《四个春天》:哉哟,不会娱乐是蠢材。)没想到导演庆屹的描写也很好,同电影一样,是不煽情不媚俗的风格,老实地带着爱意地记录下家乡的人、事、景,以及自己的哲思。书的内容与电影基本没有重合的地方,可以放心阅读。其中最热门的两篇,《我爸》和《我妈》,曾经发表在豆瓣上,庆屹的豆瓣账号叫做“起床,吃饭”。


05《沉沦》

★★★

作者:郁达夫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这是一本郁达夫中短篇小说集。《春风沉醉的夜晚》和《迟桂花》还好,《过去》也还好,《沉沦》不喜欢,背景为留学日本的都不喜欢,主要在谈国家和女人,但写得过于颓废纤弱了,而且还特别拧巴,可能是时代使然。读完后去了解了一下郁达夫的生平,其人作风实在也不喜欢。写法上,好像习惯于景色开场接倒叙回忆。评论家称郁达夫为“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的确有道理。


06《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

作者:[日] 村上春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适合当小说家的,是那种即便脑袋里已然冒出“那是这么回事”的结论,或者眼见就要冒出来,却驻足不前,还要再三思考的人:“不对不对,稍等片刻。弄不好这只是我自以为是。”或者是:“岂能这么轻易地下结论?万一前面跳出新的因素,事态说不定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这是一本关于小说家的随笔。我对村上春树的书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只读过几本代表作,大概是不太符合我的口味,这本我反而很喜欢,他有几个新奇的观点启发了我,一直盘旋在心中,让人总想着“真是这样吗”,比如他讲到,小说家要避免读心理分析类的书籍,因为学了太多心理学知识就会容易对人和事下判断。这本的文笔也很有特点,朴实真诚中带点可爱,不够“文学”,但很好读。另外村上春树不仅是一个畅销作家,还是一个长销作家,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小说界,他的经验和看法实在值得一读。


07《原生家庭》

★★★☆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这是一本心理治疗手册,副标题叫做“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惊悚的概念——有毒的父母。在书的前半部,作者通过详尽的心理咨询案例向读者阐明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并抱着极大的耐心,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放弃“否认”这一脆弱的保护伞,勇敢认清自己的家庭关系,正如伤疤只有揭开清洗上药才能痊愈,中毒的孩子只有真诚的面对童年,才能不再自我惩罚,获得彻底的解放。书的后半部则将重点转移到读者能够做些什么以减少有毒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整本书先讲是什么,再讲怎么做,逻辑很清楚。有人讲,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童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认同,但不幸的人不要绝望更不要抱怨,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08《人生的智慧》

★★★★

作者:[德]叔本华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避免其他的情形,再选择最适合我们个性的人生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这本书来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晚年写的一本小册子,原名《附录和补遗》,是针对叔本华早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增补。叔本华正是因为这本小册子才名声大噪,此前关注其哲学主张者寥寥无几。语言简单明晓和主旨贴近世俗,恐怕是畅销的两个主要原因。在开篇,叔本华就指出,这本书谈的是人生的智慧,也就是如何安排人们的生活,如何度过一生,享受最大程度地快乐和成功。他认为,要区分三个问题——人是什么、人有什么和人在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其中“人是什么”才是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读的时候会想,叔本华在当代一定会被当成是一个擅长写金句的鸡汤作家,前半部简直句句真理。后面就花了太多篇幅批评骑士精神,在性别问题上也崩了(囿于时代)。我读的版本也不太对,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貌似是评价最好的版本,日后入纸质版再读。


09《日出之食》

★★☆

作者::陈宇慧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清晨坐在餐桌前吃一些自己准备好的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东西,也会有一种正式开启一天的仪式感。

这是一本关于早餐的小书。美食类书,是任何时候拿来读都合适的。作者还有个名字,叫田螺姑娘,几年前我在知乎搜辣椒炒肉菜谱时关注的,后来也订阅了她的公众号,但几乎没打开读过,因为文章虽然很有烟火气,但作者文笔一般,而且口味不投契,几乎没有我喜欢的菜色。这本书也是这样,算是公众号文章的合集,读的时候跳过了很多,草草翻完,仅作记录。


10《身份的焦虑》

★★★☆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等于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这是阿兰德波顿的一部随笔集。阿兰德波顿在书中关注的是“身份”这个概念,他想要搞清楚,为何身份的焦虑对于烦扰的产生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为何现代人衣食无忧却仍处于无限的焦虑?这本书的逻辑同样很清晰,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五个原因分析焦虑的起因——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第二个部分则给出了五种解决方式——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看到目录时很期待后半部对于几种解药的分析,遗憾的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并不如预期,有些浮于表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孩子,和做父母,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前月读书札记(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