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1

《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习内容】

教材:《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习目标】

1.批注阅读,揣摩文章精彩句段和关键语句,感悟人物精神,体会抒情效果。

2.学习、继承和发扬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和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

批注阅读,揣摩文章精彩句段和关键语句,感悟人物精神,体会抒情效果。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魏巍的文字,拂过战火和硝烟,走近一群“最可爱的人”。

二、初读文章,知内容理结构

1.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请大家速读文章,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英雄事迹

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精神

          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精神

          防空洞谈话——爱国主义精神

背景链接:

作者魏巍踏上朝鲜的土地是为了完成调查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任务完成后他没有回国,而是去了前线战场,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志愿军战士们杀敌的英勇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许多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让他终身难忘。

作者从朝鲜回来已是1951年的2月,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怎样的顽强。人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换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作者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作者谈本文为什么成功时说道:“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典型事例就像一篇的骨架,起着支撑的作用。

2.既有骨架又有血肉,一篇文章才是鲜活丰满的。仔细观察段落之间的联系,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示例: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1层:写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表现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

第2层:写战士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表现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3层:写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部分(15段):联系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说明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