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没有曾今的辛酸,就没有现在的我

从非著名的著名演员到德云帝国的创造者再到登上福布斯名人榜第三十二位,从只能容下百人的小茶馆到万人的体育馆,郭德纲的相声越做越大。

德云社由起初十几人的小作坊发展为人数超过六百人的大型演出团体,而走红的背后是郭德纲十七年的苦心经营。

1973年,郭德纲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民警,母亲是教师。

童年时,父母要上班,根本无暇照顾他,就把他放到离家不远的一家曲艺社里,郭德纲就相声、快板轮番看。

一年半载下来,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郭德纲就对相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8年,十六岁的郭德纲想到天津地界也没人推荐自己,不如去北京混,那是他第一次闯北京。

当时,郭德纲想要报考全国文艺总工会,打算进入体制内,捧个铁饭碗。考到是考进去了,可只是个临时工。

郭德纲当时想“先干着,先积攒舞台经验,积攒名气,到时候即便走穴,也能赚个万八千的。”

实际上连个登台机会都没有,当时给他分配了活,行话叫检场,说白了就是,端茶,倒水,摆桌子,打杂的罢了。眼看登台是没有指望了,郭德纲的心凉了大半。万般无奈之下,狼狈回了天津。

1994年底,二十二岁的郭德纲,揣着满腔的热血和仅有一百多块钱,第二次来北京。当时的郭德纲住在北京外门的小旅馆,这基本上就是全北京最次的旅馆了。

旅馆一天15快,白天出门找门路,晚上喝凉水充饥。“到处求人求剧团,只求能把我留在北京。”这一天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郭德纲一共待了七八天,漫无目的,到处瞎撞,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机会。

七天,一天15快,当时兜里总共100块钱,很快就捉襟见肘了,再不回去就得在北京要饭了,郭德纲长叹一声,无奈回了天津。

回到天津之后,郭德纲跟亲戚借钱开始做生意。“不说相声,做生意还不行吗”。不得不说,郭德纲在做生意上天赋极高。

做什么赔什么,倒腾海鲜,卖过麻花,到最后连家底都差点当进去。当时的郭德纲愁得直跺脚,坐在炕边上想了一夜,“我是个说相声的。还得要去北京发展。”

1995年,郭德纲始终不甘心,第三次来到北京,郭德纲身上装了仅有的几千块钱,下定决心要在北京闯出一番天地,这一次,他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为了尽可能得减少开支,他在通州一带租住便宜房子。又在沙子口找了个小剧团唱戏,说好了一千块钱一个月,可月末人家却反了悔,最后一分钱也没拿着。

有一次演出太晚,公交车早就停了,但郭德纲舍不得打车,硬是生生走回了家,“凌晨四点,我到家的时候,脚上磨得全是泡了。”

看着身后呼啸而过的汽车,几点繁星,残月高悬,郭德纲第一次掉了眼泪。

最惨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交不上房租,被房东堵着门骂,郭德纲躲在房里一声不敢吱。最饿的时候,郭德纲喝了一天凉水,饿的眼前全是金星。实在没办法了,用身上唯一的BB机换了两个馒头。

1998年,在北京勉强混了三年的郭德纲终于有了点名气,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也就是如今“德云社”的前身。

创立之初,可是说是步步维艰,经营惨淡。全体成员打着快板上街吆喝却依然无人问津。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位观众。无计可施,郭德纲只能靠写影视剧本和走穴演出来养活最爱的相声。

2003年,为了养活剧场,郭德纲不远千里,去应聘安徽卫视的节目主持人。

当时,节目组为了考验郭德纲,把他关在了一个商场的玻璃展示柜里,他在里面吃饭,睡觉,被走过的行人观看,而且还要为行人表演节目。

被人当侯耍,郭德纲心里难受的要命,“差一点,我就崩溃了。”后来郭德纲回忆那段日子时说:“生生感叹,步步血泪。”

在相声界一直都很看中师承,一个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没有师承照样会被人取笑,受到同行的排挤。

直到2004年由于谦和石富宽介绍,侯耀文老先生认识了郭德纲,“觉得这个小伙很不错。”

在正式的拜师仪式举行前,大批的相声同行提出反对意见,阻挠郭德纲拜师,但侯耀文力排众议,毅然决然的将郭德纲纳入门下。这对于当时的郭德纲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2005年,用郭德纲的话来说,他和德云社才熬出了头,也就是在这一年,郭德纲霸气登陆《纽约时报》,被外媒封为中国的相声教父,

当年不被人看好的小胖子如今终于成了相声界的扛鼎之人。三上北京的郭德纲用自己一次次的不甘心和敢拼命创造了成功。

其实成功不是个结果,而是每一个过程的叠加,你若在任何一个阶段放弃,就都不会有后来的自己。

“终于,我们看到了灯彩佳话 我们也看到了花团锦簇 那一夜我们也梦见百万雄兵”——郭德纲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德纲:没有曾今的辛酸,就没有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