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结局了,我也一集没有看。满网的原生家庭之罪灼得我眼疼。
原生家庭,真的那么重要吗?是不是,今天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归结为出身不好,家庭不好,甚至父母不好?
1.
网上很多人在骂苏明玉的父母重男轻女,很多人替苏明玉打抱不平。我不认为苏母是重男轻女,我认为她只是偏心,她偏爱她前两个孩子,对于第三个孩子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恨意,爱恨交织,让她每每在苏明玉关键时刻使绊子。可是,这样的家庭,对于苏明玉来说,她没有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她长大后却成了最出息的一个,而她的两个哥哥,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并没有比她出色,甚至差劲很多。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小孩,父母对待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偏心。很多70后80后都对此深有体会。当年因为父母的偏心曾大哭大闹过,现在自己做的父母,才真切理解了父母当年的苦心。
排除虐待,这种创伤是不可逆的。我不认为被父母冷落、训斥、打骂就能成为心灵创伤,就能成为自己长大后不努力不上进不能过正常生活的借口。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的地位会越来越微弱,能够影响我们的是同学、老师和媒体。我们有能力从中吸取向上的力量,给自己寻找一个精神归宿,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过于强调原生家庭的不和睦,只是为自己开脱。
很多童年家庭幸福的小孩,长大后有很多也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成为社会的祸害。最著名的就是阿根廷的“死亡天使”卡洛斯普西,他的父母都是努力向上的老实人,给予孩子最适当的教育,衣食无虞。他自己不仅精通三门外语,钢琴技艺高超,是虔诚的基督徒,而且长了一张天使面孔。可是他是阿根廷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杀人魔。而且,纳粹头领希特勒的童年并不悲惨,父母对他很好,生活也很富裕。
现在很多小孩子自杀,或者杀人,往往不是因为父母不够爱他们,而是施与求不对称,互不理解。因为太爱了,所以孩子的抗压能力抗挫能力很差劲。
所以,如果一个人没什么承受能力,遇事自己不肯自救,给他一个再完美的原生家庭,他也改变不了多少。因为,他不自爱。
网友对原生家庭的控诉,大多是基于他/她现在过得不好:感情不顺,工作不顺,甚至交友不顺等等。所有负面的状况,人们都渴望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好过一点的理由,而原生家庭之罪是最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痛苦下去的借口。
我并不是替原生家庭开脱,我只想表明每个人都可以积极的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里跳脱出来,去获得一种成长的力量,而不是沉湎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只有无能的人,才会一遍又一遍地控诉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不做出反思和积极的改变。
知乎上一位答主“朵拉陈”这样说,我们可以通过创建新的人生经验和新的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用我们希望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跟自己相处,爱自己,鼓励自己,原谅自己。
2.
我妈妈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我姥姥姥爷是真正的那种老思想,认为儿子媳妇是自己家人,闺女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所以从小待她真是凉薄。妈妈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可是这唯一唯一的作用就是女人能干的活都要干,男人能享受到的你享受不到。
因为两个弟弟,所以妈妈上学都是零零碎碎的,家里需要她她就得随时回来。妈妈聪明,功课即使落下也能很快赶上。性子倔的她不甘心比别人差,可是最终还是因为跟姥爷赌气辍学了。后来姥姥让她去上学,她死活不去,还咬着牙说:“不是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吗?那我就不上了!”妈妈失去了她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她十四岁那年,村里来了扫盲班,妈妈嘻嘻哈哈地去学了几次,也没有坚持下来。其实,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干涉过她,她自己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二十岁的时候,村里一个在北京政府单位工作的人,回来说要给她父亲找个保姆,相中了妈妈,说跟她去北京,不会亏待她,将来可以在北京给她找个对象,安个家。妈妈拒绝了,理由是不识字,对方说可以学习啊,不要紧。可是妈妈还是拒绝了,她没有自信了。她又失去一次脱离原生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
妈妈长得漂亮,一直希望找一个有能力的男人,可是最终嫁给了我爸。用她的话说我爸是个最窝囊没本事的男人。她把这场婚姻的失败归咎于姥姥,说是她不同意分手的。虽然她后来也承认,姥姥虽然说她了,但是并没有逼她嫁给我爸,还是她自己愿意的。因为婚后日子过得不好,所以她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姥姥和爸爸的身上。
在她三十二岁那年,我上小学了,每天开始在家里写作业,我跟妈妈提议一起学字。不用说,她又一次拒绝了,说每天那么忙,那有空学习,你好好学习就行了。
我的妈妈,一生都在哀叹自己的不幸,当我和妹妹没有达到她的理想状态时,她哀叹的内容又多了我跟妹妹。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通过妈妈的大半生告诉大家,原生家庭我们不能选,可是命运给了我们很多次翻身的机会啊!为什么一把年纪混的不好,是因为你一次次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没有提高就只能困在谷底,无奈地接受生活的折磨。
苏明玉为什么能够成为三个孩子里最成功的一个,是因为她懂得利用自身成长的力量,她不甘心命运起初的不公,所以她努力奋斗,不放弃任何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家庭里也没有错。她从没有放弃努力学习,没有放弃将工作做到极致,她自强自立更自爱。这些,都是那些口里呻吟原生家庭害了自己的人应该学习的。
3.
当我们长大成熟,回过头反观童年那个时候的父母和自己,会理解他们,会释然:父母也是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他们无能、自私、暴躁、神经质、自欺欺人…总而言之,他们根本不是完美的人。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要求他们完美呢?
当我慢慢长大,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很多问题都跟我的父母有很大关系,我想改变,我不想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我开始跟妈妈沟通,我不寄希望她奋起去成为什么人,我只希望她不再怨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不再怨恨命运的不公,我希望她能是她自己的原因没有带自己走出困境。我成功了。她现在不再怨天尤人,她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无能,坦承姥姥姥爷那会日子太苦,都是不得已,我跟妹妹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会好好走下去。
当妈妈释然了,我觉得我也解脱了。耳边没有她不停的唠叨和埋怨,我轻松许多。我更接纳我自己,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当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又出现时,我及时意识到,我适时止损,并且我不畏惧,也不自责,这是父母给我的性格缺憾,我可以一点点修补它。
幸福的家庭会出现败子,不幸的家庭照样能走出精英。原生家庭会影响童年,但不应该困住一生。
童年幸福的人固然值得羡慕,童年的不快乐却并不都是成长的毒药。
雨果说: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前几天去公园里赏花,发现一颗奇怪的柳树:主干被锯掉了,旁边三棵嫩苗被扭曲在一起,扭曲的地方它们竟然长在了一起,有着丑陋的疤痕,可是,疤痕过后,它们三个又各自向天空生长。
人为的扭曲就像命运之手,它最初把你凹成了什么造型,你没得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伤口那里积蓄力量,然后向着天空尽力伸展。你喜欢太阳,你就枝干笔直,耸入云霄,;你喜欢风,就长得枝繁叶茂,迎风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