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假装生活,现实不会陪你演戏,读蔡崇达《皮囊》有感

图片发自App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人,许多时候我们相互参与着对方的生活,然而我们都只是彼此生活中的配角,我们互相不理解对方。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行色匆忙,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但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问问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过身边的人,重新审视真实的自己?

我的这些感悟,是源于最近所读的一本由蔡崇达所著的《皮囊》一书而引发的。

曾任《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编蔡崇达,在洋洋洒洒267万字的媒体报道后,感怀于大英博物馆的living and dying 的展览,想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并悼念逝去的父亲,最终写下了《皮囊》一书。

接下来这篇文章,主要抽出书中部分围绕蔡崇达家庭相关的几篇散文,分享作者蔡崇达的亲身经历,讲述他高二时父亲残疾到逝世,8年间里,一家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他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在这温情与残酷的故事里,每副皮囊背后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命,揭示这个现实生活的真相。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本书。


01 理解才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


对于作者而言,理解可能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当父亲离世后,他才恍然发现,这个和自己血浓于水、扮演生活重要角色的人,自己并不太理解。

作者16岁,刚上高二。父亲中风成了半瘫,从前讲话大声,一副江湖大佬气派的父亲,现在腰半佝偻着,半瘫的舌头,说两句话就开始不停喘气。

父亲拖着一副半瘫的躯体,身体不听自己的使唤,日常生活小到像吃饭这样的小事,也需要家人的协助;

将时光拉回当年场景,病情逐渐加重的父亲心情忧郁,作者和母亲时常被父亲当成“受气包”,一家人生活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忧郁不安。

作者理解病痛中的父亲心情烦躁,但对于父亲重病后真实的生活体验,显然理解的是不够的。

最初,父亲满怀希望,按照他的完美设想,普通人20分钟的路程,只要他每天花上4-5个小时走着锻炼着,从夏入秋,病情就能有所好转。

但瘫痪的身体没有被重新激活,反而蔓延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脚指头一个个失去知觉,膝关节逐渐失去掌控感。

现实生活很快就让他感到绝望。他不再假装坚强、艰难求生,而是开始唉声叹气准备通往另一个世界。他嘴里叨叨地念着以后自己不在的日子。

遇上生活里不顺眼的地方,便破口大骂,像小孩子一样撒脾气。每天家里总有不同邻居登门告状,讲诉着父亲邻里的小孩或小狗吵架的故事。

在文字的聚光灯下,作者才逐渐意识到父亲坚强、隐忍背后的辛酸。父亲丢弃了他作为父亲这个角色带来的包袱,不再恪守所谓的规矩。父亲用这样有些“任性”的方式宣泄着对这世间的不满。

就在这样的宣泄中,他发现自己“苦等”的死亡却还没有到来,面对调侃式的“老不死”称呼,他倒也欣然接受。

在用文字叙述父亲重病后的生活时,作者才真正走进父亲的内心,发现父亲的“怕死”、“等死”到“不畏死”,他曾一次次奋力抓住命运的绳索,却被命运一次次打趴在地上,直至绝望深深地种进心里,离开人世。

父亲的形象,也是作者的笔下书中众多人物的一个缩影,他们都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生命。

他们都曾面临着疾病、死亡的考验,他们曾大声呐喊、逃避、反抗,最后屈从又或不甘于现实生活,每个生命都在努力地说出自己皮囊下他们真实的声音。

其实,每个人都在向这个世界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或许有些微弱,但我们大多时候只顾着低头赶路,少有人真正听到这些声音,也就更没有所谓的理解。

这世间或许没有感同身受,但是当我们真正停下脚步去关注到那个人,并试图体验着他现实的遭遇,想象他背后的真实情绪时,我们才可能真正开始走向理解他人。


02生活的真相是海浪退潮后的满目疮痍


尽管,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走向死亡,但在我们真正的潜意识中,我们却总认为自己不会死。

直到有一天,到了某个年龄,身边的人发生了一些变故,患上了疾病,面临死亡,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死亡比我们想象中要近得多。面对磨难时,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强大。

《皮囊》一书中,作为全家的顶梁柱的父亲突然坍塌,家中还有两个虽已成年,但还在上学的孩子。

因为父亲的瘫痪,一家人的角色突然发生了巨大转变。母亲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姐姐分担着母亲的职责,而作者本人也近乎成为了准一家之主。

父亲的几次救治,耗尽了家里最后积蓄,一家人生活困顿,街坊邻舍也逐渐疏远躲避。

母亲每天傍晚跑到菜市场捡别人的剩菜,让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为了守护她和父亲朴素的爱情,竭尽全力攒钱,盖上了全村最高的楼房——一栋四层楼的房子。

而作者本人,则早早扛下了命运赋予他的责任,在北京一个个通宵的夜里,拼命攒钱写稿给父亲养病,工作三年后,开始有了一笔20万的“巨额”存款。

生活看似一切都在好转。

而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曾负重前行,身披坚硬、鲜活的皮囊,然而在皮囊之下,却掩盖着最不为人所知的痛楚。

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把破旧的加油站开了起来。以前这些“粗活”总是由父亲完成,在笨重的油桶面前,母亲显得有些单薄,一个人无法抬起油桶,母亲便坐在地上偷偷地哭。

他们一度以为生活熬不下,母亲想用老鼠药来了结现实生活的一切痛苦。

“你爸生病之后我就买了,好几次我觉得熬不过去,掏出来,想往菜汤里加,几次不甘愿,我又放回去了。”

作者曾在父亲乱发脾气时,掏出了母亲藏起的老鼠药,大喊“要不全家一起死了”。

当作者和母亲重拾希望,约定花5年时间,离乡北上,赚够未来父亲所需的医药费时,然而,在5年中的第3年,当全世界为世界杯的开幕而欢呼时,父亲却因摔了一跤病逝。

生活常常像是个苛刻的导演,生怕剧情不够有料,准备时不时给我们增加戏码。

在蔡崇达朴实的文字中,给我们撕开了一个个血淋淋的生活真相:每个人看似风平浪静下的面孔下都可能暗潮涌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体验着生活的切肤之痛。

许多人艳羡蔡崇达在大学期间就成为了某报社的主编,还曾荣获中国新闻业的最佳特稿作者,但年少成名的背后是不得不成名的家庭重负与辛酸。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越是成长,我越是不敢轻易对他人作出评价。

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某种行为背后却暗藏着过往生活的某个经历,所以他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个模样,而我们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也可能成为他人扎心窝子的尖刀。


03 不假装,请真实地生活


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一次对逝去人物的再一次对话,重新理解每个鲜活生命的人,更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但是对于我来说,真实生活却显得尤为重要。

皮囊,是我们坚硬而夺目的外壳,是我们的盔甲,这更像是一种伪装,一层保护壳。面对家人,放下伪装,我们多久没有用理解代替代沟?面对朋友,放下伪装,上一次坦诚交流是什么时候?

伪装,是对现实不完美生活的掩盖,而皮囊之下的“假装”,则是刻意的精心装点生活的美好。

现实生活里,“假装”的皮囊多隐身于朋友圈。在自己和外界构建的这个小小展示面前,我们越来越难以展露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每个“不好”的展示,都可能是一场风险。

“学习十分钟,P图半小时”,是不少人朋友圈的现状,或许也藏着我们曾经“假装”过的生活。

我也逐渐反思,自己是否也曾“假装”生活,或许我也曾粉饰这个不太真实的生活,用“努力生活”装点着自己的“门面”。

虽然说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假装”生活无可厚非。但现实不会陪我们演戏,结果也不会为“假装”买单。面对真实的生活时,少一份“假装”,多一份真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假装生活,现实不会陪你演戏,读蔡崇达《皮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