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历史之吕后|斩功臣,垂帘称制,制人彘,心狠手辣?遗臭万年?

吕后作为太后干政的创始人,迄今为止,一直具有很大的争议。人们普遍的印象里,吕后杀人如麻,手段狠辣,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尤其体现在在刘邦死后将其爱妃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这一点上。但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这段历史,个中利害关系的牵扯,也许会让我们对她的评价更为中肯。

01

这一年,刘邦43岁,在山东沛县担任着小小的泗水亭长。虽然身份卑微,但爱大言不惭。那天,沛县县令因家中来了贵宾,便设宴招待众人,按照礼金分上下席,一千钱以下坐下席,一千钱以上坐上席。

刘邦作为亭长,顺理成章来赴宴。他一钱未带却依然大摇大摆地坐在上席,并声称自己交了“上万金”。负责收礼金的萧何本就对刘邦很是器重,便没有戳穿他的谎言。但是刘邦的一席话却引起了县令家的这位贵宾的注意力。

他就是吕雉,也就是吕后的父亲。

吕雉是家中的长女,不满二十尚未婚配。吕公善看面相,一眼便觉得刘邦是可造之才,当即将吕雉许配给了刘邦。刘邦虽年逾不惑,但家中贫寒加之其风流成性,于是也没有妻子。刘邦欣然地接受了这个提议,而吕雉也听从了父命。

一个正常出阁的女子嫁给一个可以当父亲的丈夫,换作一般女子,必然很难接受,然而吕雉并未反抗。

等到她来到刘邦的家里,却发现刘邦还有一个外妇生的儿子,叫刘肥。而婚后刘邦花天酒地的习惯有增无减,常常夜不归宿,于是,吕雉就一个人负责起自己的一儿(刘盈,汉惠帝)一女(鲁元公主)加上庶出的儿子刘肥的饮食起居。

这时候的吕雉,无疑是古代遵从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的典范,在持家方面可谓是尽心尽责、任劳任怨。

02

刘邦在一次押解劳役的过程中,因为劳役尽散,无法完成朝廷的任务,害怕被问罪而打算起兵谋反。那一年,他四处奔逃,却忘记了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儿还在家里任人宰割。朝廷找不到刘邦,便将吕雉抓进了牢狱里。

两年多的牢狱之灾后,吕雉被救了出来,但是她再没向包括刘邦在内的任何人提起过自己收到的屈辱,而是在刘邦起兵反秦的过程中,充当起了给他送菜送饭的角色。

后来,楚汉之争爆发,刘邦势头大好之时,原本应该第一时间去接自己的家人,但是,他却在占领的城池到处搜寻财宝和美人,在此期间,项羽提前抵达了吕雉的住处。吕雉慌忙带着一家人逃窜,混乱中自己和几个孩子走散。于是和刘邦的父亲以及哥哥都被项羽抓了起来。

项羽本打算将吕雉做成肉酱,吕雉命在旦夕,但在项伯的极力劝说下,项羽才放过了她。

但是,这次事件,让吕雉对刘邦的感情,一下就一落千丈。

03

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此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由于担心自己突然驾崩而后继无人,于是早早立了刘盈作为太子。

而此时的朝廷并不太平,韩信被封为“楚王”。作为开国功臣,加之其张扬的性格,便立即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刘邦寻由一步步将韩信削职,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防止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又被人篡夺了去。

而吕后,正是看准了刘邦疑心重这一点,自发地打算代替刘邦做这个刽子手。吕后当即斩杀了韩信,甚至未向刘邦禀告。当刘邦出游回到朝廷,发现韩信已经死了,据《史记》记载,他的反应是,“先喜而后怜之”,说明刘邦对吕后的做法,其实是默许的。之后彭越被吕后杀害的过程,也与韩信无异。

于是刘邦与吕后,就此成了完美的政治搭档——吕后为刘邦“分谤”,而刘邦为吕后“分责”。倘若韩信、彭越这些开国功臣都由刘邦所杀,作为一朝帝王的他,必定会受到百姓与后世的责骂,所以吕后,实际是刘邦借刀杀人的“刀”;而吕后又必须依仗着刘邦的支持,才能有恃无恐地完成这些事,倘若刘邦去世之后再杀功臣,势必会引起朝臣不满,导致动乱。

所以说,韩信一席人的悲惨下场,其实不光是吕后的残暴所致,更应当归咎于刘邦的猜忌。

04

历史上有名的戚夫人,是刘邦建国后来到他身边的。年轻貌美又能歌善舞的戚夫人,马上就成为了刘邦的宠妃,并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

刘盈这个时候已经十几岁了,但是性格仁弱,跟吕雉恰恰相反。刘邦觉得刘如意更“类己”,于是萌生了废立太子的想法。刘邦给了戚夫人希望,使得戚夫人开始挑战吕后的权威。她整天在刘邦面前啼哭,想把自己的孩子立为太子,然而朝臣们都极力反对,太子不可轻易废立。刘邦犹豫了,这件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吕后一听到消息,惊慌失色,先是找重臣周昌向刘邦进言,并“跪谢之”,而后又向张良寻求帮助。

当时汉朝有四位隐士,民间称“商山四皓”,刘邦多次请他们出世为官,都被拒绝。张良建议吕后“卑辞厚礼”去拜访这四位贤士,请他们出山,向刘邦进言,吕后照做了,结果果真改变了刘邦的想法。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刘邦眼里代表着民之所向,象征着刘盈羽翼已丰,于是刘邦不得不放弃了废立太子的决定。

这,也为戚夫人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05

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在生前封刘如意为赵王,并派周昌去保护他。他认为周昌于吕后有恩,吕后当不会为难他。

在他弥留之际,只要一听到有人要伤害刘如意的风声,便立即派人诛杀。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

刘邦驾崩后,吕后刻意隐瞒了他的死讯,想要趁机多诛杀几个开国功臣,以巩固自己以及刘盈的权力,但是受到进谏,迫于功臣的力量巨大,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吕后妥协了。

但是对于戚夫人,吕后丝毫没有手软。她立即将戚夫人关进了永巷,让她舂米。

戚夫人在永巷唱了这样一首歌: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这首歌当即传到了吕后的耳朵里。原本已经忘记还在赵国的刘如意的吕后顿时起了杀心,她先将周昌接到朝中,痛斥他不让赵王进京,然后就把刘如意接了过来。

刘盈知道母亲的意图,想好好保护自己的弟弟,于是吕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直到有一天早上,刘盈出门打猎,因为刘如意年幼不能早起,就暂时分别了一个时辰,然而就在这一个时辰,吕后就动手毒害了刘如意。

并且对戚夫人进行了酷刑——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起了个名字叫“人彘”。这就是历史上的“人彘事件”。

不仅如此,她还让汉惠帝去看。汉惠帝看到眼前这个血肉模糊的“怪物”,当即就痛斥吕后的行径,还因此生了病。

本就体弱的汉惠帝在当政七年后病逝,可以说,其中的责任,吕后也占据了一部分。

06

汉惠帝病逝,膝下无嫡子。办理丧事的时候,吕后只哭不泣,她担心着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空缺的帝位由谁来顶替,自己才不会被驱逐。

当有人告诉她可以寻找汉惠帝与宫女私生下的孩子之后,吕后才放心,哭了出来。

汉惠帝流落在外的有六个孩子,吕后选了其中一个,并将孩子的母亲赐死。这一年,年仅3岁的前后主登基,吕后开始了彻底的称制霸权。

孩子渐长,知道吕后杀死了自己的生母,口无遮拦地说出了日后灭吕氏的话,吕氏便废了这个皇帝,又立一个,并同样杀死了他的母亲,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而此时,刘邦的亲生儿子,也被吕后杀得只剩下两个了,其中一个,便是后来的汉景帝刘恒。

07

从温文尔雅的吕雉到心狠手辣的吕后,她变了吗?

在我看来,是没有的。她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野心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虽然地位不高,但多少也是个官职,对当时正在被仇家追杀的吕氏一家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而且鉴于吕公的判定,刘邦必有大作为,所以,十几岁的吕雉的野心,就是要守住自己一家之母的位置。尽管刘邦花心,还有一个儿子,她也无怨无悔。

而当上皇后之后,为了皇位能万无一失地落到自己的孩子的手里,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威胁到刘盈的人,斩功臣,寻高人,杀皇子,当机立断,丝毫不手软。虽然手段残忍,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吕后作为一位政治女强人,她的成功也显示出了她异于常人的魄力和智慧。而功过之说,就见仁见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尖上的历史之吕后|斩功臣,垂帘称制,制人彘,心狠手辣?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