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文了,尽管忙碌,却总是感觉生活里缺了点什么,没错,就是写作。
写什么不重要,安静下来写就好,不管是写个人感悟还是学习收获,目的都是梳理自己的内心,让它更通透畅快。
昨天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讲的是作家不会告诉你的八个秘密,一看这标题,立马就被吸引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么,不妨就把文章的精华分享出来,顺便再加点个人感悟,加深印象的同时,也和文友们多些交流。
一、写作不易
写作容易,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盯着一张白纸,直到眼睛盯出血。(Gene Fowler)
1、任何事情只要你在行,都会很容易。但不管哪种体裁,作家们都会遇到统一阻碍——如何开始。
作家们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写作小白就更是这样了,“万事开头难”这话可不是白说的,果然是有道理。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2、开始总是很难的,当你发现坐下来写作很难,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如同锻炼身体一样,一旦开始,就会变得容易。
可以有一百种开头的方式,的确会有优劣之别,但不开始,又怎会知道孰优孰劣呢?
二、我们都在拖拉中挣扎
只有一种人,需要一杯水的频率比晚上哭闹的小孩需要奶嘴的频率还高,那就是写作中的作家。(Mignon McLaughlin)
洗好碗,给花园除完草,整理好书桌,削好铅笔,你把能干的都干了,除了坐下来写一个字。
对于不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挣扎真的是太平常了,有一种方法可以尝试——告诉自己这次先写300个字,然后就休息。相信我,最后你绝对会超出300字,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就是,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当一件事情已经完成时,自我的欲望已得到满足,如果工作还未完成,这一动机便使他对此印象极其深刻。
[完全没有开始]跟[开始了但没有做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让我们心安理得地耽于筹划,思考,权衡,做决定——尽管实际上,我们只是把执行的时间往后拖延;后者则会逼迫我们用尽办法,把这件事情做完,结束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这样才能让我们心安。
[填充目标]跟[从零开始],两者在我们心里上的理解,是全然不同的,最终的执行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三、文章都以不固定,待完成的状态存在
艺术永远不会完结,只有放弃。(达芬奇)
我们在读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感觉它是“固定”的,很难想象它们还能以其它形式出现。
事实上,作家对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并不这么觉得,他们的作品并不是按着读者想象中的那样,一气呵成,相反,很可能是由很多想法东拼西凑而成。
一篇文章——从章、节、段落——需要被调整,删除,扩充。在犹豫不定时,甚至必须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走向,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
正因为如此,作家从未感到作品“完成”了,总是有些方面有待调整。然而,每个作家都必须在某一时刻停手。
事实上,在我们写作时,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哪一次自己是百分百满意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东西,能做到基本满意,并且让读者有所收获,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四、我迷,故我写
情迷狂书,不能自已;于疯狂内心中积此习成癖。(罗马哲学家尤维纳利斯,《讽刺集》,公元前100年)
1、作家不是正常人,大多数人(数量多得吓人)不喜欢写作。他们一年大概只读一两本书,他们当然不会了解有任何原因需要将想法写下来,不论是一则博客,一篇日志还是一个故事。
看来,大多数人都是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写作的。如果你能一周写一篇文章,一个月读一两本书,那么你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2、如果你写作,一定是因为你对写作有一定程度的痴迷。一些作家谈论他们对于写作的“需要”,甚至笃信他们非写作不能活,如果生活中没有写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读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在《写作的禅机》中所说的:一天不写作,便会浑身不适;两天不写作,全身都在颤抖;三天不写作,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疯了;若是到了第四天仍不写作,他就如同一头野猪,绝望地在逐渐干涸的泥坑中打滚。
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对于写作的热爱,是那些惧怕之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