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古今中外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与方法

7、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在他主政期间,实行吏治革新、打击豪强、改革税收、整顿学政、清丈全国田亩、实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且收效甚大,一时间,国库充实,天下升平,人民安乐。单单就其政治谋略、经邦济世之才而言,在明朝没有一个可以与之比拟的,甚至放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是一个巨星。


张居正的远祖是凤阳人。凤阳是明朝的“革命摇篮”,朱元璋拉队伍的时候,一个叫张关保的老乡跟了进来。革命成功后,朱元璋当了皇上,张关保被封为千户。张关保虽然是个小官,但张家的家庭成分变了,住地也从此移到湖广。张居正祖父张诚是个护卫,父亲张文明仅仅是个秀才。纵向比,张家算不上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且日渐衰落。但横向比,张家与一般的贫民还是有区别的——秀才出身的父亲非常重视子女教育。

张居正幼时名叫张白圭,据说张居正出生前,其曾祖做了个梦:梦中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起。曾祖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以后能够光宗耀祖。

作为一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儿子的诞生给其父张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现在的很多父母相似,父母实现不了的梦想,通常寄托在子女身上。张白圭才几个月大,张文明就拿着唐诗在他面前读。

张白圭五岁时,进了私塾,而他在读书方面的天赋也随之显现出来:过目不忘,下笔成文。过了几年,先生叫来他父亲,郑重地说:“这孩子我教不了啦,你带他去考试吧。”

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顺利通过,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

1537年,十三岁的张居正参加乡试,成绩优异,但湖广巡抚顾璘觉得他年龄大小,为了磨砺张居正,故意未予通过。

1540年,十六岁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正式步入仕途,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通过对张居正成长经历的简单还原,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更是意义非凡。作为现代的父母,切不可错失孩子成长的黄金年龄,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大脑在7岁之前已经发育完成了85%左右,只有剩下的15%左右是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步完成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0-7是一个人一生的“关键期”。小时候,常听种地的父亲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对孩子而言,父母耽误孩子七年,将耽误孩子的一生!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认真对待孩子的童年!


8、曾国藩本身也是成功家教的典范


对于曾国藩,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的热情非但没有减少,反倒与日俱增。众所周知,曾国藩天生资质平庸,最终却位极人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被誉为近代唯一的圣人。

毛泽东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中评价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3

无独有偶,蒋介石也非常佩服曾国藩。据说蒋介石的案头就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那是为了取悦他那信奉基督教的太太,另一本书就是《曾文正公全集》。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影响力绝对非同一般。他一生的成就绝对离不开他后期的“每日精进”——没有一日不读书,没有一日没反思。但,说起他后来养成每天读书的这一习惯,根源还是得益于他父亲正确的教育。


说起这事,还得从道光十六年说起。这年,曾国藩二十六岁,但已是他连续两次参加高考(会试)落榜。放榜后,略有失意的曾国藩无意在京城逗留,他立即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南归。但,他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做一次“江南游”,进一步增长自己的见识,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的路”。

途经睢宁时,曾国藩身上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于是他决定上门拜访当地的知县易作梅,以便借点回家的路费。易作梅也是湖南湘乡人,和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都十分相熟,并与曾国藩也相识。他乡遇故知,易作梅自然要挽留这位老乡玩上几天。几天的交往中,易发现曾国藩虽然会试未中,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上感觉到,这位老乡今后必定是个非凡之人,前途无量。当他知道这位年轻的老乡身上的盘缠所剩无几时,便有心帮助曾国藩。临别时,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借钱做路费时,慨然应允,借与曾国藩一百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据史料记载,当时易作梅的一年的俸禄,也就是40两银子,曾国藩父亲作为一位私塾老师,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十五两银子。100两银子相当于易作梅两年半的俸禄,曾国藩父亲七年的收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曾国藩感动不已。

当船到达金陵(今南京)的时候,曾国藩下船游览,发现金陵的出版业非常发达,丰富的书籍让他流连忘返。一日,曾国藩在书肆中闲逛,忽然发现一套精刻的二十三史,印刷精美,油墨芬芳,让他爱不释手,他太喜欢这套史书了。一问价格,不多不少,刚好白银一百两。这对当时的曾国藩乃至他的家庭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书商似乎也看出了曾国藩对这套史书的喜爱,开价一百两银子一分钱都不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书是讲究缘分的,失去了这次购书机会,也许今后都不会再有了。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钱已经交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少用,所花费的应该有限。随身所带的一些皮袍冬衣,反正已是初夏,也不会再穿,索性全部典当了出去,也许勉强可以凑齐回家的盘缠。

想清楚了,曾国藩咬咬牙,把自己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典当铺,毅然把那部让他魂牵梦萦、倍加喜爱的二十三史全部买了下来。整套二十三史搬运到船舱中,散发出阵阵油墨的清香,让曾国藩如获至宝,倍感陶醉,心灵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快到家时,曾国藩突然有点后悔了:自己不仅连续两次会试落榜,而且还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已经有点没脸见家中父母了,现如今,自己又擅自借巨款买一套书,心情突然一下子变得很忐忑,很沮丧,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老父老母。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现在,不要说拿出家中七年的收入去买书,就是拿出半年的全部收入去买一套书,你的父母真的愿意支持你吗?就我所知,我周围朋友们的父母,包括自己的父母都不会同意的。犹豫再三后,曾国藩最终还是决定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借钱买书的事,如实向父亲禀报,并且做好了被父亲责骂的思想准备。

老父亲听完他的汇报以后,沉默片刻,然后不紧不慢的说:“读书人嗜书如命,理所当然。买书的钱我会慢慢替你偿还,你不必担心。但,须谨记,你所买的书,须认真仔细研读完,便不负这一笔书钱。”说完,便平静地走开了。

曾国藩听完父亲的话,沉默半响,然后跪下来对天发誓:“此生,若不每日读书,便为禽兽!”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不在赘述。

通过这一件小事,就足以证明曾国藩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具有非凡的智慧。试想,如果当时他的父亲臭骂他一通,甚至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曾国藩很有可能就不会有什么愧疚心理,同时,他读书的兴趣和愿望,很有可能同时也就被熄灭了,至少不会那么强烈,日后坚持每天读书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小。我们现在的很多父母,不就是经常干一些类似的蠢事吗?当然历史是不接受假设的。

一个人成材的因素固然有很多,这个单一的史料记载,也并不足以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曾国藩成功的唯一原因,但良好的家庭教育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


9、曾经的“笨小孩”却培养出优秀孩子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曾国藩被称为近代唯一的圣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都做到了。但据说曾国藩年少读书时, 记性实在不好。有一次,他用了一晚上时间,连一篇文章都没背下来,结果天快亮了,在房梁上的小偷实在忍无可忍,跳下来根据听到的内容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脑补一下当时的情景吧,哈哈哈……

其实,曾经的“笨小孩”曾国藩通过后天的努力,不仅成就了自己,同时,在他的正确教育下,他的子女品行都非常端正,其中次子曾纪泽、三子曾纪鸿和四女儿曾纪芬一生成就卓著。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曾国藩对他们的教育细节。


曾国藩一生有三子五女,长子、幺女早夭,次子曾纪泽,承袭了曾国藩的爵位。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没本事的人。受曾国藩开明思想的影响,跟当时很多人不同,曾纪泽不仅从小学习了传统儒家经典,还学习西方文化,尤其喜欢英语。曾国藩去世,曾纪泽守孝的时候,案头上还摆着《韦氏词典》、《英话正音》等书籍,坚持学习英语。他的这些举动,受曾国藩影响极大。曾国藩本人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先驱,而且还常常鼓励后辈,不仅要学习国学,还要学习西学。这个观点在当时,还是非常独特的。这个科举出身的父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学习那些腐朽的八股文。以至于后来,曾纪泽只参加了一次会试,落榜之后,向父亲提出不想再考了,曾国藩不仅没有反对,他还大力支持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这样的观念,不要说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是现在,依然还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现在的许多父母和他相比都相形见绌。

曾纪泽后来果然不负父望,正式出任为官后,充任外交使臣,访问欧洲各国。他的阅历、见识,也都高出同时代的许多官员。在担任外交使臣期间,值得称颂的是,曾纪泽曾凭藉个人之力,从沙俄手中谈回了新疆伊犁。在办事的时候,曾纪泽主张亲力亲为,又注重廉洁,跟当时清朝官员普遍的贪污形象相比,得到很多外国人的敬重。在洋务运动上,曾纪泽也贡献极大。他力主修建铁路,对朝廷某些官员的反对意见,进行严厉驳斥。对于修建铁路后带来的好处,曾上了一道完整的奏疏,从国防、河运、商贸、矿物等方面,进行很专业的论述。对于北洋海军,曾纪泽也极力奔走。正是因为他的这些功劳,而不是父亲的余荫,所以才在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少保,官衔正二品。

跟兄长曾纪泽不同,三子曾纪鸿对于做官并不感兴趣。对他来说,只有数学、天文、地理才是值得耗费精力探寻的事物。曾纪鸿的这个做法,曾国藩也不反对,还鼓励道:“纪鸿儿亦不必读八股文,徒费时日,实无益也”。身为文史大家的曾国藩,实在难能可贵!曾纪泽小时候读书,遗传了他老爹的特性——记性不好!曾国藩就写信告诉家里人:“若令其句句读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应当每天选五、六百个字,专门教一遍,解一遍,读十遍,就可以了。”正是有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曾纪鸿才会在社会上整体偏文史、重科举的大环境中,做出不参加科举,全心全意投身数学这种非同寻常的举动,并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书籍。4


曾国藩由于常年在外为官,主要通过书信的方式教育子女,一生所写书信颇多,其中较著名的是儿子纪鸿九岁时,专门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内容如下: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大意是说:吿诫儿子习劳习苦,不要沾染官家气息,保持寒素家风;读书写字不能间断,早上要早起,以此培养勤奋的习惯。希望儿子重点放在德行的修养上,不必过多地考虑功名之事,因为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来修炼的,宁愿子孙做君子而不做大官。


曾国藩的这封家书,既体现出了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又体现出他对儿子的尊重——即便是到现在,就我们一般人能理解,九岁的孩子还不完全懂事,不要说写信了,就是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都是在和大人谈完之后,顺便和孩子谈一下,而不会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地,专门为他写一封信,更可况是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里。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实在难能可贵。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曾国藩对女儿曾纪芬的教育。曾纪芬,就是广为人知的“崇德老人”,一生福寿全归,可以说完全得益于她父亲传给她的一套修身治家办法。


曾国藩曾对她讲:“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吾辈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无他法。”曾纪芬始终牢记在心,自奉俭约,即使后来年纪大了,每届大寿,子女想送些珍贵的礼物来,都一定会被她阻止。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即使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仍随时耳提面命,管束查察从不疏忽。她说:“教导儿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当从大处着想,不可娇爱过甚。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实提携,使子女力争上进,才能使子女他日成为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人。”她的儿子聂云台长大成人,不再步入政界,而是经营工商业,开办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从事纺织,凭着经营之才,成为上海炙手可热的大财团。

进入民国以后,聂家移居上海,在威赛路筑园建屋……曾纪芬也已六十岁,自号“崇德老人”。她把曾国藩的那套修身养性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起居定时,饮食以三餐为主,以素食为主,不饱不饿。饭后走一千步,每天睡前用温水洗脚,即使是三九严寒,也把双脚露出被外,不大喜大悲,一直到九十一岁死时还耳聪目明,神智清楚。5


通过研究曾国藩家族的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及家族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父母者绝对不可轻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三章 古今中外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