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艺人生,在喧嚣的北京城,他誓要拯救中国消失的铁匠!

光线昏暗的屋子,

一块烧的通红的铁,

一个汉子手持一把锤子和一把钳子,

夹住那块铁,

放在铁砧上用锤子不断敲打。

四处飞溅的火花与不绝于耳的敲击声,

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家想象中,很久很久以前的铁匠和他的铁匠铺。但你能想象,在车水马龙、现代化气息十足的北京城,也存在着这样复古韵味十足的铁匠铺吗?

来自云南的蔡德全曾经是一名画家,从小他就对铁匠铺子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1996年,他远赴北京开始闯荡。因为创作需要,蔡德全想找铁匠铺加工一些东西,才发现根本找不到铁匠铺。心生疑窦的他,便做了一个全国范围的铁匠铺生存状态调查。

这一调查,他才发现“铁匠铺在全国处于快速消亡的态势,这是社会生产变革的必然。时代巨变,生产中大机器的出现和使用,不再需要这些手艺,没了用户,铁匠最终成为没人愿从事的辛苦行业。”

于是,出于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目的,2012年,蔡德全在北京开启了自己的铁匠事业。初创时期,因为对铁匠打铁工艺流程不甚熟悉,蔡德全的双手经常伤痕累累。而噪音、高温、粉尘这些打铁时的副产物也在困扰着他。不过他都一一克服并坚持了下去。

蔡德全在打铁时,并非是一味地复制传统技艺下简单枯燥的成品,而是将自己的美学积累与艺术创作想法融入其中,非常“走心”地将每一件亲身手工打造的铁器变成独一无二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品。

当锤子与铁块发生每一次碰撞,迸发出每一朵火花,都是人与铁的亲密交流。蔡德全说,他从中体会到了一种类似佛教“修行”的感觉。内心深处得到了非常大的满足。本来冰冷坚硬的铁器,此时此刻也变得与人更加亲近。

在日常创作中,蔡德全也在不断创新。铁钵的创作,就是其中一个案例。钵作为一个东方独具,带有生活宗教双重性质的器物,具有较大的创作与构思空间。而且之前从未有人用铁来制作钵,还处于待填补的空白状态。这样一来,蔡德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挖掘出了一个突破点,从器物的角度上丰富了一个器物的类型。可谓一箭双雕。

关于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蔡德全认为这二者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呈现出一种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手工艺的一些技法使艺术作品得到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思想介入到传统手工艺里面,又给传统手工艺提供了艺术上的一种灵感。这是中国手工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蔡德全不仅自己一人身体力行守护传统铁匠技艺,他还发起了“铁匠铺拯救计划”,力图让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让打铁这项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不至于消失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

“我以我手铸我心”。

不仅有硬度,也饱含温度。

一双手的创造,交给一双手来使用,这就是铁匠传承的时光密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铁艺人生,在喧嚣的北京城,他誓要拯救中国消失的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