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活过天寿的日子

物演通论

今天既是生日,也是活过天寿的日子,在这个稍显特殊的日子里想讨论如下四项内容:

1.跨入39岁即是活过天寿的原因;

2.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3.为何读书和读什么书;

4.新思想的力量。

一、跨入39岁即是活过天寿的原因

人类自古就追求长生不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有。

人类在文明化以前,平均寿命大约是39岁,而所谓的寿命是指生殖交替的自然规定。所谓的天然寿命(天寿)是指亲代在性成熟期养育的孩子达到性成熟,亲代就得死亡。作为亲本,如果他们所养育的子代已达至性成熟阶段,亲本如果不死就意味着他们还要跟繁殖力更强、生命活力更强的子代争夺资源,那么这个物种在自然状态下就会处于延续劣势,将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人类的性成熟阶段是14-16岁,有旺盛的生殖期大约10年。在自然状态下到达25岁左右生出孩子以后将其养育至性成熟阶段时,亲代的年龄已经达到39岁左右。如果此时亲代还不死,就会对这个物种的存在造成危害,很可能导致该物种在自然状态下快速死灭。

在漫长的演化史中,为了维护物种的自然延续,人类在39岁以前的严重疾病者都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能将基因继续下传的个体其基本状态就是39岁以前的重大疾病量特别少,但是39岁以后个体生殖能力和生命活力都下降,产生基因下传的概率大大降低,于是自然选择不会在对这个阶段以后对出现重大疾病的个体做选择淘汰,这就是人类文化以后,寿命大幅增长下但各种怪诞疾病大量爆发在39岁以后的原因。(各种重大疾病保险保费大调整设置的点基本都是39岁,也可以做为一个有力的佐证)

因此,过了今日正式迈入39岁,也是活过天寿的日子,同样也是0岁的开始。

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按照现代宇宙论,整个质量态宇宙由能量态宇宙爆发而来,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在宇宙大爆炸以前的那个状态被物理学称为“奇点”,其属性无法言说。

对于绝对存在者来说无需对存在本身发问,更无需设置对象。

无论这个“奇点”的属性无法言说还是无法描述,但可以肯定“奇点”本身也不是圆满地绝对存在。正是由于存在着“最显完善的缺憾”,才致使“奇点”发生“大爆炸”。也就是说,这个带有“最显完善的缺憾”的“奇点”本身的存在状态也是不完满的,作为其后衍分化的相对存在者来说都缺乏存在资格,或者说所有后衍相对存在者都不足以存在而又不甘于不存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生出了各种人生意义。

人类作为自然物演的末端代偿形态,必定是最缺乏存在资格的相对存在者,所以在人类身上所展现出最强的意志和能动性,这才是各种所谓的“意义”能产生的唯一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人是最缺乏存在基础的相对存在者,既然人生实在是毫无意义,故不断追问世界之本源,在新的世界观思想体系下重解世界,将那些毫无必要的烦恼尽可能地减少,这可能才是度过毫无意义人生的最佳方式,这是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的时候,人生可以被重新赋予不同意义的根本原因。

三、为何读书和读什么书

说起为什么而读书,被洗脑最多的定是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人似乎都直接被抖音和各种直播收割了时间,书可能买了很多本,但基本都没看过,刷手机代替读书已是当前绝大多数人的常态。

人类的意识可以大致分为五层,它们分别是:下意识、上意识、潜意识、显意识和思想意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基本处于显意识状态,但是实际上越原始越低的存在形式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显意识实际上被潜意识、上意识和下意识所规定,而最后的第五层思想意识层在日常状态下无法调动,能够启动这层意识的仅限三门学问:数学(含几何学)、物理学和哲学。

从生物智能发展的阶梯来看,狗比鸡高一个台阶,猪比狗高一个台阶,猴子比猪高一个台阶,人类比猴子高一个台阶,人类高出的这个台阶仅限于第五层,即思想意识层。这个思想意识层被人类中的极个别人调动出来并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体系模型,由此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所以可以说人类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思想家建构的思想通道里。有人类学家统计从人类出现到现在,地球上过往的人已经超过1000亿,但能创造世界观者不超过20人,简直就是寥若晨星,正是这些极度调动思想意识层的极个别人为人类建构了世界观体系,而人类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意识到这个事情,因此启动思想意识层成为最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世界观体系的建立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去理解世界观体系同样需要启动不逊于构建者的思想意识,唯此才可以理解世界,这也是唯一的读书原因。

读书是一个思维过程,力争每一句话都与作者的思想流契合,可以这样描述这个过程:我不是在读书,我是在读思想;我不是在读思想,我是调动思想;我不是在调动思想,我是在酝酿思想;我不是在酝酿思想,我是在整理思想;我不是在整理思想,我是在发掘思想。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深入直到把自己的思维完全导入作者的思想体系,这才有可能启动思想意识层。如果能理解启动思想意识层的难度,那么就必然不会轻慢任何极度调动智慧的先哲,他们是人类思想的阶梯,他们的著作都是在他们所处时期信息量下做出的最精密证明体系,因此读这种书才能叫读书。

在理解了什么是读书以后,该读什么书自然也就显现:基础理论物理学,特别是牛顿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所著《相对论》以及其他理论物理学家的书籍,欧几里德的《形论》,西方古典哲学其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著作。这些书才能真正有机会调动思想意思,调动作为存在度最低后衍物系那储备着的代偿增益能力,这才是生而为人最该有的样态,虽然这种样态在现实中往往被那些自诩为人的人称为麻木不仁或冷漠无情也罢。

四、新思想的力量

按现代宇宙论,宇宙的年龄已经超过137亿年,而人类的文明才几千年,就在这短短的数千年中,人类的世界观体系发生过五次重大变革,每一次世界观体系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

所谓世界观其实和宇宙观是同一的。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子的尸子曰: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今来谓之宙。这是对宇宙观最好最精确的描述。所谓四方上下谓之宇,指空间;所谓往古今来谓之宙,指时间。而中国人通常认为自己有世界观但不清楚宇宙观,往往把世界观当做是人文观看待,而把宇宙观作为自然观看待。世界这个复合词是在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所谓世,指家世人世,很显然这是指时间;所谓界,指地界国界,很显然这是指空间。

因此所谓的世界观就是宇宙观,而且就是时空观,人类所发生的文明大发展都是建立在时空观的变革基础之上。从最早的天圆地方说(盖天说),到地心说(西方以托勒密为代表,东方以张衡为代表),再到日心说(哥白尼为代表)开启了科学时代的大门,再到牛顿绝对时空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经典力学体系,再到爱因斯坦相对时空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现代核能时代和电子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时空观如此重要,因为人类产生任何问题的普遍判断有效性,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基础理论的系统证明上。这种基础理论的最底层就是世界观体系。一旦这样的世界观体系是经过第五层即思想意识层调动并精密证明的话,那么跟这个基础理论相关的所有问题的结果都会被自然导出。

每一个新思想的产生最初总是很不入流且特别小众的,但是如果这个新的学说是经过严密的逻辑证明并且符合逻辑三洽,很可能这个全新的基础理论模型会让以前某些不能理解的问题产生突然理解,它甚至会缔造重新看待世界的事实组合系统,这就是新思想的力量,这就是在活过天寿以后即将改变我生活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活过天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