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来说,工作越久,对工作就越没有激情,每天浑浑噩噩地重复着起床,挤地铁、打卡上班、下班,然后开启新的循环,日复一日。
如何开启新的一天,避免“上班如上坟”?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你答案。
本书的作者卡罗琳·韦布是麦肯锡资深合伙人。所以整本书的叙述结构也非常有条理,很符合金字塔结构的表达原则。
首先,本书介绍了三项基本心理学研究,再基于这三项理论,就明确人生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结交管理人脉、做好聪明决策、有效沟通、控制负面情绪、保持旺盛精力这七个主题,提供了一些简单但实用的小技巧。
所以这也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书,看完这本书后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
一、来源理论
本书的很多技巧,都基于以下三项心理学理论。
一)人类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
快系统反应快速,可以将你的大部分行为自动化,走捷径过滤掉“不相关”的信息和选择,以此减轻深思熟虑系统的负担。这个系统多数情况下很有用,但它全凭本能,做不到完全客观,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影响力》这本书中,利用快系统影响别人的例子比比兼是。
慢系统负责推理、自我控制和前瞻思维等复杂功能。它擅长处理所有陌生、复杂或者抽象的事情。但这套系统容量有限,很容易疲劳。如果使用过度、容量过载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你就很难保持睿智、平衡或可靠的状态。
只有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两套系统,为慢系统发挥最佳功效创造条件,知道何时该放慢节奏,从无意识状态中出来。才能让我们的思考更加高效。
二)在潜意识中,我们有防守系统和奖励系统两个系统
防守系统一直在察觉人身安全和理智所面临的威胁,当察觉到危险时(包括身体威胁、别人的语言威胁、陌生的环境和照片等),肾上腺素就会飙升,让我们心跳和呼吸加速,这个时候会表现出三种状态:冻结(如被质疑时气到说不出话)、逃避(如感到威胁的时候赶紧逃跑)、战斗(如和别人针锋相对,甚至动手)。
奖励系统一直在寻找潜在的奖励,如食物、性、赞扬和愉悦。一旦我们大脑的奖励系统发现了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它就会释放触发我们体内欲望和愉悦感觉的神经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和内啡肽),激发我们去追求所有可能带来奖励的东西,让我们处于一种期待、探索的精神状态。
日常生活中,两个系统一直在不断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处于不同的模式。
处于防守模式时,你将变得不够聪明、灵活,因为你的大脑将本就稀缺的脑力资源部分用于启动针对潜在“威胁”而做出的战斗–逃避–冻结反应,因此大脑的深思熟虑系统能量不足。微小的个人琐事也能触发防守模式。
处于发现模式时,你会体会到愉悦的感觉,比如社交时的归属感或认同,个人自主权、胜任感或使命感;了解或体验到新事物带来的信息奖励等。这都会让你心态更加积极。
为了在处理工作难题时能调动最丰富的资源,最好能敏锐地察觉到你是否陷入防守模式。重新集中精力于眼下情境中的潜在奖励,也有助于你重新调动深思熟虑系统,让自己重回发现模式。
三)精神和身体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如睡眠、锻炼、冥想等。能立竿见影地影响我们的智力、情绪等。例如简单的深呼吸,就能立刻放松我们的心情。
具体而言,如果你睡眠充足,进行有氧运动,花一些时间进行正念练习,你大脑的深思熟虑系统会表现得更佳。而模仿与快乐、自信、放松相关的肢体动作可能会告诉你的大脑:你确实很快乐、自信、放松,从而创造一个自我实现的环路。
这三项研究直接关系到我们该如何巧妙、高效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创造出收获真正高质量生活。
基于以上三项心理学研究,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总结如下:
二、明确人生目标
1、花几分钟思考,今天重点关注哪些事
每天早上在离开家去公司之前,花时间清理大脑,先深呼吸,然后问自己:今天最重要的事项是什么,我希望把注意力集中在何处。
当给自己这样一个深度的思考时间后,那些此前没有意识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才会浮出水面。保证自己一到办公室能就百分之百准备就绪。
2、罗列事项清单的时候尽量把目标化整为零
事项清单尽量将目标拆分成可具体执行的小任务,任务中包含大概需要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做法。比如,在事项清单中简单地记下学习英语这个任务,就不如将这个任务分成三步:1)花15分钟搜索英语课程;2)花半个小时学习英语课本1-5页。在每次执行完一个小任务后,也能体会到划掉任务的快感。
3、制定计划的时候采用“如果出现X情况,那么就执行Y”句式。
这个思考句式,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演练预定的执行动作。比如,可以在开会前思考:如果对方提出XX问题,我就XX。可以让会议更加游刃有余。
这个方法也可以让我们的习惯与日常生活绑定。比如:如果下班打开家门,我就换上跑鞋出去跑步。
4、用仪式感启动生活
大脑的神经元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夕阳、听到某首歌,可能就会想到之前的某个回忆。有时候这种现象会产生坏的效果。比如之前在演讲中发挥不好,会让之后的每次演讲都更加紧张,从而发挥更加失常。但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现象,主动建立仪式感。比如每次演讲之前,都深呼吸三下,或者轻哼某首歌,提醒自己进入演讲状态。将身体的紧张信号转换成冲锋号角,暗示自己:手心冒汗也是提醒身体进入“备战”状态的一种信号,,这是大脑和身体在为我迎接挑战做准备。”从而将自己引导回发现模式。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工作之前,可以选一个特别惬意的场所,为了让思维更发散,可以找一个开放的空间思考,为使谈话轻松,可以选一个温馨的场所,不要选会议室。要使思维特别清晰,就先整理一下桌面或办公室。
5、利用“心理演练”的神奇力量
科学证明,我们在想象某事和实际经历某事时大脑的激活方式相差无几,重合度在60%~90%之间。
哈佛大学研究员阿尔瓦罗·帕斯夸尔–里昂(Alvaro Pascual-Leone)和同事们做的一项实验心理演练的功效。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初学者学着在钢琴上弹奏一段音符,然后让他们练习一周时间,在这一周内测试他们弹奏的准确度。
两组受试者的差别在于:一个组只能在脑子里“练习”,他们坐在键盘前但不允许触碰琴键,只能想象自己弹奏音符;而另一组可以实际弹奏,演练的时间相同。结果呢?两组都学会了弹奏那段音符。随后第三天,两组的准确度相当。第五天,可以实际练习的那一组略微领先,但在给“想象演奏组”仅仅一次实际上手的练习机会后,他们就赶上了每天都上琴练习的那一组。
所以,在大脑里演练某个特定行为越频繁,大脑中相关神经元的联系通道就越强,在最需要这个行为时就能很容易地把它调动出来。因此当我们花时间在脑子里想象自己淡定沉着地处理某个情况时,实际上就给了大脑一个机会演练,让我们在关键时刻能轻易找到合适的神经元联系。
心理演练的过程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感官信息,不仅是视觉图像,还能调动声音、感受、气味甚至味觉等。从而激发我们大脑中更多的神经元联系,比如,可以在准备演讲时会回想自己以前某次演讲成功时的会场情况,同时还会想到关于那次成功经历尽可能多的细节,比如现场的声音、其他人说的话、自己心中的感觉,甚至有可能想到演讲前吃的食物。
三、提高工作效率
抛开资本家996式的压榨不谈,理想的工作日常,一定是能够在工作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然后准点下班,避免瞎忙。所以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是至关重要的。
1、四象限法
可以将一天的工作划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维度。这个方法简单但有效,因为尽管我们努力工作,但一天之内完成所有待办事项根本不现实。而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最吸引眼球的,而非真正重要的事情之上。四象限工作法就是让我们保持将精力集中在重要事项的定力。
2、一次只做一件事
很多人喜欢一心多用,这样确实能给我们一点效率高的错觉,而且大脑的奖励系统也喜欢新奇事物和与人接触,尤其是意料之外的人和事。所以每当有消息提醒,都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奖励。所以每次工作被打断都可能带来有意思或好玩的趣闻花絮。尽管那只是一封垃圾邮件,但我们也总是忍不住要去看,但是这样会让我们从当前工作中抽离出来。
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避免频繁被打断。更进一步,同一件事情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细分任务,类似于流水线的细分工种,每次集中解决一件事情。
比如写一篇文章,可以划分为收集素材、组织文字、发布三步,每次都需要不同的思维模式。搜集素材的时候,需要大脑完全开放,启动扫描模式;组织文字,意味着要停下来仔细思考整个文章结构;发布文章,要决定什么标题和封面更容易传播。在来回切换时经常分心,可以把同类型的任务放到一起,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而且每项任务的质量都更高。
以我自己为例,平常工作时会涉及到写一些汇报材料。在写完一篇材料检查的时候,我会通读三遍:第一遍专注于文章逻辑是否顺畅,第二遍专注于语句是否通顺、第二遍专注于有没有错别字。每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反倒比全方位地检查一遍效率更高。
3、刻意“停工”,时刻“复盘”
完成重大任务、学习一些新东西,或者开完会之后,可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会因此做出哪些改变?),短时间的思考和复盘就可以提升每次经历的价值。
迪·斯特凡诺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在新员工入职培中训。研究人员把员工分为两组,所有新员工的培训内容一样,但要求A组员工花15分钟写下当天学到的至少两个重要内容。最终发现:花时间停下来思考的员工在测验中的表现提升了23%。
在工作中,可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想想今天都干什么了,有什么收获,达成了什么目标等等。避免陷入瞎忙的境地。
对我来说,我读一本书后,写读书笔记的时间几乎和读书所用的时间差不过,其实也是对这本书的一次精心复盘,这也比多读一本书收获更多。
4、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辆赛车。要保证大脑一天内能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高效运行。休息不仅仅指睡眠。在每天的不同任务“区域”中间,安排短时间的停顿也是一种休息。比如,如果你花了一小时写完邮件,就要给自己几分钟时间站起身,伸伸腿,清理一下大脑,然后再奔赴下一场会议,或者做一段时间的分析或创意工作。
5、想到就赶紧记下来,将任务外包给记录工具
大脑内存是有限的,如果有灵感迸发、或者临时来了一件现在无法立即处理的事情,就立马记下来。不要将精力浪费在记忆待办事项上。
6、将不太重要的日常决策自动化
我们很多时候会将一部分的脑力浪费在日常微不足道的决定上:吃什么,穿什么,什么时候锻炼,什么时候睡觉,要不要接电话等等。因此可以把一天中那些不太重要的日常决策自动化,设置简单明了、不需要思考的规则。这样能为更重要的思考腾出脑力空间。
之前看到做出过多款爆款内容的B站UP主@老师好我是何同学 的访谈。他经常点麦当劳,不是因为麦当劳多好吃,只是麦当劳的标准化食物可以避免思考今天选什么外卖(虽然这种方法不建议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