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样?教育该是什么样?——《他乡的童年》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样一部纪录片,优酷出品,一共五集,目前还只能看到前三集。曾经是一名战地记者的导演,拿起摄像机,走进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最后回到中国,用一名母亲的眼睛,探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教育之道。

都说现代人多焦虑,作为父母,焦虑之首当算教育。从望子成龙到光耀门楣再到如今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有甚者“不能输在射精前”,无一不显示出中国父母对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关注,也显示出整体社会的焦虑。择校、择名校、学区房、各类补习班,各种考证。作为一名8岁孩子的母亲,我也不能免俗。暑期里儿子上了数学班、美术班,除了暑假作业外,还有各类其他补充类作业。但就是这样,他在同龄人中仍算课上的比较少的。作为一名曾经的教育者,我见过一个大班的孩子,周六上午乒乓球,下午英语,周日上午作文,下午数学,晚上还有一次钢琴课。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曾被同学诟病没有给儿子在“正确”的年龄给予他“正确”的英语启蒙。偶尔和同事聊天时也每每因为孩子学业上的问题各种吐槽,大吐苦水。私下里也曾因为自己对孩子过于严厉而自责,可是只要对上孩子的学习,还是忍不住河东狮吼,面目狰狞。

其实说到这里,自觉自己将教育和学习划上了等号,这难免有失偏颇。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大课题,又岂是三言两语就可说通说透的?

当然,《他乡的童年》中各国,展现出来的无论是幼儿园、小学或是大学,都只是个体。就像上海在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一样,上海的孩子并不能代表全中国的学校教育质量。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个体中一窥其所在国家教育的特点。就像日本的幼儿园中强调自然,强调集体性,强调分享,芬兰的学校强调自由,强调平等,印度的大学中支持辩驳,支持个人观点。

这三个国家中,毫无疑问,芬兰的教育是最让孩子们向往的吧。没有考试,没有竞争。

“什么是成功?”“有点钱,有妻子,有一份工作.”

“什么是最好的?”“没有最好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好。”

“学校的墙这么空,不贴些什么吗?”“不,这就是建筑。建筑本身就是艺术。”

“最好的学校是哪里?”“离你家最近的那一所。”

这最后一段对话会让多少为学区房跑断腿、折断腰的中国父母“羡慕嫉妒恨”呢?

只是这样的管中窥豹,又怎能窥见全貌?

现在很多家长或早就规划好或倾尽全力的将孩子送出国门,或曰“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或曰“中国教育太死板,压抑孩子天性”,这样的谋划,是否真的“正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报道长篇累牍的描述被国内教育“压迫”、“折磨”的孩子到了国外如何大放异彩,如何被“妙手回春”。

最近热播的《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虎猫猫爸》等,无一不是在说孩子的教育。引起热议的同时,也引起了观众对中国教育的感慨和讨论。

“快乐教育”说了多少年,可是现在有哪个家长敢大声宣称“我就让我的孩子快乐成长了”。“快乐学习”说了多少年,可是涉及到学科知识学习,有几门是真正快乐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的孩子是真的将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是,这样的孩子能有几个?就拿我家的孩子做比,他可以非常认真的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也能够主动的完成我布置的补充作业。在学校会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帮助同学,在家里也比较贴心,学着照顾别人。可即便是这样,我也不敢说他能把学习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很多国家都拍过与教育有关的电视电影,对本国教育的优劣进行了探讨,如新加坡的《小孩不笨》系列,日本的《龙樱》,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等,不胜枚举。虽然不能够单纯的从几集电视剧或几部电影中得出“教育是什么”的答案,但也能够从中感悟一二启示,激发一些思考。

所以,教育到底该是什么样?

我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目的说的非常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是这样笼统的目标,我们又该具体做些什么来实现它?

这部纪录片是种呈现,也是一种对比。就像开篇的那副图中所说的一样,没有哪种教育理论是完美的,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养白猫还是黑猫”的问题,而是我们要抓什么老鼠的问题。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很期待,在周轶君导演眼中,中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她将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来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教育?她又会给观众留下怎样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是什么样?教育该是什么样?——《他乡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