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着急,该有的,你做好最好的准备,属于你的,会一点点向你兑现。谈写作路上的故事,遇见写作路上的你。
有空翻看自己高中同学录,其中有一个同学这样留言:
你什么都好,学习好,长得好,人白皙又高挑(这位同学实在是会夸人),但有一点不好(果然人类所有的套路都是一样的),但是说出来对你一定会很好,那就是性子不要太急。
现在去看当时的自己,确实是性子急,性子急的体现是什么呢?有的题目做错了,甚至不会拿出时间去做第二遍,而是对着答案过一遍,就以为自己会了,年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
嗯,是自己以为。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的英语和数学一直到高二之前都是在及格线上下浮动。
现实一次次的打脸,便是每次考试基本都是错一样的题型,甚至一样的题目。老师不止一次的在讲坛上讲:这个题我讲过,这个类型我讲过。
我想,他的话不是讲给我一个人听,因为心急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总想通过最少的付出来换取最大的回报。
但,我把他的话当成是说给我听,于是选择慢慢改。一门课,准备一个小本本,一道题错了,便把这道题的错误原因以及解题思路,加上涉及知识点,慢慢的整理在本子上,即便一道题耗费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也在所不惜。即便要熬夜去完成其他的作业,也在所不惜。
慢慢的,错题本厚了,做题的错误率便下来了,整理一遍后,我能够把这样题目的来龙去脉全部掌握下来,再碰见这类题目的衍生题,也能够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结果是,到了高三,我的数学和英语慢慢的超过100分,然后是接近110分,最终高考的时候,英语还考进了班级前五名,数学考了131分,再不是那个为了提高成绩,每节课都要被提起来爬黑板练题的女生了。而到了高中毕业,积累的错题本有厚厚的五大本,各科都有,以英语和数学居多。
后来在兼职课堂上,碰见心急的学生,也会耐心的教给他们这样的方法,屡次不爽,甚至有三四位学生考取了国内顶级院校,真的是慢下来寻找方法,比快起来追求速度,要有效的多。正好迎合了那句古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每一个人,都是用尽一生在成长。每一步路,都是一种修行。当我们被所谓的成功学麻痹时,忘记了成功成才成熟成长,虽然一字之差,却有着极大的区别。在价值理念丰富多元的当下,对成功成才和成熟的界定也越加的多元,成功是阶段性的,而成长是一生都要完成的功课。每个人即是自己世界的超人,也是整个世界的普通人,而也正是这全世界的普通人,构成了一个温暖且多元的世界。
朴树曾经在自己的歌曲《平凡之路》中唱道: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歌词是经历过大江大河之后,才看到了平凡的可贵。
有的人会说,可惜多数的我们都不会到达那样的巅峰,而只会一辈子平凡。
可是那又怎样,每一个人都是美丽而又独特的个体。每次我好奇的站在路边,像个神经病一样看着来往的车辆和人,从他们脸上的笑容或者愁容上猜测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更多的时候,在听朋友分享的时候,听他们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大小故事,才发现一个人之外,世界是那样庞大。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爱着她或者他的人来说,都是整个世界。
职场上的妈妈们在工作之余想着回家如何给孩子辅导功课;职场上的爸爸们在杀伐决断之余想着怎样陪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周末;忙碌的不可开交的恋人们,在茶歇的间隙,想一想下班和另一半共度晚餐,便会嘴角上扬。
是啊,平凡的你,对爱你的那个人来讲,就是整个世界。
所以,我从来都不认为,平凡人做不了了不起的事,而是以为,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了不起的。
就像写作。但凡有写作和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完成的,写作是人人可为的用心表达,只不过,选择这条路,如果出自热爱,那么就要接受“路漫漫兮其修远”的上下求索了。
有人讲,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我想他只说对了一半,我理解的是,读书,思考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自我投资。读书是输入,思考是加工,写作是输出,三者缺一不可,而每一个都需要时间与精力的投资,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见成效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写作的成长也是漫长的历练。这也是支撑我一直写下去的原因:如果你连自己的兴趣爱好都难坚持的话,还谈什么成功。
既然是兴趣爱好或者理想梦想,就要给它足够的时间成长。
用心做事地人不纠结。对待写作的态度,淡然一点,用心写就好了,管他南北与西东。
用心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本身,就很了不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