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烘焙中看到的自己

燕麦饼干

12月15日周六的早上,我吃过早餐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每周末的固定项目——烘焙实验室。因为想要消耗掉一些家里的存货,就根据“杏仁”和“燕麦”两个关键词在下厨房App上选择了两道食谱:杏仁可可曲奇和Sunny的燕麦饼干。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11点左右,两款饼干陆续出炉。曲奇做了一炉,燕麦饼干则烤了三炉,因为量有点大,还有就是尝试了不同的造型。忙完后,我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对做的过程进行复盘。通过复盘,我不仅看到了自己在手艺上可改进的地方,也对自己的性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此简要罗列几点:

1.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会『忘我』

由于两款饼干都是第一次做,对食谱不是很了解,我的准备过程可以说有些“慌乱”——来回地穿梭在厨房和饭厅间拿材料、取工具,反复地阅读食谱,从原料准备到制作步骤,忙东忙西。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进入了一种“心流”的状态,完全投入,享受过程,不知疲倦。直到所有饼干出炉,进入晾凉和装盘环节,我才开始慢慢“回神”,感叹时间过的好快,感叹自己的认真和专注。


2.原来,我也是个“差不多”小姐

严格来讲,两款饼干我都没有完全按照食谱来。

首先是杏仁可可曲奇,在原料种类上,因为怕甜所以故意省略了白糖,放了自己切碎的红糖颗粒,分量减半。尽管作者在食谱里专门提示要把大颗粒的红糖捡出来,但我还是“坚持己见”——懒得捡了; 在原料数量上,因为一心想要赶紧报销那袋杏仁,我用了超过配方25g的量。因为懒得称,我直接凭感觉加了些许可可粉。最后成品出来,一看卖相,曲奇表面果然坑洼不够平整,这就是部分红糖颗粒过大造成的。二看味道,细品下来我的感觉是:甜度适中,但是油腻感较重。为什么?因为杏仁太多了,它本身就是含油量较大的坚果类,不腻才怪。

接着说燕麦饼干。对成品数量的不了解+对黄油存量的不了解+对自我手艺的过分自信,我想都没想就按原方准备了粉类食材,拌好了才发现黄油不够,最后只得用淡奶油和植物油弥补部分黄油的空缺。在整形的时候,由于懒得查看家里是否有保鲜膜,我直接拿了个保鲜袋拆开就上手了,在擀面杖的全方位“按摩”下,保鲜袋不一会儿就裂了几个小口子,情况很是“危险”。


3.我还是,有些着急

通常而言,做饼干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冷冻。就是在把材料混合均匀整好型后,要放进冰箱冷冻一下,一般是半小时左右,然后拿出来切成小块,送进烤箱去烤。可是呢,由于我是个急性子,着急着见到成品,希望尽可能简化程序、缩短用时,在做这两款饼干的时候都直接省略了这一步骤。切起来的确有点费力,但自我感觉还好。当然,这只是自我感觉,问题很快就出现了——虽然是按照食谱上给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的烤制,但是两款饼干尤其是燕麦饼干的头两炉,无一例外地存在烤过了的情况,这实在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开始,我怀疑是自己的烤箱温度不准,还有就是可能自己忙着下一炉饼干的整形把烤制时间记错了。但是,直到今天,也就是一天过去后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醒悟:肯定跟我没有冷冻饼胚有关系。如果是经过冷冻的饼干,温度很低、硬度更强,会比较经烤一些。

看吧,时间是多么的公正,你曾经试图绕过的路,到最后都会加倍找上门来。哈哈,说得有点夸张,但道理是一样的。想要有一个好的结果,就必须认真对待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4.面对“坏”结果,该怎么办

忙完后,我面对着分装好的四五份饼干,感到有些烦躁:成品并不如原先预期的那样好,口感和卖相都差了些。本来是计划多做点拿去分给家人和同事吃的,现在感觉有点拿不出手了,怎么办?我一边机械地“品”着饼干,一边反思着。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收拾屋子的,也因此没了动力。

突然间,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不好吃的那些就扔掉吧!留着也是负担。这个大胆的想法占据了我的大脑,我神游似的来到客厅坐下,泡了杯绿茶解腻。这时欧巴的电话拨了过来,我向他讲述了今早的成绩和现在的困境,他听了哈哈一下,安慰道:没关系嘛,火大的那些留着泡牛奶吃好了,可以中和掉饼干的干燥和油腻。对哦,我如释重负。立即把脑子里那个完美主义、没有担当、铺张浪费的小人关进了“小黑屋”。世界终于得以清净,我歇了一会儿,打起精神开始收拾今天的一屋子狼藉。


后记:每次做烘焙,都觉得自己是在修身养性,这些,只是一部分最明显的感受,肯定还有其他的方面有待挖掘。最联想起最近在读的曾国藩传,我决定要像他一样,“克己修身”。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长了就会有不一样的改变,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烘焙中看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