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铅丨如何刻画超写实人物头像

目标丨提升人物写实能力
预期结果:

  1. 在操作上使画面造型准确率接近80%,脸部起伏刻画准确率接近70%,效果生动写实。
  2. 在理解上,能把对模型的理解进行准确的运用,并能结合对脂肪&肌肉的理解刻画出皮肤的肌理感。

画前思考:

  1. 筛选素材
    五官清晰,脸部体块明朗,皮肤质感细节表达清晰。

  2. 针对原图进行辅助线分析
    为了更聚焦头像,采用田字格的思路,对画面的构图进行调整。原图也可以按九宫格去构图,但田字格相较之下更易于把握准大型。且焦点在双眼中心的位置。


  3. 针对原图进行外轮廓与第一印象色块分析
    这张图由前、左、右三组光构成。
    对原图做去色及模糊处理,进一步区分色块间的明暗关系。把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几何色块,去观察色块。
    发现问题:在观察颜色的时候,我发现明暗对比其实并不明显,我意识到自己应该用模型去概括会更高效。


  4. 针对原图进行模型练习
    发现问题:在画简单模型的时候,小圆的中线和眉弓线没齐平。模型和原图明显脱节了。我意识到肯定是我观察和操作的方法出了问题。

回顾之前课程后,梳理操作步骤:

  1. 先找一个大圆。在正侧面时,大圆是一个标准的正圆,随着角度的转正,大圆开始变形拉长,正圆无法完全套用在正脸上,需要结合原图做出合理调整。
  2. 再找出左右两侧的小圆。小圆整体占大圆的2/3;把大圆均分后, 1/3的位置是椭圆的顶部。由于是正脸,小圆也非标准椭圆,需要做合理调整。
  3. 小圆的宽度取决于在眉弓结束的位置,是正侧面的交界点,也是小圆宽度的定位依据。
  4. 找到耳朵与眉尾之间的点连线;此线一般是侧圆的中线,它的倾斜角度代表人物视角是向上或向下。把两端眉弓的连线延伸后代表额头。
    PS:通过耳朵高度与眉高的对比,能看出视线的角度。
    眉高>耳朵=仰视;眉高=耳朵=平视;眉高<耳朵=俯视。
    因为人物做了表情,通过观察,在无表情时,眉弓低于耳朵,得出这是一张俯视图。
  5. 两侧圆下方线延伸后找到鼻子的底端。

到了这步,我发现步骤有问题。因为大圆是凭感觉找的,如果大圆找不准会导致小圆明显不准。但鼻底、眉弓线的位置是能通过套用原图基本确定的。所以反推步骤先后顺序应该先把眉弓额头线及鼻底的线先找到,反推确定大小圆会更精准。

另外,通过观察原图发现耳朵底部与鼻底在高度间存在差异较大,所以延伸线势必与鼻底不贴合。为了更贴合,我用了弧线去表达。并且意识到两侧的小圆因为透视会有变形。

  1. 找到下骸的位置,画出脸部的边缘形状。在小圆找中线,从耳朵的顶部(或十字焦点)开始到下颚,画一条弧线为侧面。

发现问题:
虽然,修改后的简单模型要比第一版“四不像”稍显合理,但如果放在具体操作上,会存在问题。比如怎么找到这些形状的比例;如何找准弧线的长度。画模型的初衷是因为模型有固定的比例,能快速找准大型。但我画的这个模型虽然贴合度较高,但实用性不足。

另外,这是一张俯视图,所以存在“缩短透视”的情况,我在第一次修改中没有意识到这点,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平视图去画,所以五官比例看上去很别扭。

我调整了观察思路,在塑造大型时还是用大型结合辅助线去观察。这样能更快速地找准形。
方法如下:

  1. 用简单几何概括头部正侧面
  2. 找到眉弓,鼻底,嘴部的位置定位线
  3. 概括外形
    我觉得这三步基本能达到“简单模型”的功能,且操作上更容易上手。


继续画实用模型:

发现问题:虽然是对着照片画的,但实用模型单看和原图人物的接近度还是相差蛮大的。表面看模型与原图是贴合的,但实际却不像。 我觉得产生问题有两种可能性:1. 实用模型画得太死板,没有去贴合人物,而是用人物去贴合模型。 2. 这个模型本身就不是很贴合原图人物。


我又尝试了用方体实用模型去画,结果发现偏欧美人的模型与原图更接近。


为了让模型更贴合表情,方便五官塑造,进一步修改如下:


五官建模:
做到这一步,我觉得模型和原图有60%接近了。但嘴部的一些体块划分是不太契合的。另外,脸部的肌肉也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细化。

模型整合:
复习了一遍模型套用的课程后,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整个步骤。

相较于之前的五官模型分面,这一次的脸部色块分布与原图更接近了。

莱利公式:
结合莱利公式,进一步细化脸部肌肉的色块。

头发建模:
头发自主建模,但贴合度还不太够。

小结1:
这一轮操作下来,把之前的人像建模又重新回顾了一遍,绘画操作思路理顺了一些。

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建模时对一些分面的犹犹豫豫,消耗了自己很多的精力和耐心,也为接下来绘画半途而废埋下了隐患。主要原因:对知识点掌握不熟练。解决思路:通过不断建模练习,提高熟练度。把每个步骤写下来,尤其是不确定,比较含糊的分面,更要写下来。通过与老师课上的知识点做对比,再去验证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另外,在PS建模操作上要养成好习惯。为每个步骤建文件夹,细化到小步骤也要有相关的子文件夹,包括每一个步骤用线规格、颜色上的统一。更清楚的去审视自己是否真的有把模型给搞懂,疑惑点在哪里,扣细每一步操作,为接下来的绘画打好基础。

第二轮模型练习:
1.简单模型
a. 大圆

  • 为了让大圆贴合两侧的耳朵,所以大圆的中线相较于整张画的中线位置稍偏左。在绘画时,要注意在此角度上左脸比右脸略大一些。而大圆的宽度在贴合耳朵的同时被确定下来。
  • 正面角度,大圆非正圆,而是椭圆。
  • 通过观察画面耳朵高于眼部水平线,得出这是一张略带俯视的图。
  • 在定大圆的高度时,要观察原图,让模型与原图贴合。借助PS把其宽度与耳朵顶部贴合一致后,高度也就确定了。

确定大圆主要靠观察原图,尽可能把整个头部上半部连同耳朵一起概括在内的圆,并与原图大致贴合。

b. 左右两小圆

  • 两侧小圆的高度占整个大圆的2/3
  • 小圆的宽度取决于眉弓结束的位置,与耳朵的高点相连,找到侧圆的中线。
  • 在正面时,因为透视的关系,小圆非标准椭圆。

发现问题是大圆的顶点有些定高了,应该往下调整一些,更符合实际情况。虽然,大圆的位置调整与耳朵的贴合程度没那么高了,但更符合原图实际情况。

另外,人物做了表情,但简单模型是根据骨头定位的;骨头不会因为表情的变化而变化。

c. 分割线

  • 连接两端眉弓,得到正脸眉弓线。
  • 找到侧脸十字交叉点,下颌转折点,及颧骨骨点,连接起来为侧脸分割线。

对骨点的判断有时候会受到色块的干扰,需要多观察模型,对照原图把骨点给找准。

d. 眼眶

  • 观察原图,发现上下眼眶有一道非常明显的色彩分割区域。根据其色彩变化,很容易区分上下眼眶的交界面。
  • 上眼眶的高点是眉弓处的连线,下眼眶的低点是颧骨凸起处的连线。Ps:颧骨骨点,做大致判断即可。

e. 额头分面

  • 头顶到眉线空间位置的1/2 即为发际线的位置。
  • 根据观察,顺着两边十字点到发际线顶点的弧度,把额头分成上下两个面。


线稿:
在起稿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对“角度、比例、形状”的基本功上练习不够,导致大型的不准。尤其是线的角度,经常在一些小转折上把握不准。

我准备先从32K的轮廓起形开始练习,从轮廓起型、简单模型、实用模型1.0、实用模型2.0、到莱利公式,一步步来可以练到5遍。最终用16K的纸正式作画。

发现自己在观察中,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赖用硫酸纸去比对,而自己的脑子里没有清晰的判断,只依靠感觉。正确的方式,观察长线段的比例,并在脑子里有个大致比例判断。而非借助手指,把比例从原图搬到纸上做个记号。之后,观察其负形,判断其比例,再做一次验证。观察其倾斜角度,同样要在脑子中判断其大致倾斜度数。

起形时,心里要对每条关键线段大致的比例和倾斜程度做到有谱。这是观察中的基本功,要每天练习和实践,不能仅仅依靠Copy台和临摹纸,它们是观察辅助手段,但真正帮助自己在绘画中提高效率的是自己眼脑结合的反复练习结果。

另外一点是,当对起型的信心不是很足时,九宫格参考线相对田字格会更容易上手。这次我用的是田字格,所以会更考验观察能力。

简单模型操作:
左边是第一次操作,右边是第二次操作。相较于第一次,第二次在形准上有所提升;但线条质量不够干脆,还是基本功不够,要多练习。

实用模型1.0:

发现问题,1. 排线疏密和轻重上不够均匀,在平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2. 对光线在色块上的作用没有做系统和严谨的分析。有些颜色显然是画重了。接下来要做更严谨的分析。


在模型上进一步对色彩做分析后,并注意了排线的轻重力度和一致性后,我觉得对比上一步的操作,画面上有了进步,整体感上更强了。不足处是,有些小色块还是受了原图色彩影响,没有把颜色统一起来。在接下来的操作中,我应该更严格的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


实用模型2.0:

发现问题:
在进一步深入实用模型2.0的时候,对如何配色更接近原图产生了犹豫。

解决方案:
先把肤色选择限定在“霹雳马24色人像色”这个范围。整个人像色是偏棕红色的,所以加深的过程中,可以选棕色+紫色系;减淡的过程中,可以选粉色+黄色系;在上色前,先对颜色构想进行一轮配比。

另外,可以借助软件,把饱和度升高,可以进一步了解原图中的色彩。

对比后,发现我在塑模时,面部颜色太灰了,不敢加重色。在之后的上色中,需要更大胆一点去用重色。尽量把脸部之间的色彩明暗区分开。可以适当的更主观去加重色。


复杂模型:
随着模型的深入,可以感觉到模型与原图逐渐贴合了。


这一步出来的效果,我大致感觉还是满意的,但一些更细微色块的形状大小及色彩要画得更讲究一些。

解决方案:小色块我可以通过PS拼图对比的方式去做对比。色彩的明暗关系可以统一成黑白关系去判断。但一些更微妙的色彩变化,需要放大原图仔细去观察,并结合模型、及环境光&主观判断。

另外,在操作上,头发和衣服的精细度也要整体跟进。在这一步操作中,我是带着模型意识去画的,但模型体块感不强。主要原因是更细小的色块随着颜色的叠加已经很难再区分清楚了。是我操作上的不熟练。画完这张色彩后,我接下来要再练一张不同角度的素描,争取能把模型的知识和操作技法再巩固一下。

莱利公式:


到了这一步,由于对莱利公式的陌生,我画出的莱利线条与模型&原图明显贴合不起来。原因是莱利和模型是两个不同体系,要融合再一起,我需要把原图、模型&莱利整体结合起来去理解。


画到这一步后,我对自己逐渐有了信心。因为人物大致和原图接近了,但色彩出了问题,没有特别重的颜色,让画面的整体显得特别灰。我决定加上深色背景后,再对人物进一步去刻画,这样颜色也能用得更准一些。

通过加深背景,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皮肤的颜色浅了,所以显得灰。需要被进一步加深。在此之前,我可以先把头发的体块做进一步的刻画。


对比原图,觉得自己在色彩对比的饱满度上还不够,要再拉开重色与浅色之间的差距。画到这一步,我觉得技法已经不太重要了,我需要更多的是耐心,以及克服自己浮躁的心。这幅画断断续续已经画了近一个月了。大多数是利用双休日一点点去画的。现在,离我想要的结果已经快接近了,我更需要沉下心,把一些细节给做好。

小结:
这幅画是我第一次通过独立思考与绘画,感觉自己可以继续更深入的画下去。没画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去更深入的分析和观察更细小的色块了。

另外,鼻头有些往左歪了,脸上的重色块可以用更重一点的颜色再压一下,和亮色块有个更明显的对比。

我觉得自己值得鼓励的地方是人物和原图有75%是基本接近了,这幅的形准上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

接下来,我要更用心的去练习素描,把自己的功底打得更扎实后,再来重新画一次,希望在速度和效率上都得到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彩铅丨如何刻画超写实人物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