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纪录片,被这群中国医生治愈了

近来一部9集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在爱奇艺悄然上线,豆瓣评分9.3。导演张建珍呈现了当今国内医疗的一些真实现状,她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6家三甲医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各科医生作为整个中国医生的缩影,他们有的经验丰富,有的年轻有为,有的救死扶伤,有的整形美容,共同恪守着“医病医人医心”的原则。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第一致死率的疾病,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的主任医师,朱良付每天连做几台手术,其余时间忙于和病人家属沟通,抚慰病人,他会从家属角度考虑,详细地为他们讲解病因,取得充分地信任,在巡查病房的时候,他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对待病人,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在朱良付身上,有强烈的医疗责任感,将心比心,他觉得医生一般都会尽心尽力,因为只有医生清楚地明白怎样做对患者有利,如果失败,首先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工作压力太大,朱良付忍不住戏言自己不敢死,“如果我死了,那是浪费国家资源,大概25年才能培养出一个主任医师。”但当大家把太多光环给他的时候,他认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不在个别医生身上,关键是成熟的科技团队力量。

他同样肩负着家庭责任,结束了一天的疲累工作,朱良付趁着夜色回家吃晚饭,短暂的相聚,一家人其乐融融,可他来不及关心女儿最近的学习情况,就接到一个急诊电话,匆忙打车回去医院。

经常加班,高强度的工作让南京鼓楼医院的主任医师王东进落下了颈椎病、静脉曲张等职业病,下班后必须做颈部放松,最艰难的时候他戴着脖套上手术台。“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因为生活不规律,没有乐趣。”一个护师这样说。

鼓楼医院内,徐晔是烧伤科住院医生,25岁博士毕业后参加工作,他年轻帅气有医学梦想,很受病人欢迎。魏嘉是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35岁已是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专业能力让人佩服。在和病患的沟通过程中,他们两个遭遇了截然不同的状况。

徐晔的病人是一个重度烧伤的老父亲,在厨房煤气泄漏的情况下误打了开关,造成全身皮肤95%的烧伤,他老伴皮肤有70%的烧伤,因为经济原因,儿子已将老母亲转移到普通医院,而烧伤程度更严重的父亲则累计需要100万左右的费用才能完全恢复。他已经被烧得面目模糊,医生需要每天撕开粘身的绷带换药护理,切肤之痛,父亲疼得只皱眉毛,不时还抱歉地说:“麻烦你们了。”

徐晔向患者儿子介绍手术植皮的过程,但儿子一直非常犹豫,不停地询问治疗费用,他说:“得好多次就是好多钱!你也知道,我们农村家庭,哪有钱!”在治疗期间,儿子拿出了十来万,在网络平台上筹措了几万,如今想要放弃治疗。徐晔想不通,劝说家属,暴露在外的皮肤万一被细菌感染,后果很严重。儿子告诉徐晔,他把钱全投入新建的工厂去了,加上又买了房子,手头上确实没闲钱,最终,儿子将父亲强行接出院。这让年轻的徐晔感叹:“人性这个东西是最复杂的。人们说医生冷酷,其实他们是见得多了冷静。”

而另一边,魏嘉的病人李燕,28岁,胃癌晚期,丈夫得知病情后撇下儿子走了,李燕却非常乐观,脸上不见一点愁容,经常宽慰妈妈,和来探病的医生护士聊天,对着镜头笑呵呵的,她说:“人啊,总有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只要不痛死就好,我这人怕疼。”妈妈望着女儿心疼得暗自抹眼泪,说:“她还那么年轻,我们卖心,卖血,卖肝,都一定要把她治好。”

这一切被魏嘉主任看在眼里,李燕的乐观感染着她,她不仅邀请专家联合会诊,而且还主动为李燕申请医院基金,尽心尽力地帮助着这个家庭。

当然不是每个科室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治疗唇腭裂患者的整形美容科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较为活泼的工作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看着被治愈儿童的微笑,整形名医舒茂国说,医容医心,这项工作的意义是通过改善患者的外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有人说,如果你喜欢抱怨,那就去医院看看,因为在这里最有机会看到世态万象,悲欢离合,啼哭、痛哭、欲哭无泪在同时上演。看完《中国医生》,对医疗工作者多了一份理解、感恩和敬佩,也会反思,如果自己置身于纪录片中的家属位置,会如何解决问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9.3分纪录片,被这群中国医生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