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个人的旅途

苏州印象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远山中

一直觉得,苏州这般缱绻的地方,春日里来才能尽赏风流。春日苦短,未能得空,谁知夏日的苏州也足够温柔,仍有淡淡的脂粉气,生出些杏花春雨的温存。

园林之外,真的有头发花白的阿婆在卖花,铁丝穿起的小小的白兰花,轻轻环在手上,有暗香盈袖。

“今生卖花,来世漂亮。”

“今生戴花,来世逍遥。”



因为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安排,在专业课和公共课考试之间恰好有一个周的空闲,加之整个六月一直被低气压笼罩,便想趁着这个时间出去转转。

最初想去天津/武汉/杭州找朋友玩,然而他们有的在准备期末考,有的在军训,有的已经放假准备回家了,只好作罢。选择苏州纯粹是临时起意,没有旅伴,便想选择近些的地点。

生于北方,对旖旎的江南一直怀有执念,去年的南京之行总觉得没有窥见江南全貌,于是就想,不如去苏州吧。

做出这个决定时是在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的前一天下午,电话里和妈妈报备了下行程,晚上就定了车票和住宿,想着要开始第一次单人旅行,压根儿无心复习,去操场跑了两公里才按耐住激动的心情,老老实实接着K书。

从宿舍出发去火车站时,北边的天刚刚暗下来,南边的天则是浪漫的粉紫色,几颗不算很亮的星星自顾自闪着。穿行在初夏的晚风里,闻到甜蜜的瓜果香,烧烤摊的烟火气,路边商铺各色的灯光照着各色的的人,此时已有身在旅途的雀跃与新奇 。

揣着无限的期待一路南下,看完朋友推荐给我的电影,十分喜欢。想着快点进入梦乡,却被下铺的人的鼾声吵的越发清醒,竟在这天夜里失了眠,直到两点多钟才沉沉睡去。

脑子里一直冒出那句,“有的人还没睡,有的人梦都做了一个。”

朋友推荐的《春光乍泄》

一觉醒来已经是七点钟,下床坐在走廊发呆,窗外的绿意浓郁的像要滴出水来,偶尔出现一片水塘,想着和沈书枝笔下的皖南乡村应大致相似吧,去拿她推荐过的宁远的《远远的村庄》读,发现前一天晚上特别善良帮我递行李的男生正在专心看书,第一次觉得——爱读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一个人出门的这几日,我碰到的人都很好。


一路看着窗外的建筑和行人,迫不及待想赶快开始探索这个城市。

去住处放下行李,一个热水澡驱走身上的疲惫。

然后,开始了第一天的漫游。


北塔寺

梅圃内的景致


北塔寺也叫北塔报恩寺、报恩寺,当地人叫北寺塔,听起来像“不是塔”,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

人民路上隔着老远便看见屹立的佛塔,颇有气势。想去这个地点是因为听说登塔便可看到苏州城全貌,却发现现在为了保护塔身已经不许游客登塔了。

这里说是寺庙,倒更像是个公园,偏北的古典花园叫做梅圃,一亭翼然临于池上,锦鲤和乌龟在水中悠游,还能俯视到水中的巍峨塔影,景色跟其他几个著名园林比也毫不逊色。

比起游客爆满的寒山寺,我更喜欢这里。不收门票钱,还附赠几炷香,有僧人却很少出现。可能因为在中午时分进入,游人格外少。

庙里安静到什么程度呢,尚未到佛塔,已能很清晰的听见飞檐下悬着的铜铃被风吹响的声音,想起“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韵致。听久了喧嚣的躁动,这声音让人从心底静下来。佛门清净地,本该如此啊。

北塔寺路口旁,就是开遍苏州的网红汤包店——吴盛兴绉纱汤包馆了。 绉纱汤包的汤汁浓郁,又甜又鲜,汤包皮很薄,肉馅超大。

一对当地的老夫妇吃完要离开时,我正对面前的一屉发起猛烈进攻,老爷爷轻轻说了句“这个妹子猛”。……好尴尬,我其实还想再吃一笼。

在苏州三日,我吃了五顿饭,其中两次是汤包,是真爱了。

吴盛兴绉纱汤包馆

桃花坞大街

此地本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但看地图时一眼看到“桃花坞”三个字便被吸引,加之在微博上看到了当地摄影师拍的街景,很有老苏州的韵味,又在北塔寺旁边,便径直走去。

桃花坞大街街景

闲逛时隐隐有印象的是桃花坞年画,直到晚上才想起来桃花庵。“唐子畏筑室桃花坞中,读书灌园,家无担石而客尝满座,风流文采,照映江左”。唉,应该多读点历史书的。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在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看着他的这些诗句,尚能想到当时桃花盛开时灿若云锦的绵延,却到底不能亲见。所幸,桃花坞这个名字还在,还能给失意之人一片隐逸之地,算得一处桃源。

走在街上有在施工的工人,听说这里要整改了,不知桃花还会不会在这里盛开。

小店里两只可爱的狗狗

本想前往大街北面不远的朴园,却发现正在闭园休整,沮丧的掉头往回走,这时下起雨来,发现出门时忘记带伞,披着外套小跑着赶往地铁站,觉得自己只差一把油纸伞,就是穿行在雨巷里最多愁怨的姑娘。

苏州博物馆

上午乘公交车经过时看到苏博外人潮汹涌,看着排起的长队倒吸一口凉气。

想着不然先去拙政园吧,等回去再预约苏博第二天一早的入场,下起雨来了园林人会少些,跟着手机导航慢悠悠走着,看到排队处的标识便走上前去,没想到却进了苏博,连队也没有排就进入了,看到网上有很多人抱怨自己拍了几个小时队,觉得特别幸运。

苏博

苏州博物馆是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更是他对家乡苏州和千年苏州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解读之作。临行前看了很多苏博的资料,对“片石假山”格外期待,身临其境时仍觉震撼。的确是“中而新,苏而新”,“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几方高低错落的片石就泼墨出一片山水江南,硬朗的岩石在这里居然十分温柔。

图片发自App

几日都是连绵的阴雨,没能欣赏这里对光的巧妙设计,有点遗憾。

平江路

虽是阴雨天气,热度却绝不容小觑,走几步路便想找个地方避避暑、歇歇脚。于是我,不是在喝饮料,就是在去喝饮料的路上。

歇歇脚
江南的模样

平江路的两边是居民区,颇有“人家尽枕河”的意味,稀松平常的杂物看起来极具生活气息,磨得光亮的石板、门口放着的纳凉用的竹椅、摇摇晃晃划着水花的乌篷船,还有岸边扇着蒲扇聊天儿的老头老太。这些属于江南的景色组合在一起,分外动人。

这里虽然有商业气息,但却没怎么遮盖水乡的美。比起山塘街来,安静很多,也有更多有意思的小店,适合慢悠悠的闲逛。

回去的路上又下起雨来,在临顿路上寻着一家「赵锦记绿豆汤 」,虽然鞋子已经完全湿透无所畏惧,杂七杂八也吃了很多,仍然进去点了一杯顺便避雨。

苏式绿豆汤的材料和以前喝过的绿豆汤完全不一样,里面不只有绿豆,还有黑米饭、糯米饭、红豆、冬瓜糖、红绿丝和一大颗甜甜糯糯的蜜枣。老板热情的跟我说喝之前要搅一搅,把原料都搅开,照做之后,第一口就被惊艳到。太太太好喝了吧,满嘴的薄荷香,喝一口就觉得透心凉。绿豆酥烂,米饭搅拌之后粒粒分明,Q弹又绵软,很有嚼劲儿,蜜枣偏甜,但喝上一口冰冰凉的汤汁就恰好能中和这种甜度,清清爽爽的,一天的燥热都被这一杯分量十足的绿豆汤消解了。

必须给它100分!

苏式绿豆汤

喝完绿豆汤,发现雨不知何时停了,住处在观前街附近,便想着溜达过去看看。观前街是苏州最大的商圈了,没什么好玩儿的,但是吃的很多(网红奶茶店也很多),离公交站地铁站都很近。(住宿选在平江路或者观前街附近都很好。)

这一天的出行基本全靠走,看着陌生的城市的景色,去探索每个有趣的角落,累也觉得值得 。


想就这样,步履不停地穿梭在任何想去的地方。

在雨中的平江路漫步

第二天早起失败,九点出门,在皮市街的「陈记馄饨王」吃了小馄饨和糯米小圆子,十分满足。大馄饨重馅,小馄饨重汤,果然汤汁又鲜又香,我喝了大半碗。小圆子则是QQ弹弹,甜而不腻,散发着酒香,底下还有一些糯米和老板娘送我的一个大鸡蛋,她说小圆子是店里自己打的,不是外边买的,所以好吃。

我也不懂这些,好吃就够了呀。

图片发自App
吃饱喝足去了拙政园,游人如织,扰人兴致,让我好一阵懊恼为什么没有早起。但好在它够大,还是有些人少的角落,穿过吵吵嚷嚷的游客,倒也没错过风景。

穿行在拙政园,被复廊、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见山楼、远香堂、枇杷园这些庭院的名字打动,见着一个脑袋里就对应一幅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一个亭子的长廊外是一墙芭蕉,好想穿件红色裙子在旁边照相,文案就写“芭蕉尚绿,我做樱桃。”

《园说》里的句子用来形容这里刚好:

「一湾仅于消夏,百亩岂为藏春;养鹿堪游,种鱼可捕。凉亭浮白,冰调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渴吻消尽,烦顿开除。 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境而成。」

图片发自App

诗经里最喜欢的一句是「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下起暴雨时,雨打荷花,美不胜收。

图片发自App
三虾面

午饭是此行最贵的一餐——三虾面,一碗面88元。虽然价格很高,但想想一年只有一季,可能之后好久也不会再来,狠狠心就来吃。去的是西北街上苏博和拙政园不远处的一家裕兴记,虽然分店遍布苏州,但饭点时赶去,仍然一凳难求。

吃之前,上菜的阿姨见我一直在拍照,急得不得了,“小姑娘,你这样不行的,你再不吃面都坨了”。赶紧放下手机,把这一碟三虾的浇头倒入碗里,拍了几张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图片发自App
所谓"三虾",是指虾籽、虾脑、虾仁,因为制作过程繁琐,且虾籽和虾脑的成熟有季节性,每年只在六七月份供应,所以每到这时总有很多食客慕名而来。
图片发自App

面条硬挺却柔韧,十分有嚼劲儿。上面裹满了虾籽,披星(虾籽)戴月(虾脑),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现在写到这里都还在流口水。

苏州大学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钟楼和旁边的红楼最为好看,刚抵达时正好传来钟声,仿佛走在欧洲古堡。

午饭后趁着学生入校,从西门很容易便进去了。

走在下雨天的校园里,空气格外清新(蚊子也格外多)。

诚品

图片发自App

太喜欢这里了,怎么说,就觉得光是为这一个书店来这座城市都很值。

贯通着的楼梯一旁,文学作品里动人的语句被装点在立柱上,字里行间的情绪,都交由不同的色彩来表达。遇到了高中时看《绿毛水怪》抄在本子上的这段,仍被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打动。

“我十七岁时,满脑子都是怪诞的想象,很想写些抒情诗,但是笔记本不是一个可靠的地方。所以我总是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爬起来,就着月光,用钢笔在一面镜子上写,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把整面镜子都写蓝了。”

图片发自App

赶上了小王子展。虽然展馆不大,仍然在里面呆了大半个小时,初中时候好不容易学会折的川崎玫瑰,在这里飞了满天,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小王子那一朵。

回去的路上又下起雨来,整个城市都是蓝色的。

图片发自App

艺圃

前一天晚上便决定一早去艺圃,经过王天井巷的「喜悦灌汤小笼」,看到门外几屉包子的蒸汽往上飘,闻着空气里有微微的甜香,咽了咽口水便进门坐下了,点了想吃很久的泡泡馄饨和一屉小笼。

泡泡馄饨因它煮熟之后会像泡泡一样漂浮在汤面而得名,“皮薄而不破,肉少而精巧“,汤很鲜,但对无肉不欢的我来说显然不够过瘾。

店家墙上贴着的海报写着“苏州电视台一套 乐活六点档 小吃推荐 苏州最好吃的小笼”,心想到底有多好吃,敢说这样的大话, 结果第一口就被惊艳到,真的超超超好吃!包子皮很软很糯,汤超多,甜度刚刚好!怪不得店名叫喜悦,吃了忍不住的高兴起来,差不多已经五郎上身,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了。

虽然汤包和小笼包的褶一个朝下一个朝上,但觉得这两种差不了太多,都是我的心头好了。这里的食客主要都是当地人,老板也相当热情!必须100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吃完热气腾腾的早饭,接着沿着小巷去寻艺圃,终于发现墙上的指示箭头,得以入内。

这里几经易主,主人都是文人雅士,大隐隐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简。

去时整个园林大概不足30人,格外安静。园里的茶室正对着池水和假山,坐在其中仿佛置身画内。

图片发自App

山塘街

图片发自App

山塘街和平江路风格相似,但商业气息要更重些,有鸡鸣汤包,但此时的我已经吃不下了(哭)。

寒山寺

料想过人会很多,却没想到那样多,暴雨里的寺庙仍然喧闹。许是因为那首《枫桥夜泊》太脍炙人口了,又或许和僧人寒山和拾得也有关系。

游客嘈杂,且忍他、让他、由它、避他、不要理他吧。

图片发自App

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便又去了诚品呆了一下午+半个晚上,看完了一系列手帐类的书,给朋友们寄了明信片,准备返程啦。


大学以来第一次旅行,有一些些遗憾,仍觉得还算圆满。

一年来的假期基本都在往家跑,还不够独立,有很多事情想不通时就想回家避一避,想着去旅行,却一直没真的勇敢过。

希望能早日达到期盼的理想状态吧——既能随时远走,又能随时回家。

当曾在堆叠的试卷和参考书缝隙里埋着的杂志插图里让你心向往之的景致展现在面前时,心里的触动只有自己能体会了。

大概这也是努力的意义吧,去看更大的世界,更多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州——一个人的旅途)